- 吉慶圍
吉慶圍於明成化年間(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興建,圍牆於清初建成,四角有炮樓和槍眼,圍門裝有一對連環鐵閘,四周曾有護城河圍繞。一八九九年英國接管新界時強行將鐵閘拆去,其後鄉紳鄧伯裘向港府極力爭取,鐵閘終於在一九二五年送還重置。
- 吉慶圍圍牆及正門
吉慶圍圍牆及正門現貌。
- 吉慶圍圍牆、炮樓及護城河
吉慶圍圍牆、炮樓及護城河,攝於一九零零年代。
- 清樂鄧公祠
清樂鄧公祠建於明末清初,以紀念鄧族粵派第十七世祖鄧清樂,屬三進兩院的青磚建築。祠堂一直是鄧清樂後人用作祭祖、節慶活動和宗族聚會的場所,族人每年農曆正月十二日至十五日會在祠堂為新生男丁舉行點燈儀式。
- 清樂鄧公祠舊貌
清樂鄧公祠,屬三進兩院建築,攝於一九七七年。
- 清樂鄧公祠中進的牌匾
掛於清樂鄧公祠中進的牌匾,較小的三個是功名牌,大匾「思成堂」是祠堂的名稱,攝於一九七八年。
- 清樂鄧公祠點燈儀式
清樂鄧公祠點燈儀式舉行時的盛況。
- 大夫第正門木牌匾
元朗新田大夫第正門木牌匾。
- 長春園
長春園位於錦田水頭村,由錦田鄧權軒後人於十九世紀中建成,作為訓練武科子弟的學堂,是香港唯一的同類建築。長春園為兩進一開間建築,後進供奉祖先神主,屋旁設有練武場,供習武之用。
- 修復前的長春園
修復前的長春園,攝於一九七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