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兆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黃國兆與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七十年代創辦火鳥電影會,舉辦短片比賽,拍攝劇情短片如《學生日誌》(1972)等。同時投身電影製作及評論工作,曾任副導、製片及監製,並先後出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藝術中心電影節目部經理。2010年執導電影作品《酒徒》。現為資深影評人。
日期 | 2014年 |
人物 | 黃國兆 | 火鳥電影會 |
記錄總長 | 約12分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
資料來源 | 香港電影資料館藏品 |
儲存地點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電影資料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acam-0252 |
章國明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章國明自小對攝影充滿興趣,早年從事黑房沖曬工作,七十年代初起製作多套實驗短片。後加入電視及電影圈工作,於1982年以《邊緣人》一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一員猛將。陳天成訪問片段
八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陳天成自八十年代開始以八毫米、超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機拍攝劇情短片和實驗片共十一部。喜歡收藏舊攝影機及一切相關物品。2005年將其十部菲林作品,還有攝影機、放映機等過百件收藏品捐贈予香港電影資料館作為永久館藏。高振展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
高振展七十年代任職電話技術人員,與幾位喜愛攝影的同事合作拍攝短片;其後加入衞影會,積極參與電影分享會及「實驗電影展」。高振展熱愛研究攝影機技術,現為繪畫導師。
黃國兆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黃國兆與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七十年代創辦火鳥電影會,舉辦短片比賽,拍攝劇情短片如《學生日誌》(1972)等。同時投身電影製作及評論工作,曾任副導、製片及監製,並先後出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藝術中心電影節目部經理。2010年執導電影作品《酒徒》。現為資深影評人。
日期 | 2014年 |
資料類別 | 聲音 |
人物 | 黃國兆 | 火鳥電影會 |
特藏 | 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
資料來源 | 香港電影資料館藏品 |
儲存地點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電影資料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acam-0252 |
章國明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章國明自小對攝影充滿興趣,早年從事黑房沖曬工作,七十年代初起製作多套實驗短片。後加入電視及電影圈工作,於1982年以《邊緣人》一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一員猛將。陳天成訪問片段
八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陳天成自八十年代開始以八毫米、超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機拍攝劇情短片和實驗片共十一部。喜歡收藏舊攝影機及一切相關物品。2005年將其十部菲林作品,還有攝影機、放映機等過百件收藏品捐贈予香港電影資料館作為永久館藏。高振展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
高振展七十年代任職電話技術人員,與幾位喜愛攝影的同事合作拍攝短片;其後加入衞影會,積極參與電影分享會及「實驗電影展」。高振展熱愛研究攝影機技術,現為繪畫導師。
黃國兆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黃國兆與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七十年代創辦火鳥電影會,舉辦短片比賽,拍攝劇情短片如《學生日誌》(1972)等。同時投身電影製作及評論工作,曾任副導、製片及監製,並先後出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藝術中心電影節目部經理。2010年執導電影作品《酒徒》。現為資深影評人。
日期 | 2014年 |
人物 | 黃國兆 | 火鳥電影會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
資料來源 | 香港電影資料館藏品 |
儲存地點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電影資料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acam-0252 |
章國明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章國明自小對攝影充滿興趣,早年從事黑房沖曬工作,七十年代初起製作多套實驗短片。後加入電視及電影圈工作,於1982年以《邊緣人》一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一員猛將。陳天成訪問片段
八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陳天成自八十年代開始以八毫米、超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機拍攝劇情短片和實驗片共十一部。喜歡收藏舊攝影機及一切相關物品。2005年將其十部菲林作品,還有攝影機、放映機等過百件收藏品捐贈予香港電影資料館作為永久館藏。高振展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
高振展七十年代任職電話技術人員,與幾位喜愛攝影的同事合作拍攝短片;其後加入衞影會,積極參與電影分享會及「實驗電影展」。高振展熱愛研究攝影機技術,現為繪畫導師。
