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是指任何具有購買力,又可以儲存起來,直至需要時換取生活所需的交易媒介。香港有着獨特的歷史文化,這也反映在香港的貨幣上。香港開埠初期流通的貨幣,主要是中國的金屬貨幣,包括銅錢和銀錠。隨着商業交易量增多和商品流通範圍擴大,需要稱量和鑒定的中國傳統金屬貨幣在使用上變得不太方便,加上十九世紀全球貿易網形成,中國與西方商業活動激增,機鑄硬幣和機印紙幣開始在通商口岸流通。踏入二十世紀,非香港本土發行的貨幣隨着社會的轉變而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香港貨幣的誕生,嚴格來說,是始於一八四六年香港首家銀行――東藩匯理銀行發行港員(等同於「圓」)紙幣之時;硬幣則要遲至一八六三年,自香港政府發行一文銅幣和一仙銅幣,以及一毫銀幣之時。鈔票在香港稱為「銀紙」,原因是在一八六二年至一九三五年期間香港採用銀本位貨幣制度,當時以銀行保管的白銀作為發鈔儲備,鈔票持有人隨時可以憑票向銀行兌換相等於鈔票面額的白銀。其間香港的硬幣亦全部以白銀鑄造,只有一文和一仙面額例外。直至一九三五年後,隨着銀本位制廢除,硬幣開始以白銀以外的合金鑄造,並加入防偽特徵,以維持貨幣的公信力。至於銀行鈔票,亦改用外幣作為發鈔儲備,由香港政府成立外匯基金統一管理。
香港政府發行的硬幣,至一九九三年推出洋紫荊硬幣以前,外觀上的變化主要是鑄幣的物料、重量和體積,以至幣面上的文字或英皇肖像。由於政府統一發行,所以變化較少。相反紙幣來得五花八門,香港並非由中央銀行發鈔,而是由政府授權予商業銀行發鈔,而銀行又自行委託印鈔廠設計。在香港歷史上,至少有十家印鈔廠曾於不同年代承印港鈔。鈔票用上不同的主題,例如中國山水名勝、歐洲的神話人物,以至銀行的紋章和大樓圖案。這些美輪美奐的圖案,為不少香港鈔票增添了地道的俗稱,例如二十世紀初滙豐銀行的五百元鈔票,由於鈔票上耕牛犁田的圖案深入民心,故普羅大眾稱為「大牛」。鈔票的印刷也日新月異,由十九世紀的普通紙張,演進為棉料和膠質紙張印刷。至於鈔票上推陳出新的防偽特徵,由早期的窗口水印、防偽金屬線,以至今天的動感變色圖案、隱藏銀碼和熒光透視圖案等,引證了印鈔工藝技術突飛猛進。
鑑於香港貨幣有助於歷史研究,香港歷史博物館自一九七五年開館以來,就不斷發展貨幣藏品,至今已收藏超過五千項貨幣珍品,堪稱世界上最有系統及最完備的香港貨幣庋藏。該館在二零一二年舉辦「香港貨幣」展覽,展示珍貴館藏,並得香港金融管理局、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支持,以及不少海內外香港貨幣收藏家和機構幫助,展出豐富多樣的文物。
本特藏展示該展覽的內容和資料,道出香港各種貨幣出現的時代背景,以及貨幣的購買力轉變,與港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