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黃新波藝術年表

1916

出生於廣東省台山縣。

1930

考入台山縣立中學,顯露對美術、文學、音樂的愛好和才能。

1932

在校刊發表主張全國一致抗日的評論,被校方秘密開除。

1933

到達上海,入讀僑光中學。

9月,進入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主辦的新亞學藝傳習所,在繪畫木刻系學習。

1934

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參加「MK木刻研究社」。

4月,把最初創作的50多幅木刻寄給魯迅,以求指教。與同學劉峴組織「無名木刻社」(後易名為「未名木刻社」)。

6月,作品《推》被魯迅輯入中國新興木刻第一部選集《木刻紀程》,署名「一工」。

夏天,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

10月,與劉峴手拓出版《無名木刻集》、《未名木刻選集》等。

12月,由魯迅介紹,為葉紫小說《豐收》和田軍小說《八月的鄉村》設計封面和木刻插圖。

1935

1月,作品《推》入選在北平舉行的「全國木刻聯合展覽會」。

春,赴日本留學,於東京參加「中華學術研究座談會」及「中華留日同學座談會」,並負責「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東京分盟」的工作。

8月,以「中華留日美術座談會」名義舉辦美術展覽,中國新興木刻創作首現於日本,展品100多幅。

1936

6月,離開日本。

10月,與陳煙橋、野夫、江豐、力群、曹白等組織「全國第二回木刻流動展覽會」在上海展出,個人參展作品13幅;期間魯迅到場參觀,並與黃新波及其他木刻青年討論木刻藝術。

10月19日魯迅病逝,黃新波為治喪委員會工作人員之一。

1937

4月,第一本個人木刻集《路碑》由上海潮鋒出版社出版,收錄1935年至1937年作品30幅。

9月,到香港。

10月,接待並照顧從上海抵港避難的日本反戰友人鹿地亙、池田幸子夫婦。

11月,通過香港畫家任真漢介紹,與在日本認識的郭沫若一起走訪香港文物收藏家楊銓。

1938

1月,在香港《酒樓月刊》創刊號發表抗日漫畫。

5月,在廣州《救亡日報》擔任特約通訊員及副刊編輯。

9月,「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簡稱「全木協」)於武漢成立,當選為理事。

1939

1月,編印《抗戰畫報》。

6月,全木協從重慶遷至桂林,黃新波為負責人之一;期間參與主編《救亡日報》旗下的《漫木旬刊》、《漫畫木刻月選》(與「中華全國漫畫家抗敵協會」合編)及《工作與學習.漫畫與木刻》等。

1940

在桂林美術專科學校任教,兼授木刻課程。

10月,參與組織「全國木刻十年紀念展覽會」。

11月,全木協會刊《木藝》雜誌創刊,與劉建庵共同主編。

1941

2月,到達香港。參加「中華全國漫畫家協會」香港分會活動。

4月,《華商報》創刊,擔任副刊美術編輯。

1942

4月,抵桂林。在桂林榕門美術專科學校兼課,並繼續創作宣傳抗日的木刻畫、宣傳畫等。

12月,與郁風、楊秋人等舉辦大型畫展「香港的受難」,以抗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流亡生活為題,個人參展作品13幅。

