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特藏 全部項目 官立學校
  •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師生在校舍前留影(1890年代)
    這是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歐籍和華籍教師跟學生在校舍前拍的團體照。學生當中有不同族裔的女生,還有幾位年幼的男生。該校的中文名稱庇理羅士女子書塾刻在正門上。傳統上,中國人稱「學校」為書塾。
  • 維多利亞書院奠基
     香港總督寶雲( Bowen)於1884年4月26日為維多利亞書院奠基,文中報導了校舍的建築和總督的致詞。
  • 教育委員會報告書
    這份報告書全面檢討殖民地香港的現行教育制度,並且建議措施提高政府監督的學校的效率和效能。報告書特別注意的事項包括以英語作為華籍學童的授課語言、並採用實用教學法來教授中、英兩種語文。
  • 有關建議創立英式學校及華人高等學校的文書檔案
    這批往來文書記錄了就歐裔社群和華人精英的要求進行的討論。有關人士建議政府為歐美兒童開辦英式學校,及為華籍兒童開辦高等學校,為這兩類人的子女提供教育,因為皇仁書院和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教育需要。其後,中央英童學校(1902年)、聖士提反書院(1903年)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1906年)分別由政府和聖公會海外傳道會創立。
  • 1913年第26號條例之下的規例(教育)
    這些在1913年《教育條例》之下制定的規例,詳細註明了註冊學校在學校空間、健康與衛生、紀律、教師聘任、教師與學生的比例和一般行政實務的規定。
  • 1939年年度教育報告
    這份年度報告載述中國抗日戰爭對香港教育系統的影響,包括大批學齡兒童湧入香港、大量水準參差的私立學校、缺乏受過培訓的教師,以及沒有足夠的空間和適當樓宇開辦學校,以滿足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