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埭強設計第二套香港節郵票時(1973年),理念更大膽、現代,設計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要元素。靳埭强使用新的漢字字形設計郵票,這套郵票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套只用漢字作為設計元素的郵票。一套三款郵票的設計很簡單,分別以「香」 、「港」、「節」三個中文字的字體為主;將每個中文字與香港節節徽融為一體,很現代;再用3至4種顏色在三款郵票上互調拼湊。香港節主辦單位將節徽印在旗幟上,四處張燈結綵掛旗幟,造成節徽代表香港節的印象,靳埭強因此用節徽作為設計,砌成中文字。靳埭強設計郵票時為節徽配搭不同顏色,令節徽變得更美,這設計手法正符合Bauhaus的理性結構。這套郵票配合集郵,愛好者收集整套郵票便知道郵票包含「香港節」的意思。這套郵票達到世界最高水平,曾獲外國權威郵刊挑選刊登。這套郵票的首日封也由靳埭强設計,靳埭强利用球形的節徽設計煙花盛放的效果。
標題 | 1973年香港節郵票設計融入漢字元素達世界水平 |
日期 | 16/09/2009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獲靳埭強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TW-KTK-HLT-001 |
在1970年大阪世界博覽會,香港館為配合場館需要,舉行大型雕塑比賽。雖然靳埭強贏得比賽,但是大會最後選用第二名文樓的作品展出。這是因為靳埭強處理大型雕塑經驗不足,加上主辦單位沒有合適的規範指示,以致他設計的雕塑體積巨大、造價昂貴、運輸困難,同時因為他席席無名。靳埭強當時是雙料冠軍,但只有獲獎的服裝設計得到採用。
標題 | 參加1970年大阪世博香港館設計比賽獲雙料冠軍 |
日期 | 16/09/2009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獲靳埭強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TW-KTK-HLT-002 |
中英聯合聲明(1985年)以前,英國仍未在香港推行政治議會改革,但求香港平穩安定,從而獲得利益。香港節舉行期間,中文運動、中文合法化等運動同時發生,顯示中國人要在中國人社會獲得應有的尊嚴和空間。若然英政府對香港有長遠策略,香港節便應有凝聚香港精神的元素,讓香港的華人認同香港節屬於自己的節日;可惜英政府當時還沒想到為香港作長遠發展,而香港節亦註定失敗。
標題 | 評1997香港前途談判前英國政府對管治香港欠長遠策略 |
日期 | 16/09/2009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獲靳埭強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TW-KTK-HLT-003 |
靳埭強喜歡藝術,又愛上並研究古典音樂。靳埭強也喜歡文藝、電影,愛閱讀《學生周報》等文藝報刊。靳埭強結交愛好藝術、志趣相投的筆友,經筆友介紹看當時現代美術文學協會的前衞文藝書籍雜誌,如《新思潮》、《好望角》等。靳埭強從這些書籍、雜誌接觸意識流小說、存在主義等,多思考人生,正值當時身體不佳,因而感到生命珍貴。弟弟順利唸大學,弟弟的中學更送弟弟到大師級畫家及書法家學藝。弟弟藝術根基好,曾參加雅苑畫廊舉辦的公開藝術比賽,奪得中國畫水彩冠軍。靳埭強羡慕之餘,也相信自己可有這樣的成績,重新燃起熱愛藝術的心。以上種種因素,令靳埭強決定當藝術家。
標題 | 重燃熱愛藝術的心決志當藝術家 |
日期 | 16/09/2009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獲靳埭強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TW-KTK-HLT-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