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Post-war Industrie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GarmentIndustry Focus
特藏戰後工業製造行業製衣業行業焦點
行業焦點

香港製衣業的源流和軌跡

「製衣」有兩重含義,既是一個工序,又是一個行業。成衣生產必須經紡、織、染、縫四個工序,早期成衣物料以棉織為主,因此「縫」或「製衣」是棉系工業的最後工序。香港不少大型紗廠是一條龍式生產,製衣是其中一個大部門;同時又有大量不從事紡織染的製衣廠,要依賴本地和外國的紡織廠供應成品布,因此製衣又可視為獨立行業。戰後官方的工業統計將紡織業和成衣業分開。

按成衣產品分類,製衣廠可分為上裝 ()、下裝 ()、套裝、厚裝和薄裝,每件採取分科式的大規模生產,工人負責個別工序,戰後香港製衣廠商以粵籍為主。此外,有不少上海和潮州籍裁縫開設住家式工場,以抽紗、刺繡、顧繡等精細手工為賣點,提供度身訂造的上價貨。鈕扣、、印刷是依附製衣的週邊行業。談及香港製衣業,主要對象是流水作業式的製衣廠。

香港製衣業萌芽於二十世紀初,當年尚未有獨立的「製衣廠」,製衣部門附設於織造廠內,不少織造廠除供應布料外,亦生產工序簡易的成衣。以「製衣」、「Garment」等命名的純製衣廠在三十年代初出現,「廣興泰」、「國民內衣」、「國興製衣」是戰前製衣廠的代表。戰前港產成衣主要是背心、線衫、笠衫、內褲、棉織襪、泳衣等中下價貨品,出口內地、南洋和其他英聯邦國家及英國殖民屬地。

戰後西式服裝風行全球,華人漸改變請裁縫訂造唐裝的習慣,開始流行穿恤衫和長褲。此外,四十年代末內地難民湧港,同時帶來了大量資金、技術和廉價勞動力,造就製衣業的興起。戰後製衣業可粗略分成四個階段: (). 戰後至1950年代的出口英屬地區時期。(). 1950年代末起的出口歐美時期。(). 1970年代初起到亞洲落後國家設廠時期。(). 1980年代初起到內地設廠時期。19701980年代是製衣業的黃金時期,工廠數目、僱用人數和出口總值冠於各製造行業,堪稱香港的龍頭工業。

 

產品種類和物料的變化

戰前本地製衣廠出產內衣為主,其中以線衫、笠衫、棉襪為主。戰後初年製衣廠以生產恤衫為主,在大眾眼中,製衣廠幾與恤衫廠等同,港產恤衫以大量生產的中下價貨為主,除供應本地和內地外,還出口馬來亞、東印度群島、印度、錫蘭等英國屬地

1950年代末歐美市場開放,令香港的出口成衣貨價有所提高外,產品種類亦趨向多元化,擴展至西裝褲、外套、睡衣、運動衣等類,至1961年起外衣和褲類出口總值已趕過恤衫。1970年代初牛仔裝風靡歐美,本地製衣廠大量投產,成為當年出口總值最高的成衣。1980年代不少大型製衣廠開發品牌,加強產品與潮流的配合,推出中高價時裝。

就物料織造方法而言,由於梭織業發展時間較長,加上梭織布必須以大規模生產,十分適合應用於大量生產的中下價成衣,因此戰後至1960年代以梭織布成衣為主流,主要的梭織成衣廠有麗新製衣廠、長江製衣廠、溢達織造製衣廠等。1960年代起針織成衣普及,針織布可小量生產,加上款式較多,出產的運動衣和消閑服受到婦孺歡迎,主要針織成衣廠有羅氏針織、立信針織、協興針織、裕泰針織等。毛織是針織的一環,19801990年代是毛織成衣最蓬勃的時期,披肩等裝飾衣物深受時裝消費者青睞,毛織廠以羅氏針織為表表者

1960年代前本地製衣廠主要採用外國布,約有七成出口成衣以進口布料加工;隨着本地紡織業日益興旺,1970年代中期出口成衣的布料,逾半數由本地布廠供應,尤以牛仔布、卡其布、燈芯絨尤甚。製衣廠採用本地布料,有助減低生產成本,加強與鄰近地區的競爭力。

 

生產模式:代工生產、品牌開發

一直以來,本地的製衣廠商必須依賴洋行接觸外地市場,原因是不熟識當地法制和文化,加上通訊未普及,製衣廠大多將產品賣給洋行,由洋行與當地客戶直接交易,例如天祥洋行經營英國市場,高紀洋行和美最時洋行負責德國市場;印度人辦的洋行經營印度至非洲地區的市場。實力較雄厚的製衣廠另謀出路,1950年代末開始在歐美開設辦公室,或聘用當地銷售員,或與當地代理商合作,向老牌時裝公司接洽,建立代工生產模式。

