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開

潘桂開
紅磡及土瓜灣老街坊

性別:
出生年: 1928
受訪時年齡: 85
教育程度: 小學
主要職業: 船廠工人, 毛織廠工人
訪談主題: 工業,社區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工作生涯回顧: 從船廠學徒至織造業工人

1946年潘桂開從家鄉來港,投靠在黃埔船廠做No.1(編按: 判頭)的伯爺,以月薪20元在船廠學師,並在伯爺的地方食住。星期天伯爺不供伙食,學師仔每人獲1元飯錢,當年豬手飯、大肉飯賣4至5毫,奶茶、咖啡賣1至2毫。他住在蕪湖街和漆咸道的轉角位,靠近「永昌隆」洋服店,附近幾幢房屋都是船廠No.1入住。他與4名學師仔住在地下,睡在三層碌架床,有時在街上鋪席而睡,當年治安良好。5點多學師便起床,每天輪流煮飯。伯爺睡在閣樓,師傅亦來投宿,科文則另有住處。

黃埔船廠後來搬往青衣(編按: 黃埔船塢在1973年遷往青衣),潘桂開沒有跟隨前往,他經朋友介紹轉行織造業,初到浙江街的萬和織造廠幫忙,他做了2年長工,由於老闆沒有加薪,他與同事陳師傅一起辭職。此後他在做本港(編按: 即產品本地市場)的毛衫廠打工,其中在長沙灣青山道的標準織造廠任職2年,隨後轉到黎智英開辦的公明織造廠。公明位於長沙灣道天安工業大廈11樓,後來擴張至10樓、9樓和4樓,當年有數百人開工。公明的員工福利理想,黎智英為員工舉行生日會,定期舉辦旅行。公明後來在深圳開廠,在內地從事毛衫加工,產品運回香港洗熨和包裝,潘桂開負責品檢即「睇片」,經常加班工作,他在公明任職10多年。




標題 工作生涯回顧: 從船廠學徒至織造業工人
日期 25/03/2013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15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01
黃埔船廠的工作概況和工人種類。輪船打棦工程的包工製度(一)

潘桂開憶述黃埔船廠的工作涉及各行各業,包括裝船、修理機器、更換鐵板、鬥木、剷漆等,船隻入塢放水後,工人便來開工。黃埔有3個塢,即大塢、細塢和二塢;修船分大、中、小修,大修需時1年,中修半年,小修20日至1個月。工人在12點午飯,1點回塢開工至5點下班,夜工上班時間有6點、8點和10點。放工時有千多名工人出廠,全條蕪湖街擠滿了人,每到開工及放工時間都「嚮啤臣」(編按: 即blast, 汽笛)。船廠的半長工俗稱「揸牌仔」,上班時要掛牌仔代表出勤,否則當天沒有薪水,如同今天的酒樓員工。「揸牌仔」替英政府打工,除星期日外每天發薪4.5元,算是鐵飯碗工作。潘桂開伯爺他屬於「判數」,由船廠的英國人發薪,每月分2期發薪,即15號和30號,伯爺再發薪給潘桂開等學師仔,判數和學師仔沒有掛牌。伯爺戰前已是船廠的No.1(編按: 判頭),香港淪陷後回鄉,和平後回港重操故業。

昔日不少船公司在黃埔船廠修船,例如董浩雲名下公司的荷蘭船。輪船埋岸後潘桂開伯爺便派科文與船廠接洽,伯爺開列工程費用,科文到船廠的寫字樓交涉。維修費用以呎價計算,船廠供應所需材料,伯爺打價時只計算伙記工資。伯爺旗下有5、6名學師仔,接單後他便潘桂開等人上船「打棦」,即鋪臘青和麻根在木板上,再用水和沙打磨,這項工作只限於皇家船、郵輪等大船,完工後船廠將工費滙入伯爺的銀行戶口。工作限期由船廠決定,船期緊張時大船只在船廠停留1週,要在數天內完成修理,每宗工程動用100至200人,伯爺僱用的人手不夠,他要另請打棦工會召人開工。工會的人大多是大師傅,由工會與商會談判工資,商會由伯爺等No.1組成,屬老闆級人物,談判不合工會便罷工,潘桂開替伯爺打工,沒有參與罷工。1960年代大師傅日薪高達10多元,伯爺另向每人提供5元伙食費。




