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音今天雖然不是主流音樂類型,在香港會演唱南音的藝人也不多,但未成絕響。隨著社會環境轉變,1970年代起南音的表演場所由茶樓、煙館等場所轉到音樂廳、大學講堂、茶館等,除了擴闊聽眾層面,令更多人認識南音外,亦吸引學者研究這項說唱曲藝。現今科技進步,市民能從政府機構、學術機構及唱片等渠道欣賞昔日瞽師、師娘、南音演唱家的珍貴錄音。現在香港仍有舉行不定期的南音講座、課程和表演,粵、港、澳三地政府更在2016年攜手合作,邀請三地著名南音演唱家同台演出,推廣南音曲藝。
南音今天雖然不是主流音樂類型,在香港會演唱南音的藝人也不多,但未成絕響。隨著社會環境轉變,1970年代起南音的表演場所由茶樓、煙館等場所轉到音樂廳、大學講堂、茶館等,除了擴闊聽眾層面,令更多人認識南音外,亦吸引學者研究這項說唱曲藝。現今科技進步,市民能從政府機構、學術機構及唱片等渠道欣賞昔日瞽師、師娘、南音演唱家的珍貴錄音。現在香港仍有舉行不定期的南音講座、課程和表演,粵、港、澳三地政府更在2016年攜手合作,邀請三地著名南音演唱家同台演出,推廣南音曲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