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成立後工作不斷擴展,養豬計劃需更多豬種,惟當時政府供應短缺。適逢漁農處在大帽山2,000呎的山嶺有一個研究站,曾研究香港高地種植,賀理士認為輔助會可在該處繼續有關研究,探討充分利用山坡的可能,並以此地為輔助會的栽種和養飼中心。
1956年,輔助會於林村白牛石開山劈石,建造實驗農場,輔助會工作自此更趨全面。
白牛石的驕傲
白牛石特種豬
漁農處早期着重繁殖純種進口豬種,忽視本地品種。但一次疫病令當局察覺,本地豬的抗病能力較佳。
自1956年起,實驗農場不斷改良本地花縣豬,培殖出新的白牛石特種豬—彎背和鬆弛的腹部不復見,而新品種成長速度較快,養成後更健康肥美。
農場將改良本地母豬和外國公豬配出的豬種,贈予農民。
白牛石特種雞
經過不斷的研究和配種,農場研發出美國紐咸西母雞和惠州公雞配成的特種雞。
新品種集合紐咸西雞成長快、惠州雞肉嫩骨軟的優點於一身,推出後大受歡迎,1970年代供應全港八成酒樓,因此成為農民寵兒。
農業訓練
漁農處和輔助會均提供農業訓練課程。課程糅合簡單課堂和實習。輔助會為學員提供宿舍;並向他們的家庭發放生活補助金,以鼓勵農民完成課程。
農場嘗試在不同的高度栽種蔬果和飼養家禽,並將所得經驗傳授給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