1960年代起代工生產是製衣業的核心經營模式,美國大型連鎖店如Wal-MarkK-Mart,向香港製衣廠落單訂造廉價成衣,本地製衣廠亦為歐美品牌生產由其提供的設計樣式的衣服,例如長江製衣為 Marks & SpencerHugo BossMarc Jacobs、Nike、Littlewood等生產品牌衣服。代工生產訂單量大而穩定,是製衣廠的生存命脈;大廠為如期交貨,會將部分訂單分判,交中小型工廠承接,這些中小型工廠或會再將訂單分拆,再交山寨廠甚至住家式工場承接,形成多重的外判網。分判形式可以是全件起貨,亦可以是只做其中一個特定工序。戰後初年香港成衣出口英屬地區,規模較大的織造廠和製衣廠在南洋設有銷售點,直接在當地出口和零售。出口的港產恤衫早年已創立商標,例如「廣興泰」的「飛鷹牌」、「長江製衣」的「博士牌」,但這些商標只為加深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與歐美名牌以獨特設計建立品牌形象不能相提並論。

成衣的銷售利潤比生產理想,1970年代起,部份成衣廠商開設銷售部門,部份大型製衣廠開始發展品牌,參照外國時裝界的模式創立自家品牌,例如長江製衣以法國品味為藍本創立「Michel Rene馬獅龍」品牌,自己生產、自己推銷。除了自創品牌外,製衣廠商亦投資品牌代理權,甚至收購歐美名牌,或自己生產和推銷,或向銷售商收取版權費。例如永新集團曾收購美國時裝名牌Tommy Hilfiger,永新創辦人曹氏家族成為赴美發展的港商代表。 除了推銷外國形象的品牌,亦有本地成衣廠商經營大眾化的成衣品牌連鎖店,例如「堡獅龍」是羅氏針織創辦人羅定邦於1987年開立的本地品牌休閒服連鎖店。

 

國際市場和配額制度

一直以來香港製衣業屬出口導向,1960年代前出口市場以當地紡織業薄弱的落後國家為主,同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受惠於英聯邦特惠稅,輸入英國的成衣產品可獲入口優惠,英國是香港成衣的主要市場之一;1960年代起,香港成衣亦大量進口美國市場。但自1950年代起,歐美國家紛紛為保護其國內的成衣業,紛紛設立貿易保護措施,例如1959年香港與英國簽訂協議,同意自動限制棉紡織出口量; 19617月美國在日内瓦舉行國際棉織品會議,訂定國際棉織品貿易的「短期安排」,限制二十二種香港棉織品的進口數量。

1970年代初美國正式向香港棉織品實施配額,其後限制範圍由棉擴展至滌綸纖維和化學纖維。1970年代,成衣產品多種多樣,有純棉、混合棉花和人造纖維等,1974年起香港與歐盟、美國將此前訂定的雙邊貿易協定正名為「多種纖維協定」,該協定有系統地將各紡織品編碼,最初受限制的只包括棉、人造纖維、羊毛,至1986年範圍擴大至香港輸美的九成紡織品。協定說明配額的實施辦法:由進口國與出口國個別協商,按近期出口量表現,制訂出口量和貨種,再參照各本地廠家的成衣產量發放配額。

成衣業是香港最大的工業,香港政府高度關注配額對行業的影響,19701980年代多次派團參加國際商貿會議,與歐盟和美國談判紡織品配額問題,這系列紡織品配額談判隸屬於「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議會組織。港府委派工商貿易署副署長為首席談判代表,同時紡織業諮詢委員會成員赴會,以便即時提供建議。委員會成員由政府委任,成員來自工業界和商界代表。香港代表團在亞洲各國之中扮演領導角色,當年不少港商在東南亞等地設廠,同時活躍於當地的紡織界商會,亦以業界身份擔任該國家的代表,參與配額談判會議,舉行這些國際會議時,可發現香港的成衣家族成員分別代表不同國家談判配額限制。

這種種配額和產地來源限制,對製衣業生態影響深遠。配額分配是以廠商的生產量釐定,故此大廠和歷史悠久的廠商掌握較多配額,有些廠商將配額轉賣給沒有配額或配額不足的廠商謀利;沒有配額的小廠唯有承接大廠外判的訂單,依附大廠生存;有些廠商則調整生產安排,例如提高貴價成衣產量、出口不受限制的貨種,不少大廠商到不受配額限制的國家開廠,近者如澳門、台灣,遠者如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直接從當地出口至歐美先進國。

由於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港商首選投資英國屬地,星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斯里蘭卡、孟加拉都是熱門的選擇。他們主要透過香港貿易發展局、英資銀行、畢馬威顧問公司(等機構獲取國外投資訊息。港商在落後國家設廠,可享受廉價土地和勞力,同時扶植所在國的紡織業,受到當地政府歡迎,但要處理當地文化差異帶來的經營問題。

 

工廠、工人和生產技術

戰前從事製衣業的主要是棉織廠,位於深水埗、旺角、油麻地和九龍城等區;另有零星的製衣廠分佈在中西區和九龍城。戰後初年製衣業興起,廠房集中在深水埗和長沙灣,附近有大量的紗廠和布廠,原料供給便利,各廠間形成一條龍的互動關係。大廠一般自建單幢式廠房,規模較小者租用一層,另有更小型的山寨廠、家庭工場遍佈全港。1960年代初政府發展觀塘和新蒲崗等工業區,由於土地用途限於工業,工業區地價較低,吸引不少廠家買地設廠;同時政府另建工業大廈,廉價租予小廠家。並在旁興建徙置大廈,為廠家提供勞動力。

