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特藏 全部項目 1866-1913
  • 教育委員會報告書
    這份報告書全面檢討殖民地香港的現行教育制度,並且建議措施提高政府監督的學校的效率和效能。報告書特別注意的事項包括以英語作為華籍學童的授課語言、並採用實用教學法來教授中、英兩種語文。
  • 有關建議創立英式學校及華人高等學校的文書檔案
    這批往來文書記錄了就歐裔社群和華人精英的要求進行的討論。有關人士建議政府為歐美兒童開辦英式學校,及為華籍兒童開辦高等學校,為這兩類人的子女提供教育,因為皇仁書院和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教育需要。其後,中央英童學校(1902年)、聖士提反書院(1903年)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1906年)分別由政府和聖公會海外傳道會創立。
  • 憲示:1905年衛生科教師考試
     這份政府公告宣佈由皇家衛生學院安排的「教師實用衛生」考試將於3月舉行。官立及補助學校教師如通過考試,其課程大綱及考試費用將由政府退還。
  • 1881年年度教育報告
    這份年度報告根據同年的人口統計結果,評估殖民地香港的學童教育情況,特別著重女子教育的問題。另外,報告亦詳細匯報中央書院和主要補助學校的表現。
  • 《家禮大全》
    傳統私塾的禮儀課本,選頁展示對應不同家庭成員離世的殯葬禮儀。
  • 港島區西環飛利樓(約1880年至1890年)
     照片中的房子位於般咸道,名為「飛利」(聖保羅書院現址),1880年代至1912年間被用作飛利女學校的校舍,1912年起用作香港大學聖約翰舍堂(港大首座學生舍堂),該建築物於1920年代被拆卸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