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保羅書院年度賬目報表(1877年)
賬目報表顯示在補助計劃下政府、差會、本地教會和個人協力資助推行教育。
- 曰字樓孤子院第二十份年報(1888年至1889年)
曰字樓孤子院(拔萃男書院前身)原是華籍女童學校,於1869年改成為孤兒和歐籍、華籍和混血兒童提供教育的學校。這份報告指獲取錄的女童於日間在學校上學,晚上則寄宿於英國聖公會差會何思悌牧師(Rev Ost)夫婦的學校。報告還列載學校在該學年的概況,包括學生人數、學校委員會的委員名單、學術成績、對財政援助的需要和建校基金的設立。
- 聖保羅書院年度報告(1908年)
1908年度報告載述聖保羅書院最新的組織和財政狀況。聖保羅書院當時設有分部,培訓華人基督徒家庭的青年(16至19歲)成為教會日校教師,另設學員班培訓二十歲以上男子成為傳教士和傳道員,並為學員的兒子和弟弟開設預備班。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首份年度報告 (1888年至1889年)
首份年報載述該校的創立宗旨和在該學年的概況,特別提述個別入學個案、學生的成績和財政狀況。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第二份年度報告 (1889年至1890年)
這份年報載述該學年的校務概況,特別提述個別入學個案、學生的成績和財政狀況。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年度報告 (1892年)
這份年報載述該學年的校務概況,特別提述個別入學個案、學生的成績和財政狀況。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年度報告 (1894年)
這份年報載述該學年的校務概況,特別提述香港發生的瘟疫和衛生問題、個別入學個案、學生的成績和財政狀況。
- 英國聖公會差會轄下的九龍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年度報告(1903年)
該校於1902年從般咸道的校舍遷往九龍城政府批地興建的新校舍。這份年報概述該年學校的艱苦狀況;因為遷址而出現的教職員人員變動和紀律問題。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年度報告 (1909年)
這份報告除了概述學年內的校務情況外,還詳述獲救及收容在該院的「妹仔」(婢女)和被棄孤女的情況。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年度報告 (1920年)
這份報告特別提述女青年會華光少女團在該校的工作,以及為院內女童安排婚嫁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