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浩總結學徒生涯,認為學師要用心、拚搏,例如要爬入骯髒之機床底修理;不怕吃虧,遵從師傅命令,甚至替師傅買早餐;才能學有所成。
標題 | 瞓車底的學徒生涯 |
日期 | 28/08/2010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
登錄號碼 | LKF-LWH-HLT-001 |
梁偉浩交代1978年創辦得利鐘錶製品廠的背景。當年他已結婚,並育有3名子女,不滿足於梁龍記的打工待遇,加上有客戶鼓勵,於是萌生創業念頭,結果在1978年創辦得利。梁偉浩創業時得親友支持,自謂大膽開業,租用面積達5,000呎的廠房。
標題 | 決心創辦得利鐘表 |
日期 | 21/08/2010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
登錄號碼 | LKF-LWH-HLT-002 |
1970年代後期,本地表廠生產電子機芯過盛,以致廠家無利可圖。梁偉浩洞悉電子表銷售不理想,決定專注生產行針石英表,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得利鐘錶製品廠亦得以穩步發展。
標題 | 穩紮穩打擴張生意 |
日期 | 28/08/2010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
登錄號碼 | LKF-LWH-HLT-003 |
梁偉浩認為銷售一環實屬「燒銀紙」的業務,1997年至2003年已耗2億,做外國業務所賺仍不足夠在內地燒錢。2003年,得利內地零售店開至450間,陳列表貨價值9,000多萬,管店、倉務人員多達2,000人。梁偉利見獲利無期,無力堅持,最終在2003年將零售業務出讓。
標題 | 進軍零售失敗 |
日期 | 21/08/2010 |
事件 | 香港淪陷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
登錄號碼 | LKF-LWH-HLT-004 |
梁偉浩交代參加行業和官方組織的動機。他認為用個人身分出師無名,而擁有行業協會銜頭則易於辦事,例如梁偉浩曾以香港表廠商會名義,向政府申請成立香港鐘表科技中心。此外,各社團的銜頭受重視,有利個人和公司事業的發展。
標題 | 參與社團發展網絡 |
日期 | 18/09/2010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
登錄號碼 | LKF-LWH-HLT-005 |
自1980年代中期,梁偉浩不斷將得利鐘錶製品廠的股份分給員工,希望得利能夠延續百年。但自1995年上市後,員工賣走股份獲利。梁偉浩現在只希望內地員工能夠長期留任。
標題 | 一生結緣鐘表業 |
日期 | 18/09/2010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
登錄號碼 | LKF-LWH-HLT-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