標題 黃埔船廠的工作概況和工人種類。輪船打棦工程的包工製度(一)
日期 25/03/2013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17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02
輪船打棦工程的包工製度(二)

潘桂開伯爺承包輪船的打棦工程,工人先用大鎚在木隙打麻根,然後鋪上臘青(麻根和臘青可防漏水),再由學師仔刮臘青,最後替木板洗水和打磨。潘桂開只負責打棦,其他修船工作如鬥木、油漆、機器、補鑪等,另由專人處理。打棦工作在大洋船進行,西人船主要求嚴格,派鬥木師傅視察工程,不合格便要重做。潘桂開入行時學師3年,學師仔初時要做各種下爛雜工,例如搬運、打掃、煲臘青、跑腿等,他要從貨倉托臘青上輪船的儲物倉,到船廠寫字樓拿工料和工具。學師仔要聽命於師傅,甚至替他們洗衣服。他認為學師仔分工有序,每人各司其職。

潘桂開完成3年學師,成為打棦師傅,他繼續替伯爺打工,滿師後轉為長工,月薪可達100多元,而當時科文的月薪是240元,他們懂英文和會計。轉長工後他仍住伯爺的地方,因替他打工不要交租。大船停泊船廠的時間短,要數天內完成打棦工程,船公司先通知伯爺有工開,談妥價錢後伯爺便找工人,每宗工程要用100至200名工人,伯爺的人手不能應付,他另通知打棦工會派人,每人日薪10多元,他們不在固定的船廠開工。打棦工人開工日數不固定,一般每月有8至10日,長工的收入穩定,但入息不及支日薪的散工。潘桂開一眾師兄弟滿師後,自行決定前途,可選擇做長工或散工。




標題 輪船打棦工程的包工製度(二)
日期 25/03/2013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14分2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03
家庭和移民背景。日治時期的遇險經歷

1928年潘桂開生於家鄉寶安,家庭務農維生,他有些鄉里戰前已來香港做打棦工人,部份在長沙灣的船廠打工。日治時期當局實施米糧配合,1942年潘桂開與鄉里坐帆船來港,計劃到長沙灣找兄弟,在他們的領米證上登記名字,希望領些米糧回家。怎料他們在海上遇上日軍拖船,日軍誤以為是游擊隊成員,將他們抓捕上拖船,正準備處決之際,船主向通譯送上酒和雞,通譯向日軍解釋他們來港探親,這才倖免於難。潘桂開在長沙灣上岸後,聽到空襲警報,隨即有飛機轟炸,在防空洞附近的人被炸到血肉模糊,潘桂開有位弟弟替日本人做科文,目堵傷亡慘重之境驚嚇不已。和平後潘桂開已10多歲,伯爺(即親大伯)問他有沒有興趣來港學師,他徵詢父母意見,父親說學師要受氣,但潘桂開為生活顧不了這些,決心來港謀生,他坐貨車抵步,定居香港至今60多年了。 




標題 家庭和移民背景。日治時期的遇險經歷
日期 25/03/2013
主題 社會生活,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6分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04
油麻地是早年娛樂逛街的熱點。和平初年土瓜灣的荒蕪景觀

