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Down Memory Lane: Movie Theatres of the Olden DaysThe Development of Theatres in Hong KongEvolution of Theatres
特藏舊日戲院昔日情戲院百年演變戲院百年 今昔演變
戲院百年 今昔演變

自電影面世,凡有人聚居的繁華地,娛樂大眾的戲院便應運而生。每幢獨特的戲院建築,皆成地標。上世紀二十年代初,香港已有零星的電影放映活動;至七十年代,電影已是香港最重要的公共娛樂。戲院在建築、設備起了革命的變化,而其生態轉變,正反映市民生活模式的變化。五十年代前,戲院集中在香港和九龍;到六十年代中,才開始普及新界各區,偏僻如西貢、調景嶺,甚至蕞爾離島,也曾有戲院。

市中心的首輪西片戲院與地區戲院,兩者格調大有分別。首輪西片戲院是一座座娛樂之宮,粉雕玉砌,管理完善,出入盡是高官貴胄、華洋仕紳;衣香鬢影的影院不止是娛樂之地,也是上流社會的社交場所。中環區洋人聚集,這裏的皇后戲院,職員制服儀容一絲不茍,面對外籍觀眾應對裕如,大堂有時甚至有門僮殷勤迎賓。

地區坊眾戲院熙攘嘈雜,甚至有點紛擾髒亂,換個角度看也就是溫馨的坊眾氣息。戲院是居民的聚腳點,居民平日也會探視有何新片上畫。一家大小「掹衫尾」入場,乃省儉家庭的天倫樂事;戲院員工亦如街坊般親切。

八十年代迷你戲院出現,仍按地域分佈,大型屋苑都闢出空間設立戲院。隨着多影廳迷你戲院普及,2000年過後,各區的戲院網瓦解。以往戲院林立的灣仔、深水埗,以及上水至大埔鐵路沿線,目前一家戲院都沒有。今天戲院全都成為大型商場的附屬品,進戲院看電影只是商場娛樂其中一項消費配套。

1907 德輔道中的「域多利新法活動影畫戲」開始放映影畫戲。
1910 中環雲咸街的比照戲院啟業。九龍區首家戲院廣智戲院也於同年啟業。
1913 4月,大會堂開演「有聲有色活動映畫」,以活動電影放映機接駁留聲機的影像展示表演。
1941 全港約有35家戲院(包括演粵劇的戲院)。
1941-1945 香港淪陷。1943年1月,社團法人映畫配給社成立,操控電影發行,並分全港戲院為五級。
1948 8月28日,中華戲院開幕,為戰後首家落成的戲院。
1953 彩色立體電影風靡一時,除西片戲院放映荷里活製作,東樂戲院亦首映號稱中國首部立體電影《戰古城》。
1956 港九新界戲院同業商會正式註冊。1988年易名為香港戲院商會有限公司。
1961 10月底,警務處牌照課下令戲院嚴格執行「一人一票」,禁絕「掹衫尾」入場,嚴重打擊地區坊眾戲院的生意。
1969 全港共有103家戲院,座位總數達十二萬個,香港為全球入場觀影人次最高地區之一。
1980 「公眾娛樂場所(修訂)法案」提交立法局,容許一般大廈開設迷你戲院。
1982 「吸煙(公眾衞生)條例」訂立,戲院須劃出一半座位作為非吸煙區。
8月,深水埗京華123戲院開幕,為「全港第一家層疊式最新型的迷你戲院」。
1985 2月,沙田UA6開幕,共六個映廳,內設大型小食部,並引進美式影城管理。
1987 「電檢制度沒有法例依據」的爭議出現,戲院、片商、電影公司成立影業協會,研究電檢草案。
1987-1990 京都、國都、銀都、南華、新光等傳統大戲院,先後改建,將原來的映廳分割為兩院。
1988 「電影檢查條例」制定,公映的電影按三級制度評級,戲院有權禁止18歲以下人士入場觀看第三級別電影。
1989 京都戲院成為首家戲院引入電腦售票系統。3月開幕的UA金鐘亦採用電腦售票。
1997 7月1日,新京都戲院放映《第100日》,成為首家戲院放映數碼電影。
2004 旺角金聲戲院於4月15日結業,最後一家擁有樓座的戲院告別觀眾。
2007 2月,位於機場的4D超立體巨幕影館開幕,提供即場實感特別效果。
6月,九龍灣UA MegaBox IMAX開幕,為本港首家IMAX巨幕影院。
2009 油麻地戲院成為首家戲院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 昔日戲院工作者訪問
戲院百年演變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