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在香港
最近瀏覽

新春祈福活動

  •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

    香港雖然是一個現代化的都會,但亦保存了不少傳統節慶,在春節期間尤為熱鬧,許多人趁一年來臨到廟宇和宮觀祈福,其中黃大仙祠和沙田車公廟在大年初一至年初三更擠得水洩不通。另外,市民近年亦喜歡到大埔林村許願樹拋寶牒,經傳媒廣泛報道,現已成為香港的特色風俗。

  • 黃大仙祠頭炷香

    到廟宇參神本應無分先後,但不少善信卻認為上「頭炷香」才表誠心,既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亦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按中國傳統時辰,子時(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一時)是一天之始,因此大批善信在年卅晚便到黃大仙祠的門外等候入內,爭取在深夜十一時或零時上「頭炷香」。儘管嗇色園多番強調在新年期間上第一炷香都是「頭炷香」,仍無法改變善信的固有想法。

  • 由年卅晚至年初一,黃大仙祠的人潮一直未有停過,要勞動嗇色園職員和警察維持秩序。祠內設有四個上香點,包括福德祠、大殿、三聖宮和盂香亭,善信必須依循一個方向行走,雖然每人只能點三支香,但來到大殿前,各人都被密集的煙火熏得眼淚直流。

  • 沙田拜車公

    香港另一項新春風俗的就是拜車公,有說大年初二為車公誕,但因大年初三是「赤口」,不宜拜年,故此有不少善信選擇年初三前往沙田車公廟參拜。新界鄉議局和沙田鄉事委員會按慣例在年初二向車公求籤,而為香港求得的籤文,經過廟祝解讀,往往成為了傳媒報道的花邊新聞。

  • 進入車公廟的善信都不許帶供品,只可帶三支香及車公衣寶。大部分人在廟內主要做三件事,就是上香、轉風車和打鼓,亦有人求籤預卜來年運程。廟門外開設了許多臨時攤檔,售賣林林總總的祈福物品,最受歡迎的當然是風車,價錢由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不少參拜完的善信都希望帶個風車回家以求轉運。

  • 林村許願樹

    若說拜黃大仙和拜車公帶有宗教色彩,那麼到大埔林村的放馬莆村許願,就富有娛樂成份了。只要花五元買一份寶牒,寫上自己的名字和心願,然後拋上大樹,如果掛在樹枝而不跌下來,便代表願望可以達成了。

  • 放馬莆村最早的一棵許願樹位於天后廟旁,過去每逢新春都有人在此焚香參拜,將寶牒掛在樹上,久而久之這棵樟樹被燒掉,其後在原址長出一棵紫荊樹,善信覺得靈驗,便在此祈福。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紫荊樹亦難逃火燒命運,村民移植了一棵細葉榕,期間有人轉到林錦公路旁的大榕樹拋寶牒,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與。

  • 可惜該樹在二○○五年春節發生斷枝意外,傷及途人,政府於是禁止拋寶牒,改設寶牒亭給人掛牒,令活動大為失色。二○一○年,林村在內地訂製一棵仿真度高的樹木,又用塑膠桔取代真桔,繫著寶牒,延續拋寶牒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