潘桂開在黃埔船廠打工時住紅磡,逢星期日不用上班,他大多與師兄弟出門買柴和木糠,這些都是當年的燃料。若不用買柴和木糠,他便到上海街逛街,參觀睇相的攤檔,上海街有很多東西賣,比彌敦道繁華多了。平日晚上放工後,潘桂開間中與伙伴到油麻地遊玩,到寶慶戲院看大戲,或到平安戲院旁邊聽人講古,《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故事都聽得津津有味。當年彌敦道沒有街燈,兩旁都是大樹,他們在寶慶戲院看完戲已12點,驚恐地走在漆黑的大路上,回家後伯爺便罵潘桂開為何這麼晚才回來。昔日他很少在土瓜灣出沒,最遠只走到唯一製衣廠、庇利船廠、今益豐大廈一帶,這一帶都是荒地,房屋分佈疏落,仍有不少人種菜,他剛來香港時候,附近有不少日本人的貨倉,擺放汽油桶等雜物。庇利船廠後來清拆,原址才建了不少樓宇。當年土瓜灣體育館仍是一個山頭,啟德機場旁有個山仔,工人俱樂部現址是荒地,唯一製衣廠側的馬路可直通機場。潘桂開認為早年土瓜灣的海很大,唯一製衣廠和馬頭圍道都在海邊,後來這個海越填越小了。

潘桂開在香港搬過4次家,自1946年來港至1960年代末,他住在蕪湖街和漆咸道交界,後來黄埔船廠清拆,他所住的樓宇亦要清拆,便搬到今高山劇場對面,他沒有跟從船廠去青衣。約1980年潘桂開又因拆樓搬屋,搬入土瓜灣十三街住了6年,1986年搬往九龍城道至今。自搬入土瓜灣居住後,他才對這個區有較多印象。他感慨昔日居住環境擠迫,一家大小擠在一個月租只是10元的房間,徙置區的環境也差不多。




標題 油麻地是早年娛樂逛街的熱點。和平初年土瓜灣的荒蕪景觀
日期 25/03/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9分2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05
船廠散仔館的分佈和居住模式。早期紅磡的工人在茶居和大牌檔食飯

潘桂開剛從鄉下來港時,黃埔船廠的工人很少住在紅磡,整條蕪湖街被炸平,只餘觀音廟一帶未炸。他入船廠打工後住在伯爺的散仔館,位於蕪湖街和漆咸道的交界,這是一幢4層高舊樓,樓宇用堅固的紅磚建成,轟炸亦炸不掉它。二樓、三樓和四樓住滿了船廠的No.1(編按:判頭),包括打棦、鬥木、機器、油漆的No.1,伯爺一家住在閣樓,包括他的妻子、兒子、媳婦、孫兒,伯爺習慣在家食鴉片。潘桂開等學師仔和師傅住在地下,這層擺了10多張3層高的碌架床,大部份時間都住滿人。學師仔加師傅共10多人,跟隨伯爺的師傅最少有3個,其中有個是長工,他可自願付5元的月租,有些潘桂開的鄉里來港時亦在此寄宿。當年沒有風扇,學師仔有時睡在馬路邊。船廠的No.1住在漆咸道和曲街,連同伯爺的住所在內,兩旁共6座樓宇都住滿No.1,全是四層高舊樓。船廠工人所住的散仔館分佈在紅磡、筲箕灣、深水埗、佐敦道等地,一個大房可住10多人,潘桂開印象中紅磡的散仔館不多。黃埔船廠搬往青衣後,伯爺的住所亦要清拆,潘桂開搬到漆咸道和石塘街的交界,即今高山劇場對面,他與一位兄弟合租一個房,月租約100元,其他工人都各散東西,他亦離開船廠轉行了。

潘桂開在紅磡替伯爺打工時,午飯由伯爺提供,星期日則獲飯錢外出用膳,他主要在曲街茶居買飯,大肉飯賣4毫,豬手飯賣5毫,排骨飯賣5毫,每逢放工時間茶居擠滿了人。曲街是最繁盛的街道,很多船廠工人在此用膳,街上有不少茶居和大牌檔,只花1毫便可在粥檔買白粥和油炸鬼。老龍坑道和温思勞街亦有不少大牌檔,只花2毫、3毫便能吃上有燒鵝或雞的一頓飯。當時紅磡的大牌檔都是梗檔,政府不管理小販。女工主要在街邊食飯,不少人在蕪湖街的一列飯檔買大鍋飯,花1毫、2毫便可吃一大碟有菜、有豬肉的午飯。




