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死亡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九龍城宋王臺石
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碑石曾經矗立在面向九龍灣的一個山頭上。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為了要開山闢石來擴建啟德機場,這塊刻石被迫移走。在爆石過程中,這塊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大石,只有三分之一得以保存。戰後在接近它原來位置的地方,特別建造了一個公園來安放它,供人觀賞。據本地傳說,宋王臺刻石是紀念宋末兩幼主南逃,匿居本港時刻鑿。
日期 | 約1980年代 |
地方 | 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街道)/宋王臺石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S2008.0151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