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死亡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上環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俗稱百姓廟,建於1850年代,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其後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
日期 | 197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街道)/廣福義祠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港地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大學圖書館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P2007.0032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