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A Partnership with the People: KAAA and Post-war Agricultural Hong KongAgricultural Aid ProjectsCrop Husbandry Assistance
特藏協力耕耘: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及戰後香港農業社會農業輔助項目農作物護理
農作物護理

漁農處主導漁農政策、農業研究和推廣;嘉道理農業輔助會積極配合,集中改善耕作技術,向農民提供農具、改良施肥、防蟲和果樹栽種方法等,提高農民生產力。

1950年代初稻田佔耕地面積逾七成。為提升稻米產量,漁農處致力改良本地品種,又嘗試摻入外地品種;輔助會購買政府種子,贈送農民。

政府透過巡迴農業電影和香港電台節目《農民一週》教育農民。

政府於青山、大龍、上水、西貢和打鼓嶺設有試驗農場,實行土壤肥力、高產種子、防治蟲害和水源等農業研究。

推廣滅蟲噴霧器(1959年)

有見菜農面對蟲害和商人銷售有毒農藥,輔助會向蔬菜合作社和農村組織贈送超過12,000部滅蟲噴霧器,並藉此示範如何正確防蟲。

開設鄉村果園(1955年)

1955年,輔助會於鄉村大規模建立果園,期望充分利用山邊不適合種其他作物的土地,使農村經濟多元化。贈送果園數目超過80個。

由於果樹為鄉村所有,果樹誰屬問題引起村民爭拗,也有部分村民因為未能掌握種植技巧或於短時間內未見成果而放棄,果園計劃成效因而未如理想。後來計劃轉為集中協助有經驗或有志種植果樹的農民,成績較為顯著。

改良灌溉系統(1965年)

輔助會為菜農引入灑水系統、水泵,鋪設鍍鋅鐡水管。農業機械化減省人力及用水,降低了生產成本。

打穀機

輔助會1955年從日本引入打穀機。雖然快捷省力,但農民較喜歡傳統人手打穀,故只送出了220部。



  • 改良稻米品種

  • 觀賞農業電影

  • 青山試驗農場

  • 視察蠔田
農業輔助項目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