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人物 | 蔡昌壽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人物 | 蔡昌壽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人物 | 蔡昌壽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人物 | 蔡昌壽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人物 | 蔡昌壽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人物 | 蔡昌壽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人物 | 蔡昌壽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死亡日期 | 2013年 |
人物 | 蔡昌壽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第二個斲琴工序:斲
古琴式樣繁多,製琴第二步是在所選的琴材上繪畫琴式,通常是先擬好各部位尺寸位置,繪出紙樣,然後再複製在琴材上。要將面板修挖成琴坯,先得「大刀闊斧」鋸出琴型,再用斧頭斲出琴面大致形狀,然後用長刨修整琴面,依弧度卡尺為準刨出琴面弧度,再以短刨及蝴蝶刨仔細修整。琴底也須首尾平直,及修出輕微弧度。圖為蔡昌壽示範第二個斲琴工序。
日期 | 2013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人物 | 蔡昌壽 |
特藏 | 香江琴緣 |
資料來源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儲存地點 |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
授權說明 |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hkqs-0100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