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戲院多數是多映廳迷你戲院的格局,每個映廳座位數目由數十至數百座不等;昔日的大戲院,座數動輒過千,座位通常分堂座和樓座兩層或三層,宏偉格局是今日的戲院不可媲美。
堂座(樓下)一般分為前、中、後座,樓座(樓上)又稱為「超等」,個別戲院座區更有「特等」、「優等」、「側座」,名目繁多,票價以視野優劣而定。堂座的中、後座,當然要比前座貴;而「高人一等」的超等,票價自然也「更上一層樓了」。
精明的觀眾會一早輪候前座座位,以求買得前座最後一行、最貼近中座的座位,以低價錢換取較佳視野。後來分區逐漸消失,座位變成劃一的堂座,最後全場統一票價。
1964年部分戲院堂座座區的行數分佈:
戲院 | 總行數 | 前座 | 中座 | 後座 | 全院座位 |
---|---|---|---|---|---|
皇后 | 26 | 6 | / | 20 | 902 |
大華 | 18 | 5 | / | 13 | 989 |
百樂門 | 28 | 5 | 5 | 18 | 1,003 |
皇都 | 27 | 7 | 9 | 特等、優等共11行 | 1,087 |
麗斯 | 34 | 8 | 6 | 20 | 1,090 |
新聲 | 29 | 4 | 7 | 18 | 1,093 |
百老匯 | 30 | 5 | / | 25 | 1,100 |
京華 | 21 | 5 | 6 | 10 | 1,187 |
國賓 | 28 | 6 | / | 22 | 1,194 |
利舞台 | 25 | 5 | 6 | 14 | 1,276 |
新華 | 37 | 7 | 7 | 23 | 1,351 |
麗聲 | 30 | 6 | 6 | 18 | 1,374 |
豪華 | 35 | 7 | 6 | 22 | 1,483 |
樂聲 | 31 | 9 | / | 22 | 1,713 |
樂宮 | 33 | 6 | 6 | 21 | 1,722 |
荷李活 | 34 | 4 | 6 | 24 | 1,765 |
以往,首輪西片戲院、粵語片戲院、二輪戲院、偏遠地區戲院,票價差距頗大。下表可見不同年份不同戲院的票價比較:
年份 | 戲院 | 票價(港元) |
---|---|---|
1931 | 娛樂 | 前座5毫;後座1.1元;超等1.7元;特等2.2元 |
油麻地 | 前座1毫;二等2毫;頭等3毫半;超等4毫 | |
1946 | 皇后 | 高等7毫;前座1.1元;後座1.7元 |
東樂 | 高等3毫半;前座5毫;中座7毫;後座1元 | |
1954 | 大華 | 前座7毫;後座1.2元;超等1.7元;特等2.4元 |
金星 | 前座4毫;中座7毫;後座1.2元;超等1.5元 | |
1968 | 樂宮 | 前座1.5元;中座2元;後座2.8元;超等3.5元 |
紐約 | 前座7毫;中座1.2元;後座1.7元;超等2.4元 | |
1977 | 一般戲院 | 前座3.5元;後座5.5元;超等7元 |
1985 | 市中心戲院 | 堂座17元;樓座20元 |
新界區戲院 | 堂座15元;樓座1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