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督學報告(1912年)
這份報告只有一頁,交代了該校的整體評估結果,包括學生人數、學生在各學科的成績、設施和校舍。
- 柯爾福主教呼籲各界為香港貧困兒童籌建孤兒院樂助捐輸 (1869年)
此呼籲由柯爾福主教發出,號召各方捐款以助1859年開辦的曰字樓女館改為孤兒院,收容無家可歸的歐籍和歐亞混血兒童。該孤兒院於1869年創立,名為曰字樓孤子院,是拔萃男書院和拔萃女書院的前身。
- 曰字樓孤子院第二十份年報(1888年至1889年)
曰字樓孤子院(拔萃男書院前身)原是華籍女童學校,於1869年改成為孤兒和歐籍、華籍和混血兒童提供教育的學校。這份報告指獲取錄的女童於日間在學校上學,晚上則寄宿於英國聖公會差會何思悌牧師(Rev Ost)夫婦的學校。報告還列載學校在該學年的概況,包括學生人數、學校委員會的委員名單、學術成績、對財政援助的需要和建校基金的設立。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首份年度報告 (1888年至1889年)
首份年報載述該校的創立宗旨和在該學年的概況,特別提述個別入學個案、學生的成績和財政狀況。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第二份年度報告 (1889年至1890年)
這份年報載述該學年的校務概況,特別提述個別入學個案、學生的成績和財政狀況。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年度報告 (1892年)
這份年報載述該學年的校務概況,特別提述個別入學個案、學生的成績和財政狀況。
- 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年度報告 (1894年)
這份年報載述該學年的校務概況,特別提述香港發生的瘟疫和衛生問題、個別入學個案、學生的成績和財政狀況。
- 英國聖公會差會轄下的九龍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年度報告(1903年)
該校於1902年從般咸道的校舍遷往九龍城政府批地興建的新校舍。這份年報概述該年學校的艱苦狀況;因為遷址而出現的教職員人員變動和紀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