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黃般若)的香港山水作品,就是這樣孕育出來的。一直以來,香港的景色,(包括九龍、新界)都被目為不堪入畫的窮山惡水,但是他說:『八大和漸江所畫的何嘗不是殘山剩水。畫家何必要在畫面上憑空堆砌崇山峻嶺,空中樓閣。窮山惡水的另一面,何嘗不是人間淨土。』於是他把港九新界風景的靈氣,四時景色的變化,風雲變幻的刹那,都陸續地展現在他的筆下。」
摘自黃大成:〈黃般若的世界──記我的父親黃般若〉
「賓老謂歎香港確擅山水之勝,『在海中望山,更覺其美,本人曾遊覽川桂等名勝山川,山景重重疊疊,甚見雄壯,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句,雖非虛語,但廣西山水亦有不足遊者,蓋嫌其孤削,乏雄壯之氣也。本港則異乎是,既具雄壯之氣,復有廣闊之大海,一山一水,益見其偉大,故畫材俯拾即是,信手寫來可幾百之數。』」
黃般若陪黃賓虹遊香港時的記述,1935年
摘自黃大德:〈黃般若:若隱若現 流韻綿長〉
此地圖根據1960年代的香港海岸線繪製,並點出黃般若筆下的香港景點。
景點 (依筆劃序) | |||
---|---|---|---|
八仙嶺 | 大風坳 | 大埔元洲仔 | 大浪灣 |
大帽山 | 大澳 | 大嶼山昂平 | 太平山 |
元朗 | 石澳 | 尖沙咀 | 西貢 |
西貢布袋澳 | 西貢蚺蛇尖 | 西貢鎖匙門 | 西貢鹽田仔 |
后海灣 | 宋王臺 | 沙田 | 赤柱 |
佛堂門 | (東)平洲 | 坪洲 | 長洲 |
南丫島鹿洲 | 流浮山 | 香港仔 | 海心島(今海心公園) |
浪茄 | 馬鞍山 | 峭壁洲 | 破邊洲 |
深水灣 | 梅窩 | 喜靈洲 | 新娘潭 |
蒲台島 | 維多利亞港 | 鳳凰山 | 榕樹坳(榕樹凹) |
鴨洲 | 龍鼓灘 | 橫瀾島 | 博寮島(南丫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