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龍造船工匠
1840年代在九龍已有工匠造船。
- 粵海關
約1850年的粵海關,廣州於乾隆廿二年(1757年)成為對外貿易的唯一通商口岸,粵海關肩負管理十三行的工作。
- 畢打山及船政司官邸
早在1841年,港府已成立船政司,首任船政官為畢打海軍上尉,主管海港事務。圖為以他命名的高地畢打山及其官邸。
- 廣州黃埔
19世紀中葉的廣州黃埔,是外國商船的停泊處。前方可見鐵行輪船公司的第一艘輪船「瑪麗伍德夫人」號,1845年經好望角到達香港,開始了一月一次的定期航班。
- 從東面眺望維多利亞港
從東面眺望維多利亞港,前方為域多利兵房,圖左的遠景為海軍船塢。約攝於1880年代。
- 麥克唐納船塢一覽
港島西角的麥克唐納船塢,船塢左方為中華煤氣公司的廠房。攝於1870年代。
- 港島北岸碼頭
港島北岸的碼頭林立,引證香港商貿發達。約攝於1870年代。
- 林蒙船塢一覽
這個由約翰林蒙於1857年興建的香港仔船塢為當時全港唯一的乾塢,至1865年被香港黃埔船塢公司收購。
- 「阿拉斯加」號輪船在香港仔岸邊擱淺
1874年9月颱風襲港,「阿拉斯加」號輪船在香港仔岸邊擱淺,引證當時香港已有不少遠洋輪船往來。
- 維多利亞港遍佈帆船
1850年代維多利亞港內帆檣如林。隨着蒸汽輪船性能進步,漸次取代帆船為遠洋航運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