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死亡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沙田望夫石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這塊大石約有六、七人高,外形仿似一個背著小孩的婦人。有關望夫石的悲慘故事可謂家傳戶曉,對沙田的居民來說更是耳熟能詳。傳說有一個婦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魚為生。一天,丈夫出海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於是,婦人每天背著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來,風雨不改。一天,婦人背著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歸來,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第二天,這個婦人和她的小孩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望夫石。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新界/沙田區/沙田/望夫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7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