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琴緣
最近瀏覽

關於特藏

「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現時通稱「古琴」。傳統文人多通曉「琴、棋、書、畫」,琴居「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有琴人將「斲琴」(「斲」音琢,是「劈、削」的意思,古人慣稱造琴為斲琴)和「彈琴」藝術傳承,不但將兩者結合——親手斲琴給自己彈奏,而且將斲琴本身視為一種藝術創作。2013年,適逢古琴藝術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與蔡昌壽斲琴學會合作,舉辦「香江琴緣」展覽,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的兩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藝」和「表演藝術」兩個角度為切入點,將「斲琴」和「彈琴」結合起來,向觀眾展示古琴藝術在香港傳承的一點薪火。

本特藏的內容和資料主要來自「香江琴緣」展覽,讀者可透過其中所展示的相片、錄音、影片和專題文章等資料,認識香港的古琴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