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始於南朝
據宋代的史籍記載,水陸法會始於南朝梁武帝年間(五○二至五四九年)。相傳梁武帝獲神僧報夢:「六道四生受苦無量,何不作水陸普濟群靈?」隔天他問文武百官有關夢境意思,眾人皆不知道,只有寶誌禪師建議搜尋佛經。梁武帝廣邀梵僧披覽大藏經典,經三年終制成儀文,其後延請高僧於金山寺啟建水陸法會,為眾生普度懺罪。至宋代,這種活動已廣為流行。
-
歷時七天
位於昂平的寶蓮禪寺於一九○六年由來自江蘇的三位禪師創立,一九二四年正式命名。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九日,該寺都會啟建「水陸息災法會」,為期七晝夜。除了普施齋食外,還請許多僧侶前來誦唸各種佛經,超度「六道四生」水陸空之受苦眾生。同時祈求大家身心健康,社會繁榮安定,世界和平發展。
水陸法會是一項大型的普度儀式,除了具有宗教上的意義外,亦讓信眾趁此機會思親報恩,感謝前人留下的恩澤。在法會的第一天,寺方邀請國家宗教事務局代表、議員、政府官員和佛教團體成員等到來,在寶蓮大會堂出席開幕典禮,藉此宣揚該寺過去所做的慈善工作和萬佛寶殿的籌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