黃國兆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黃國兆與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七十年代創辦火鳥電影會,舉辦短片比賽,拍攝劇情短片如《學生日誌》(1972)等。同時投身電影製作及評論工作,曾任副導、製片及監製,並先後出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藝術中心電影節目部經理。2010年執導電影作品《酒徒》。現為資深影評人。
訪談日期 | 日期 | 2014年 |
記錄總長 | 約12分 | |
人物 | 黃國兆 | 火鳥電影會 | |
資料類別 | 聲音 | |
訪談語言 | 粵語 | |
特藏 | 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 |
資料來源 | 香港電影資料館藏品 | |
儲存地點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電影資料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
登錄號碼 | lcs-acam-0252 |
章國明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章國明自小對攝影充滿興趣,早年從事黑房沖曬工作,七十年代初起製作多套實驗短片。後加入電視及電影圈工作,於1982年以《邊緣人》一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一員猛將。陳天成訪問片段
八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陳天成自八十年代開始以八毫米、超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機拍攝劇情短片和實驗片共十一部。喜歡收藏舊攝影機及一切相關物品。2005年將其十部菲林作品,還有攝影機、放映機等過百件收藏品捐贈予香港電影資料館作為永久館藏。高振展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
高振展七十年代任職電話技術人員,與幾位喜愛攝影的同事合作拍攝短片;其後加入衞影會,積極參與電影分享會及「實驗電影展」。高振展熱愛研究攝影機技術,現為繪畫導師。
黃國兆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黃國兆與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七十年代創辦火鳥電影會,舉辦短片比賽,拍攝劇情短片如《學生日誌》(1972)等。同時投身電影製作及評論工作,曾任副導、製片及監製,並先後出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藝術中心電影節目部經理。2010年執導電影作品《酒徒》。現為資深影評人。
受訪者 | 黃國兆 | 火鳥電影會 |
日期 | 2014年 |
記錄總長 | 約12分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
資料來源 | 香港電影資料館藏品 |
儲存地點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電影資料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acam-0252 |
章國明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章國明自小對攝影充滿興趣,早年從事黑房沖曬工作,七十年代初起製作多套實驗短片。後加入電視及電影圈工作,於1982年以《邊緣人》一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一員猛將。陳天成訪問片段
八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陳天成自八十年代開始以八毫米、超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機拍攝劇情短片和實驗片共十一部。喜歡收藏舊攝影機及一切相關物品。2005年將其十部菲林作品,還有攝影機、放映機等過百件收藏品捐贈予香港電影資料館作為永久館藏。高振展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
高振展七十年代任職電話技術人員,與幾位喜愛攝影的同事合作拍攝短片;其後加入衞影會,積極參與電影分享會及「實驗電影展」。高振展熱愛研究攝影機技術,現為繪畫導師。
黃國兆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黃國兆與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七十年代創辦火鳥電影會,舉辦短片比賽,拍攝劇情短片如《學生日誌》(1972)等。同時投身電影製作及評論工作,曾任副導、製片及監製,並先後出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藝術中心電影節目部經理。2010年執導電影作品《酒徒》。現為資深影評人。
日期 | 2014年 |
語言 | 粵語 |
記錄總長 | 約12分 |
媒體類別 | 訪問片段 |
資料類別 | 聲音 |
人物 | 黃國兆 | 火鳥電影會 |
特藏 | 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
資料來源 | 香港電影資料館藏品 |
儲存地點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電影資料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acam-0252 |
章國明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章國明自小對攝影充滿興趣,早年從事黑房沖曬工作,七十年代初起製作多套實驗短片。後加入電視及電影圈工作,於1982年以《邊緣人》一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一員猛將。陳天成訪問片段
八十年代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愛好者。
陳天成自八十年代開始以八毫米、超八毫米及十六毫米攝影機拍攝劇情短片和實驗片共十一部。喜歡收藏舊攝影機及一切相關物品。2005年將其十部菲林作品,還有攝影機、放映機等過百件收藏品捐贈予香港電影資料館作為永久館藏。高振展訪問片段
七十年代八毫米攝影愛好者。
高振展七十年代任職電話技術人員,與幾位喜愛攝影的同事合作拍攝短片;其後加入衞影會,積極參與電影分享會及「實驗電影展」。高振展熱愛研究攝影機技術,現為繪畫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