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死亡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資料類別 | 圖片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中環聖約翰教堂(1987)
聖約翰大敎堂於1849年落成,鐘樓於1853年竣工,聖壇部分又於1873年擴建。聖堂為「諾曼式」設計,最具特色是它的屋頂,有鋸齒圍牆、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和支撐瓦屋頂的木構架。教堂旁邊建有副堂,五、六十年代香港展覽場地缺乏時,多作畫展之用。八十年代經常在中午時分提供免費音樂表演,供中區白領欣賞,藉以鬆弛神經。
日期 | 1987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74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15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