1943

7月,與余所亞合辦「夜螢畫展」,個人參展作品70幅。

9月,由桂林春草出版社出版個人木刻集《心曲》。

1944

8月,與梁永泰在柳州舉辦木刻展。

9月,在宜山進入英國東南亞盟軍心理作戰部工作,負責對日軍策動反宣傳,消弭日軍的作戰決心。抗日戰爭期間,繪製了大量抗日宣傳畫和傳單。

12月,抵昆明。

1945

夏天,在昆明與康朗合辦「動靜畫展」,以抗日為題材,展出木刻、漫畫、速寫等作品130多幅。

9月,抗日戰爭結束,赴香港。在大千印刷出版公司工作,編輯《大千畫報》。

1946

1月,《華商報》復刊,擔任外勤記者,至1947年初。

6月,與黃蒙田、陸無涯、梁永泰、陳雨田、符羅飛、薩一佛等發起組織「人間畫會」,積極從事藝術創作和研究,舉辦各種展覽及藝術活動。

12月,與陳實、黃蒙田、華嘉、黃寧嬰等組織「人間書屋」,出版文藝創作與翻譯。「人間書屋」於1949年底遷移廣州,繼續出版工作,至1951年結束。

本年開始創作油畫。

1947

3月,「人間畫會」舉行首次成員畫展──「風雨中華」漫畫展,個人參展作品約10幅。

5月,人間畫會與香港中外文藝聯絡社、全木協會聯合舉辦「第一屆全國木刻畫展」,在香港宇宙俱樂部展出。

12月,參加「特偉、陸無涯、方菁、盛此君、陳雨田、黃新波六人畫展」,黃新波作品因為探索藝術新表現形式,受到批判。

1948

6月,人間畫會舉辦「反美扶日漫畫木刻展覽」,出版《反扶日畫輯》。參加「八人畫展」(高謫生、方菁、盛此君、王琦、黃新波、陸無涯、陳雨田、吳靄凡),為新創辦的香港南方學院義賣籌款。

11月,任香港《大公報.新美術》雙週刊和《文匯報.漫畫週刊》主編。

1949

1月,人間畫會在香港思豪酒店舉行「新波畫展」,展出木刻和油畫作品共100多幅。

3月,香港殷社出版《新波畫冊》,收錄1943年至1948年的木刻、油畫作品共33幅。

7月,「第一次全國文化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被推選為理事。

1950

擔任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教授,華南文聯美術部及聯絡部主任、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文藝工作委員會委員。

1952

籌辦「中南區土地改革展覽會」,10月在武漢展出。

1953

主持《廣東畫報》編輯工作。

1954

擔任廣東省美術工作室主任。

1956

3月,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廣州分會主席。

7月,隨同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訪問保加利亞。

1958

10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新波木刻選集》,收錄1935年至1957年木刻作品35幅。

組織畫家繪畫宣傳畫、漫畫,下鄉展覽;到粵北、新會、番禺地區進行壁畫、雕塑等創作。

1960

6月,參加舉辦「第四屆全國版畫展覽」及「北京、四川、廣東版畫聯展」。

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省分會主席及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分會副主席。

木刻作品《人民公社的豐收》及《橫斷南海》被選送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展出。

1961

赴香港主持「現代中國版畫展」、籌備「嶺南畫派畫家作品展覽」並在港展出。拜訪香港文物收藏家楊銓,聯繫捐獻文物事宜。

1962

1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個人版畫集《三年》,收錄1935年至1961年作品20幅。

6月,籌辦「天津、廣東版畫聯展」。

1963

1月,舉辦「新波版畫展覽」,展出1935年至1962年作品85幅。

出任廣東畫院院長。

8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黃新波作品選集》,收錄1935年至1962年版畫作品20幅。

1964

1月,籌辦「第五屆全國版畫展」。

與畫家方人定、關山月、余本等赴山西等地參觀訪問。

1965

5月,主持「援越抗美」畫展,與楊訥維、陳洞庭等聯合創作的木刻組畫《英雄人民的聲音》被送往北京和越南展出。

1966

文化大革命開始,所有藝術活動被迫中斷。

1971

年初,從廣東英德五七幹校解放出來後,立即重新創作。

1973

被指派為廣東人民藝術學院革委會副主任。

1975

被指派為廣東省文藝創作室副主任。

1977

1月,「文革」後復出工作,赴京出席全國美術工作會議。

12月,主持恢復廣東畫院及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

「黃新波版畫原作展覽」由香港三聯書店舉辦,個人版畫集《春華散記》出版,收錄1962年至1975年木刻作品20幅。

1978

9月,與余本等七人應邀往大連進行創作,為當地美術界舉行版畫講座。

11月,「黃新波版畫展覽會」在深圳舉行,展出1933年至1977年木刻作品162幅。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新波版畫集》,收錄1933年至1977年版畫作品。

1979

1月,與組團訪穗的香港美術界人士舉行美術座談會,與會者數十人。「黃新波版畫展覽會」移展至廣州,其後再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展出。

11月,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及全國文聯委員。

12月,赴上海參加編選《中國新興版畫五十年選集》和《中國永生木刻叢集》。

作品《雲天山海》和《春華長艷》被選送南斯拉夫等國展覽。

1980

3月,11張木刻創作入選在法國舉行的「中國木刻五十年展覽」;版畫《月夜棒槌島》被送往日本參加「現代中國版畫展」。

3月7日於廣州病逝,終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