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電影廣告畫與畫師的時代命運

從前,大型手繪電影廣告畫是戲院提供放映資訊的重要工具,多掛於戲院的大門兩側和外牆。最初只有手寫戲名、導演和演員名字及放映場次,及後慢慢演變成一幅幅巨型宣傳畫,集手工和創意於一身,尤其當高掛戲院外兩、三層樓高的外牆,頗能引起途人注目,大收宣傳之效。只要一窺幾幅廣告畫的排列,就知曉那部戲「即日公映」,那些是「下期放映」或「不日放映」。

廣告畫師與戲院等級

舊式戲院不但建築設計各有特色,其外牆懸掛一幅幅相似又不盡相同的人手繪畫電影廣告畫,更突顯每家戲院獨一無二。市區龍頭戲院的廣告畫手工特別精細,與偏遠地區的戲院廣告畫高下立見。

五、六十年代香港電影業蓬勃,不但國、粵語片平均年產量超過二百部,發行公映的西片也超過三百部,平均一、兩星期就有新片上畫,然而從事電影油畫廣告的技工才一百多人,名氣較大技術較高的油畫師傅則不過十人,可以想像他們的工作量是何等巨大。油畫師的薪酬由一百至千元不等,視乎畫工及年資而定;個別資深的老師傅更獲片商或導演指定繪製廣告畫,報酬可比正常高幾倍。而優秀的畫師,通常都獲羅致為市區的重點戲院繪圖,如普慶、東方、海運、樂聲、娛樂等戲院。

學師制傳承技術

戲院廣告畫與舊日很多行業一樣,沿用師徒制。初入行的徒弟多處理最基本的工序──用白油打底色、以顏料調色等。練熟了基本功,才獲師傅逐步委派去起草稿、寫字、畫小場景圖。如三、四年後能獨當一面,便可獨立負責一幅電影廣告畫。香港第一代電影廣告畫師,多是1949年前由內地來港的藝術人才,曾接受藝術專科訓練,例如陳克純和馬瑞章,他們分別以畫國語片和西片聞名;另外有從外地回流的專才,如李兼。而第二代畫師則由「師徒制」出身,如六十年代在業界冠為「四大天王」的黃金、劉偉棠、余福康和利楊,均是名師的高徒,亦培養出第三、第四代傳人。畫師有時將電影公司提供的海報圖「搬畫過板」,有時則依據數幅劇照重組,創作一幅廣告圖。繪畫戲院廣告畫講求技術之餘,也需要創意。畫師除了繪畫,同時要兼寫戲院內一切文字告示,例如場次表、片期表等。

從興旺到沒落

戲院外牆的電影廣告畫一般是12呎乘30呎或12呎乘48呎,因戲院的大小規模有別。而巨型油畫由二十塊至三十二塊4呎乘6呎的木板組合而成。在沒有電腦科技協助的年代,一切講求實力、觀察力、毅力、體力。在小型畫室通宵達旦分散繪畫數十塊小畫板,再組合出一幅掛在外牆的大型廣告畫,實在考驗功力。

一般來說,戲院內外的電影廣告畫費用由院方負擔。如果片商有額外要求,例如加大外牆廣告畫、在大堂內增放獨立宣傳畫板等,費用則需另行「加碼」,通常只有大片才有此禮遇。而每逢星期二傍晚六點,都是戲院「上畫」的時分,院內不同崗位的壯丁如雜工、場務、領班、司理等,合力幫手「上畫」。幾位男士沒有任何安全配備,攀爬到外牆的鐵架上,其餘就在架下送遞畫板,齊心合力將二十多塊4呎乘6呎的小畫板組合成大型廣告畫,過程毋需畫工和畫師參與。這個「上畫」、「落畫」的繁重工序,在電影業興旺時,幾乎每星期一次。

不過隨着八十年代中大型戲院逐步改建為迷你戲院,並移遷至大型商場內,加上電腦噴畫技術日益先進,戲院減省成本,廣告畫行業因而慢慢式微。至2000年,全港戲院完全棄用傳統手繪廣告畫,於是手繪廣告畫的年代正式結束。

圖片


  • 景星戲院

  • 東方戲院

  • 娛樂戲院 (4)

  • 《神勇雙妹嘜》(1989)巨型廣告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