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開車衣工場接工廠外發工以便照顧家庭

英姐婚後仍在尖沙咀的顧繡廠工作,大兒子出生後離職,改在家中接外發工作,直至幼子升讀小學,期間跟外界脫節10多年。英姐住宅地方有限,只有衣車、熨斗等簡單設備,以小工場方式作業。她只能接顧繡的外發工,全件起貨對她較方便。初期她主要替舊東主和黎先生做工,黎先生經營中型製衣廠,兼做貨辦和成衣,高價貨每批最多出產30、40件。黎先生熱切邀請英姐接外發單,生產貨辦,再交工廠工人分科起貨。英姐初次的外發工取得成功,繼續替黎先生的客戶起貨。當年製衣業有「落大辦」營業模式,客戶先到製衣廠落單,交代款式的要求;滿意廠商的貨辦後,再要求以8至10件為數起貨。製衣廠來不及起貨時,便將工作外發至手工較好的散戶。

因為外發工作不穩定,除了舊廠東和黎先生外,英姐另外要從其他工廠接單。每年中秋過後她在家做褸,到製衣廠領取絨布,因原料價值高,事前要人介紹或擔保。英姐認為做褸較容易,手快者每1.5小時可做1件,慢者2至3小時做1件。她在冬至收工,冬褸在春節出售,高檔貨在彌敦道出售,下價貨在汝州街有售。英姐首選接上價褸的訂單,過年前有一份收入,她份外歡喜。

受訪者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5分4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KY-SEG-026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