標題 船廠散仔館的分佈和居住模式。早期紅磡的工人在茶居和大牌檔食飯
日期 25/03/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8分4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06
黃埔船塢的搬遷及打棦工人轉業

黃埔船廠遷往青衣後,潘桂開轉業從事毛織,在織造業工作了30多年。他嫌路遠沒有跟隨船廠到青衣,當年他有位兄弟決定留在船廠,後來升任至主管級。潘桂開沒有後悔轉行,因他不懂英文,不能聯絡洋人,在行內沒有前途。潘桂開與工友各散東西,很多人已失去聯絡。船廠搬遷後打棦工會亦解散,甚至連荔枝角道的會址亦被變賣分錢。昔日老闆要召請人手時,便上打棦工會談判,條件不合工會便發動罷工,派糾察守住港九各大船廠的門口,例如黃埔船廠、太古船廠、庇利船廠等,不讓工人開工。潘桂開離開後來經好友介紹,學習毛織技術。他強調為了謀生,便要學習新技術;學師時有工資和伙食,待遇已算不錯。回顧毛織廠的工作生涯,潘桂開有很多艱苦的經歷,毛織產品有很多花款,入行實在不易。 




標題 黃埔船塢的搬遷及打棦工人轉業
日期 25/03/2013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7分2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07
浙江街萬和織造廠的工作經歷。土瓜灣毛織廠的經營模式

黃埔船廠遷出紅磡後,潘桂開轉行做毛織廠工人。他先到深水埗一間「本港」(編按: 即產品本銷)毛織廠學師,獲廠方包食住和發工資,期間他認識了廠內的陳師傅,得到他的賞識和指導。2年後廠商結束生意並遺散員工,陳師傅轉入萬和織造廠,他邀請潘桂開一同轉職,潘桂開視察新廠後認為環境合宜,又念及與陳師傅的友誼,便決定到萬和上班。萬和位於土瓜灣浙江街一幢工廠大廈的4樓或5樓,大廈採用人手操作的舊式升降機,該座大廈亦有製衣廠,旁邊都是工廠。潘桂開是萬和的辦房工人,月薪1200元,萬和的辦房只有幾部織機,由他和陳師傅兩人打理,他按陳師傅交來的辦紙,製作不同呎碼和款式的貨辦。

潘桂開指出萬和屬中型的毛織廠,全廠有20至30名工人,負責縫盤、查片、補衣、洗水、熨衣和包裝等工序,產品出口為主,市場有英國、美國和加拿大。萬和除了做貨辦外,亦自行接單投產,但主要是替大廠加工。萬和老闆是廈門人,他認識大型毛織廠的同行,例如長沙灣道的公明織造廠、青山道的標準織造廠和觀塘的公和織造廠等,這些大廠把織好的毛片交給萬和洗水、熨衣,完成加工後便派人收貨。潘桂開任職約2年後陳師傅離職,他決心共同進退,考慮到老闆不提供伙食,又不加工資,便與陳師傅聯訣到其他本港廠打工。本地的大型毛織廠主要位於深水埗,土瓜灣沒有大廠,只有中、小型廠和山寨廠,例如上鄉道有幾間細廠,這類工廠一般從大廠取貨加工。山寨廠只有數名工人,配備數部至10多部織機,它們不像萬和之類的中型廠可進行洗水。




標題 浙江街萬和織造廠的工作經歷。土瓜灣毛織廠的經營模式
日期 25/03/2013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20分4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08
1980年代初在土瓜灣的生活: 工廠伙食、家庭和社區的變化

潘桂開在萬和織造廠工作時,跟他當黃埔船廠工人的年代相比,土瓜灣已有很大的變化。1980年代初土瓜灣已很興旺,週圍都建了大廈,利華布廠旁的山頭已被削平,原址改建為足球場。跟他和平後來港時比較,街道也變得光猛和衛生,汽車和人流也多了。他在萬和打工時日薪有30元,但工廠沒有提供伙食,老闆請人送飯來廠,工人要給搭食費,他與陳師傅都在廠內搭食,下班後他便回家與妻子用膳。萬和老闆是廈門人,廠內廈門人自行開飯,早餐食粥和油炸鬼,但潘桂開不吃他們的東西。

