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 元朗廈村鄧氏宗祠的庭院
    鄧氏宗祠又名友恭堂,於乾隆己巳年(即1749年)立基上樑,並於乾隆庚午年(即1750年)竣工,翌年正式進伙。宗祠曾分別於道光十七年(即1837年)和光緒九年(即1883年)進行過大規模修葺,祠內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構件和文物至今仍保存完好。
  • 元朗屏山鄧氏宗祠(左)及達德學校(右)
    鄧氏宗祠是屏山鄧族的祖祠,由五世祖馮遜公興建,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宗祠現仍用作屏山鄧族祭祖、慶祝節日、舉行各種儀式及父老子孫聚會等用途。達德學校(愈喬二公祠)坐落於鄧氏宗祠旁邊,由鄧族第十一世祖鄧世賢(號愈聖)和鄧世昭(號喬林)昆仲於十六世紀初興建。二公祠除用作祠堂外,亦曾經是各村子弟讀書之所。1931至1961年間,達德學校於此開辦。鄧氏宗祠及愈喬二公祠於2001年12月14日列為法定古蹟。
  • 沙頭角鹿頸
    鹿頸是一條非常典型的新界鄉村。圖片左方可以看到一座祠堂。
  • 上水廖萬石堂
    廖萬石堂是祠堂的好例子。祠堂象徵中國宗教生活的信條之一——祖先崇拜。
  • 位於元朗廈村的鄧氏宗祠
    位於新界廈村的鄧氏宗祠的內貌。最大的牌匾寫上「孝」字,其他的神主牌寫上不包括在主壇的個別神主牌,但已經過世的祖先的名字。
  • 位於元朗廈村的鄧氏宗祠
    位於新界廈村的鄧氏宗祠。傳統上,這些祠堂是鄉村的中心,是載有一個氏族的祖先的靈魂的神主牌的貯藏處,在不同時期,祠堂會用作寺廟,社區中心,甚至學校。
  • 元朗新田文氏宗祠
    文氏宗祠又稱「惇裕堂」,為文氏族人的祠堂,其創建年代已不可考。然而,有一個說法指出,此祠由文世歌創建。若果真如此,則文氏宗祠已有差不多六百年的歷史。文氏宗祠是一座兩院式建築,祠內有手工精細的陶塑、壁畫和木刻。
  • 元朗新田明遠堂
    「明遠堂」座落於新田蕃田村,麟峰文公祠的左面,建於二百六十年前,在1986年曾作重修。「明遠堂」有不少裝飾,花崗石柱和青磚牆壁古雅細緻。祠堂有兩個庭院和天井,祠堂結構成方形格局,懸有一「明遠堂」匾額,中堂放置祭壇和歷代祖先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