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平面圖及作品介紹 (1)
「石家豪 x 孫中山紀念館」展覽平面圖及作品介紹。
- 孫中山紀念館正門
由設計伙伴羅曉騰設計的宣傳直幅。
- 地下高層專題展覽室(白廳)(1)
由設計伙伴羅曉騰設計的開幕禮佈置。
- 地下高層專題展覽室(白廳)(2)
由設計伙伴羅曉騰設計的展板。
- 地下高層展覽廳 (1)
梁麗雯作品《廣東清末》
孫中山先生出生於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4),13歲以前都在廣東香山縣翠亨村的家鄉渡過。廣東有地道出產的瓷器,名為廣彩。題材包羅山水、人物、花鳥走獸;色彩鮮明,繪工活潑。這些瓷器的裝飾圖像,正好作為此階段的主題。
- 地下高層展覽廳 (2)
梁麗雯作品《廣東清末》(局部)
孫中山先生出生於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4),13歲以前都在廣東香山縣翠亨村的家鄉渡過。廣東有地道出產的瓷器,名為廣彩。題材包羅山水、人物、花鳥走獸;色彩鮮明,繪工活潑。這些瓷器的裝飾圖像,正好作為此階段的主題。
- 地下高層走廊 (1)
鄭婷婷作品《夏威夷十九世紀》(局部)
孫中山先生於13歲到夏威夷,探望在當地經營農場的兄長孫眉,並入讀教會開設的學校,四年後因兄長反對他受洗成為基督徒,被逼返回中國。夏威夷當時仍由原住民皇朝所統治,配合熱帶叢林的自然生態,結合成富有特色的民族圖畫。
- 地下高層走廊 (2)
鄭婷婷作品《夏威夷十九世紀》(局部)
孫中山先生於13歲到夏威夷,探望在當地經營農場的兄長孫眉,並入讀教會開設的學校,四年後因兄長反對他受洗成為基督徒,被逼返回中國。夏威夷當時仍由原住民皇朝所統治,配合熱帶叢林的自然生態,結合成富有特色的民族圖畫。
- 地下高層專題展覽室(白廳)(3)
黃詠珊(飛天豬)作品《香港維多利亞時代》
孫中山先生返回家鄉後,輾轉來到香港,入讀拔萃書室、中央書院,後來升讀新辦的香港西醫書院,在港上學前後近九年。當時正處於英女皇維多利亞時代,香港島上已建立了不少英式建築,同時也引入英式的時尚生活。維多利亞的牆紙裝飾,以及孫中山先生踏足過的學院建築,就是這時代的象徵物。
- 地下高層專題展覽室(白廳)(4)
黃詠珊(飛天豬)作品《香港維多利亞時代》(局部)
孫中山先生返回家鄉後,輾轉來到香港,入讀拔萃書室、中央書院,後來升讀新辦的香港西醫書院,在港上學前後近九年。當時正處於英女皇維多利亞時代,香港島上已建立了不少英式建築,同時也引入英式的時尚生活。維多利亞的牆紙裝飾,以及孫中山先生踏足過的學院建築,就是這時代的象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