當年他與家人租住漆咸道舊樓的一個中房,月租100多元,子女已接近20歲,妻子可在工廠上班,她曾到唯一製衣廠剪線頭,又曾在青山道的怡泰製衣廠打工,亦試過在毛衣廠做縫盤工。夫妻閒時娛樂以看電影為主,到過紅磡寶石戲院和土瓜灣的嘉禾戲院(九龍城道)、明月戲院(新山道)、珠江戲院。他離開萬和後仍住漆咸道,直至所住樓宇要清拆,一家才搬往十三街。

(編按: 潘桂開在1946年來港,1950年父母寫信召他回鄉成婚,約1952年長女出生,1955年或1956年長女隨母親來港。他的次女在廣華醫院出生,幼子也在香港出生。妻子和長女在香港住了一段時間,不久因經濟困難返回有田地的鄉下,回鄉時幼子也有跟隨。妻女在內地經歷公社時代,1974年再來香港,到紅磡曲街租住床位。潘桂開搬到曲街與妻子同住,隨後他們又搬到新柳街租房。後來他們搬到深水埗居住,當時潘桂開在標準織造廠返工。後來深水埗發生騷動,妻子受到驚嚇,潘桂開決定搬回土瓜灣,回到新柳街租房。)




標題 1980年代初在土瓜灣的生活: 工廠伙食、家庭和社區的變化
日期 25/03/2013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9分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09
1980年代至今的搬家經歷: 由十三街搬至九龍城道

1980年代初潘桂開在十三街居住,當時妻子在附近工廠做雜工,上班地方不固定,她曾在木廠街的電子廠打工。潘桂開在長沙灣的毛織廠返工,當年巴士不多,他曾踏單車上班,經宋王臺、太子道、亞皆老街、界限街和青山道,抵達時把單車銷在工廠大廈的樓梯口。潘桂開家租住鳯儀街五樓,跟二房東共住一個400至500呎的單位,水費和電費由兩戶攤分。十三街的樓宇有前後樓梯,其中一條用作走火通道。(編按: 潘桂開認為紅磡和土瓜灣沒有太大分別,人口都以工人階級為主,不像深水埗環境複雜。興建高山劇場時,他所住的漆咸道唐樓被拆,當時他兒子在三行打工,認識一名住在十三街的師傅,恰巧師傅搬家,他所住的單位騰空,潘桂開便接納兒子建議搬到十三街,他們家與包租婆共住一個單位。潘桂開與妻子、兒子和姪兒居住。)

初搬入時他感不太適應,十三街不像漆咸道興旺,入夜後人流少,燈光不足,樓梯僻靜,在他住的幾年尚算安全。十三街樓宇大多是住家,街上有車房和商舖,街口大多是賣貨的店舖。木廠街有電子廠和製衣廠,位於工廠大廈。潘桂開與妻子、兒子和姪兒住在十三街,他的女兒或出嫁離家,或住在親戚家,家人都睡在碌架床。姪兒剛從內地偷渡來港,潘桂開接濟他回家住,未幾他便到親戚的地方學紮鐵。他們家在十三街住至1986年,當時他已申請廉租屋20多年,妻子希望買樓,不用再租樓受氣,他們曾考慮買十三街的單位,但負擔不起18萬元的樓價,最終妻子透過地產廣告,買入九龍城道一個300多呎的唐五樓單位,樓價連律師費約16萬元,潘桂開家便在此居住至今。自從搬入十三街後,他對土瓜灣的印象深了,近年他喜歡到土瓜灣街坊福利會閒坐,並參與旅行和聯歡活動。




標題 1980年代至今的搬家經歷: 由十三街搬至九龍城道
日期 25/03/2013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2分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PKH-SEG-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