製衣業是勞動密集工業,戰前製衣廠規模較小,聘用數十人已算大廠。戰後三十年來行業發展迅速,高峰期製衣業聘用人數佔全港勞工百份之十五,大廠動輒聘有數千名工人。製衣廠規模越大,分科生產越普及,工人按成衣種類和車衣工序分工;分科愈精細,工人技術要求愈低。小廠分科不及大廠精細,工人技術要求反而較高。

製衣業男女工人數目約為三七之別,廠內性別分工清晰,男工多屬技師、技術員的級別,壟斷裁床、熨衣等工序;女工多屬操作工和非技術工人,主要負責縫製、包裝等工序。

有些裁床師傅在大廠打工年後,自行創辦小廠或山寨廠,承接舊東主和其他大廠的外判訂單。一般車間工人以件工支薪,有助提高工作積極性,同時減低廠商的生產成本。19701980年代製衣業興旺時,大廠在趕貨期應接無瑕,有些將訂單外發至山寨廠和住家工場承做。當年不少已婚的車衣女工在家自營工場,或在徙置大廈和公屋租舖,擺衣車開工場,從大廠接外發訂單。外發工有助女工兼顧工作和家庭,同時令廠商擁有靈活的生產團隊。手藝較佳的住家工人,更可從製衣廠接手「落大辦」,以較高的件工酬勞縫製貨辦。

 

生產北移和企業轉型

1980年代初香港的地價和工資不斷上漲,製衣業與鐘表、玩具、電子等勞動密集型工業一樣,面臨經營成本增加的壓力。適逢內地改革開放,積極引進境外資本,鼓勵港商設廠,給予稅務、地價等方面的優惠;加上內地工資遠低於香港,製衣業又不屬高科技行業,不少製衣廠紛紛將生產線北移。當年不少大廠已在亞洲的落後國家設廠,但他們認為當地工人不及內地的勤奮和聰明,兩者工資又相差無幾,加上制度和文代差異問題,部份廠商考慮到國外投資環境不如內地理想,遂結束當地的廠房,轉移內地開廠。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是製廠商北移高峰期,不少港商選擇在鄰近的珠三角設廠,取其交通便利、語言文化相近。不少香港製衣廠北移後,工人數目倍增。內地經營成本低,有利港商發展垂直生產,一方面向上游拓展紡織,另方面向下游開發零售和品牌。北移後本地生產線收縮,除了管工和熟練工派駐內地指導生產外,廠方遣散大量低技術的車間工人,引發一連串的追討遺散費、欠薪、年假的勞資訴訟。

北移後不少大廠仍在港維持限量生產,以便接收內地縫製好的成衣,進行後期加工,俾產品能以「香港製造」名義出口,滿足客戶對產地來源的要求,此種模式稱為「海外加工」。為應對香港海關對產地來源的抽查,部份廠商乾脆請工人「演戲」,在「車間」假裝生產。近二十年香港只有象徵式的製衣生產,實已轉型為從事銷售的遙控中心,從事品牌、採購、物流、會計等工種。生產北移二十年後的今天,內地廠的優勢已大不如前。政府訂立最低工資,又每年遞升工人的社保費用,勞動成本大幅上漲,部份港商抱怨在內地經營製衣業日益困難,香港製衣業的前景面臨新的考驗。

 

參考資料:

1.)    陳永棋訪問,2011614日。

2.)    陳瑞球訪問,2011518日及525日。

3.)    英姐訪問,201067日。

4.)    黎耀佳訪問,201034日。

5.)    夏松芳訪問,20091117日。

6.)    林根成,「香港製衣工業概況」,香港棉織業同業公會年刊 1961-1962》,香港: 棉織業同業公會,1962年,頁12

7.)    本會資料室,「製衣工業概況」,《香港布廠商會成立卅七週年紀念特刊》,香港: 香港布廠商會,1977年,頁56-60。

8.)    周忠繼,「香港棉系工業之前瞻」,《香港製衣廠商會年刊》,香港: 香港製衣廠商會,1962年,頁21-22。

9.)    周文軒,「製衣工業之前途」,《香港製衣廠商會年刊》,香港: 香港製衣廠商會,1962年,頁33-35。

10.)    王美,「英國加入共同市場與香港製衣業」,《香港製衣廠商會年刊》,香港: 香港製衣廠商會,1962年,頁37-39。

11.)    譚靄然,「當前港製衣業的困難」,《香港製衣廠商會年刊》,香港: 香港製衣廠商會,1962年,頁40。

12.)    蔡寶瓊主編,《千針萬線:香港成衣工人口述史》,香港 : 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08年。

13.)    工商日報編輯部編輯,《香港華資工廠調查錄》,香港: 工商日報,民國23 (1934)

14.)    王楚瑩編,《香港工廠調查》,香港: 南僑新聞企業公司,民國36 (1936)

 


製衣業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