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Shaw Brothers' MoviesBehind the ScreenIntroduction
特藏邵氏電影幕後制作簡介
簡介

邵氏影城在邵逸夫領導下,先後冒起多組製作單位,各以導演為首,下領一群演員和工作人員,其出品亦各有風格,以下的幕後花絮正是幾段較為形象鮮明的時代片段:

李翰祥

早於邵氏父子公司時代,邵仁棣已邀來嚴俊、李麗華、李翰祥、胡金銓等多位南來影人和文人襄助拍攝電影。其中,李翰祥可說是一位戰時曾飄泊江湖的文化人,他來港後仍沉 醉於歷史考據,嗜好古玩收藏,他又出身於美術學校,深具美術繪畫根底,早自邵氏父子公司時代,他已受大陸黃梅戲的啟發,說服「邵氏」投資拍攝古裝彩色片,加入黃梅調歌唱元素,亦可說是香港黃梅調及古裝電影的先驅;轉入「邵氏兄弟」公司後,由他執導的《江山美人》(1959)及《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更把黃梅調影片推向高峰。
 
以下一幀相片系列正是在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現場拍攝,相片所見,邵氏片廠內築起小樓台,樓台內正是飾演祝英台的女星樂蒂。此外,邵氏片廠內亦築起郊野景緻,拍攝梁山伯(凌波飾演)與書童趕路拜師求學一幕。李翰祥除了親自參與佈景與服裝設計外,更親自執畫筆潤飾佈景。1970年代初,李翰祥從台灣回流香港,再闖事業高峰,先後推出《傾國傾城》(1975)及《瀛台泣血》(1976)等古裝影片,這些電影作品中,不乏富麗堂皇的大型宮幃佈景,李翰祥對道具置景,戲服髮式設計都甚為考究,務求一絲不苟,以下一幀相片系列正是飾演慈禧太后的盧燕和其他女演員在《傾國傾城》影片中的造型照,方便化粧師和「梳頭」師傅整理裝束,利便拍攝工作。李翰祥是位電影「多面手」,除黃梅調電影及古裝影片外,也染指風月片,諧趣片,擅於把雅俗風味、美醜百態共冶一爐。

《梁山伯與祝英台》廠景拍攝 (一)

《梁山伯與祝英台》廠景拍攝 (二)

《梁山伯與祝英台》廠景拍攝 (三)

李翰祥製作《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道具

《傾國傾城》髮式設計造型紀錄 (一)

《傾國傾城》髮式設計造型紀錄 (二)

《傾國傾城》髮式設計造型紀錄 (三)

《傾國傾城》髮式設計造型紀錄 (四)

《傾國傾城》髮式設計造型紀錄 (五)

《傾國傾城》髮式設計造型紀錄 (六)

《傾國傾城》髮式設計造型紀錄 (七)

張徹

影評人出身的張徹,當起導演前,曾發表多篇影評,表達對在1950年代末、60年代初香港影市生態的不滿,他認為當時在台港流行的影片數量不少,但其主題與表現手法皆過於「陰柔軟弱」,連帶當時活躍於影壇的男演員也大多脂粉味重、剛陽氣不足,影壇也仿由女演員(如李麗華、林黛、凌波等)獨領風騷;在陰性當道、女性明星掛帥情況下,男明星的數量及其光芒卻遠遠落後於人,他對此股影壇的「陰柔」風氣深感不滿。

張徹為邵氏當起導演後,亦銳意引入新題材,助邵氏推出「新武俠世紀」宣傳,引入(在他眼中)主題較「剛陽」的影片故事,突顯男性角色之間的複雜感情與恩義情仇,為了呈現這些男性電影的剛陽主題,張徹亦親自挑選新人,帶出多為形象剛陽的男性,如王羽、狄龍、陳觀泰等,故剛陽電影大行其道之際,亦是影壇上男星光芒萬丈的世代。

以下一幀相片系列正是影片《刺馬》、《十三太保》中幾幕動作場面的工作照,張氏強調動作美感,相中演員正是拍攝前進行排演,如《刺馬》的故事正是改編自清末奇案「馬新貽被刺案」,影片故事正好表達張徹影片中兄弟間恩怨情仇的主調;又如《十三太保》,故事改編自五代十國時期節度使李克用與眾義子武將之間的恩仇故事,片中較受影迷注意的片段應數演員姜大偉被五馬分屍一幕,導演利用遠鏡及五馬分馳場面造成震撼效果,營造出剛陽而悲壯氣氛。

《刺馬》動作場面 (一)

《刺馬》動作場面 (二)

《刺馬》動作場面 (三)

《刺馬》動作場面 (四)

《刺馬》動作場面 (五)

《刺馬》動作場面 (六)

《刺馬》動作場面 (七)

《十三太保》五馬分屍的一幕 (一)

《十三太保》五馬分屍的一幕 (二)

《十三太保》五馬分屍的一幕 (三)

《十三太保》五馬分屍的一幕 (四)

曾擔任張徹助導的吳宇森亦承認,他至今仍深受張徹影響,看重影片內呈現男性情誼的題旨,影響所及,吳宇森的代表作如《英雄本色》和《喋血雙雄》等影片,便一直被影評人視為承繼張徹影片特式、彰顯男性情誼主題的作品。近年間,多部張氏的作品如《刺馬》、《獨臂刀》亦先後被重拍,當中,陳可辛取材自《刺馬》故事而重拍的《投名狀》便在中國大陸市場叫好叫座。

劉家良

導演張徹看重影片動作的真實感,把多位武人帶入邵氏影城當起「武術指導」,當中較著名者便有劉家良。
在劉家良協助下,張徹開拍多部以南方武林為題材的動作影片。在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劉家良亦開始自組製作班底,聯同親弟劉家榮、義弟劉家輝組成「劉家班」,為「邵氏」拍攝動作影片。劉家良進一步從華南少林傳說中發掘武術故事作主題,推出《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師》等影片,影片既注重武打動作真實感,亦充滿具華南街巷特色的佈景,以下一幀相片系列正是劉家班拍攝影片《少林三十六房》時留影,分別是劉家班進行開鏡拜神儀式、劉家輝為飾演三德和尚一角進行削髮、及片中描述劉家輝在少林擔水修練武功一幕進行拍攝中。

華山

1970年代初,電視台大量購入日本劇集,一股日本風尚自此在港捲起。1970年代中期,日本超人片集掀起熱潮,在午後時段,週六日早上,「無線」和「麗的」兩大電視台紛紛推出多部日本科幻電視劇和卡通片集,較著名者有《鐵金剛》、《幪面超人》、《鐵甲萬能俠》等,一時間,熒幕上湧現各式超人、怪獸、宇宙保衛隊,「邵氏」導演華山乘此氣勢,推出《中國超人》影片,將武俠情節,加上科幻特技,製造出一個富中國特色的超人故事。影片由倪匡編劇,唐佳任動作指導,並由李修賢擔演「中國超人」,除在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取景外境,更在「邵氏」片廠內以土法製造各式冰河時代怪物、電眼魔女和巨型異獸,以模型佈景攝製超人與各類怪物如何交戰,影像千奇百怪,天馬行空,為日後香港科幻電影之典型。

《中國超人》的拍攝現場

以下一幀相片正是記述片中扮演「超人」的李修賢被改造後如何變身,並以布幕作背境,以支架協助擺出各式「飛行」特技動作。此片推出後不久,適逢有一學童聲稱仿效超人飛行,引致墮樓身亡,事件發生後,學界對這類科幻影片與劇集大加評擊,而這影片也成了城中一時熱話。
 

幕後制作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