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英每天早上7點上班,12點是午飯時間,工人有1個小時休息,午飯時她會到不同地方吃飯,當時土瓜灣有很多的寮仔提供午飯,主要集中在下鄉道附近,大部份女工到這些地方用膳,價錢各有不同,大約是3至5元,有飯有餸,午飯後工作至6時左右。遇上趕貨的日子便要加班,不過情況不常見。加班一般是1、2小時,廖桂英更試過在清晨5點上班。如有女工清晨便回廠工作,廠方在7時便給每人派兩片麵包作早餐。
標題 | 興華電池廠女工的一天生活 |
日期 | 09/05/2013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TKW-LKY-HLT-001 |
當年廖桂英學懂打麻雀不久便上癮,因此在午飯時間經常只買一份三文治,便到海心廟打麻雀,然後返回工廠繼續工作。當時女工一般以4個為1組,到海心廟的士多租用麻雀枱,士多本來只提供飲品和小食,後來才提供麻雀枱供女工玩樂,每張枱的租金大約2至3元,因此平均每人只需付1元,有時士多更包雀友的午飯和晚飯。 海心廟島上有不少艇家居住,其住所只是臨時用棚搭建的。
標題 | 工廠午飯時間到海心廟打麻雀 |
日期 | 09/05/2013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TKW-LKY-HLT-002 |
廖桂英的母親和很多親戚都在興華電池廠工作,而她和丈夫亦在廠內認識。丈夫在興華擔任師傅前,曾在藥房工作,剛好廖桂英的母親亦在藥房工作,因此兩人便有相識的機會。兩人當時一起去旅行,閒時又到油麻地的廣智戲院看工餘場。當時興華的廠房仍在旺角,他們經常在下班後,一起由旺角走路到油麻地看戲。另外,他們有時更從旺角步行到荔園遊玩。
標題 | 透過母親認識同廠工作的丈夫 |
日期 | 09/05/2013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TKW-LKY-HLT-003 |
在興華電池廠工作生涯的中後期,廖桂英升級至領班一職。領班需要分配工人的崗位,監督工人的工作和教導新人;如果有工人去洗手間的話,需要臨時頂替她們的崗位;發覺部門人手不足時,便要通知總管。因此廖桂英指所謂領班其實是「大雜工」,需要認識所有的工序。自從工廠各部門增設機器後,工廠再甚少請新人。
標題 | 升任女工領班後的職責 |
日期 | 09/05/2013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TKW-LKY-HLT-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