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1)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內共設有七個展區。圖為第一區「時間廊」其中一隅,主要介紹香港廣播歷史。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2)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內共設有七個展區。圖為第一區「時間廊」其中一隅,主要介紹香港廣播歷史。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3)
圖為「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內穹頂形的投影幕。展覽期間循環播放三組為是次展覽特別製作的全天域影片,介紹香港早年廣播歷史、五台山的光輝歲月和廣播訊號的傳送流程。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4)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內共設有七個展區,圖為第二區「電台直播室」其中一隅。此區從電台直播室開始,帶領公眾跨越由七十年代至二千年代的電台廣播歲月。展示八個伴隨香港人成長的香港電台節目和活動的珍貴照片及精華片段等,還有兩位殿堂級電台節目主持人郭利民(Uncle Ray)和鍾偉明的介紹。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5)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內共設有七個展區,圖為第二區「電台直播室」其中一隅。此區從電台直播室開始,帶領公眾跨越由七十年代至二千年代的電台廣播歲月。展示八個伴隨香港人成長的香港電台節目和活動的珍貴照片及精華片段等,還有兩位殿堂級電台節目主持人郭利民(Uncle Ray)和鍾偉明的介紹。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6)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內共設有七個展區,圖為第二區「電台直播室」其中一隅。此區從電台直播室開始,帶領公眾跨越由七十年代至二千年代的電台廣播歲月。展示八個伴隨香港人成長的香港電台節目和活動的珍貴照片及精華片段等,還有兩位殿堂級電台節目主持人郭利民(Uncle Ray)和鍾偉明的介紹。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7)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內共設有七個展區,圖為第二區「電台直播室」其中一隅。此區從電台直播室開始,帶領公眾跨越由七十年代至二千年代的電台廣播歲月。展示八個伴隨香港人成長的香港電台節目和活動的珍貴照片及精華片段等,還有兩位殿堂級電台節目主持人郭利民(Uncle Ray)和鍾偉明的介紹。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8)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內共設有七個展區,圖為第二區「電台直播室」其中一隅。此區從電台直播室開始,帶領公眾跨越由七十年代至二千年代的電台廣播歲月。展示八個伴隨香港人成長的香港電台節目和活動的珍貴照片及精華片段等,還有兩位殿堂級電台節目主持人郭利民(Uncle Ray)和鍾偉明的介紹。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9)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內共設有七個展區,圖為第二區「電台直播室」其中一隅。此區從電台直播室開始,帶領公眾跨越由七十年代至二千年代的電台廣播歲月。展示八個伴隨香港人成長的香港電台節目和活動的珍貴照片及精華片段等,還有兩位殿堂級電台節目主持人郭利民(Uncle Ray)和鍾偉明的介紹。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 (10)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場地照片。場內共設有七個展區,圖為第二區「電台直播室」其中一隅,重設了電台直播室的場景,當中配備有Neumann咪高峰、卡式帶播放器、開盤播放器和黑膠唱盤等音樂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