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死亡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第三個斲琴工序的工具
斲琴工具,用於第三個斲琴工序——挖:(1)工作板——須以平直堅固木材製成
(2)弧形木墊——穩固承托具弧度的面板,以修挖槽腹
(3)大方鑿
(4)小方鑿——修挖槽腹,一般先從中軸線開始,先用大方鑿,再以小方鑿修整
(5)大圓鑿
(6)小圓鑿——槽腹兩側近邊以圓鑿修出弧度,使音色圓滿
(7)小圓刨
(8)小平刨——鑿好的槽腹以小圓刨、小平刨修整圓滑
(9)單線刨——修整槽腹邊緣
(10)磨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鑿子、刨子必須經常修磨以保持鋒利。磨石越光滑,磨出來的刀刃也越鋒利。磨刀是斲琴入門必修課。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5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