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設廠的進程: 由廣州、上海至花都

1979年劉斌策劃江濱實業有限公司北移生產,帶同劉的華姐弟到廣州考察,探望他舊同學和老朋友,九個月後在同伴的協助下,劉斌與廣州市區的公社大隊合作開廠,由江濱提供機器和師傅,對方為真皮銀包加工。由於穗廠只有200名工人,加上出口歐美的銀包品質要求高,江濱對穗廠的質量不滿意,劉斌考慮到上海工人手工較佳,改往上海設廠,由劉的華打點一切。江濱與上海市政府的畜產部合作,採取來料加工辦法設廠,由江濱提供機器和技術,與之合作的國營廠負責加工。上海國營廠頻密上調加工費,劉的華嘗試以誠意打動對方,但數年來無功而還,心力交瘁,最終在1984年結束合作關係,返回廣州花都設廠。江濱的花都廠房高峰期有800名工人,加上劉的華丈夫的工廠亦於1989年搬上東莞,江濱在內地可動員1400名工人,部份手袋同業在內地聘用多達3、4千人。劉的華認為生產北移進程艱辛,內地設廠的條規和程序繁複,每事講求人事關係。
花都廠房在1984年策劃,1985年正式投產,江濱約於1年半後結束香港的生產線。港廠結束前夕只有80名工人,由於工資高而起貨慢,江濱年度虧蝕高達300萬元;當年工人老化,難在外面覓工,反觀內地工人工資低至100元,但劉的華對內地信心不足,未有一下子結束港廠,只逐步將生產轉移。江濱北移設廠後,本地的外發工序亦結束。江濱早於1970年代初已有少量工序外發,至接得雅芳的訂單後,公司廠房產能不足,適逢有山寨廠敲門問生意,江濱遂向對方提供原料和技術,將部份工序外發生產,高峰期接單的外發廠多達15間。由於外發廠承接美國訂單,品質要求不高,江濱主要考慮細廠的車工手藝,每廠只負責一款產品,避免生產和交貨的誤差。訂單實在應接不瑕時,劉的華甚至邀請規模相同的大廠幫忙,但整體而言工序外發在手袋業普不遍及,生意額較大的公司才採用此模式。

受訪者
公司 江濱實業有限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6分1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DW-SEG-006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