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戲棚的歷史

戲棚是一種以竹木搭建的臨時場所,用作上演神功戲或作宗教儀式之用,其最大特色為具備「隨建隨拆」的靈活性。

搭棚技藝在中國有悠久歷史,漢代(公元前202-公元220)的百戲表演中已使用竹架撐起的「棚閣」,是竹戲棚的雛型;至宋代(960-1279)更有搭建臨時戲棚的文字記錄。清代(1644-1911)以來,隨着神功戲及地方戲曲蓬勃發展,各地對臨時戲棚的需求大增,不少搭棚師傅到各鄉村謀生,逐漸發展出獨有的戲棚搭建技藝。

香港的戲棚搭建技藝歷史久遠,有關戲棚最早的歷史記載出現在十九世紀末。當時的戲棚以竹木結構為主,棚頂及棚身鋪上葵葉,整體上已初具現今戲棚的形制及規模。後來由於戰亂,部分搭棚師傅從廣東肇慶、東莞、寶安等地遷至香港定居,並把他們的技術與香港本地的戲棚工藝結合,經歷幾代傳承及改良後,發展成現時所見的戲棚建築形態。戲棚往往用竹棚架營造一處遮蔭的空間,舊日以棕櫚葉、葵葉、帆布或藤蓆覆蓋整個竹製支架而成,但這些物料十分易燃,容易引起火警,故1970年代後已改用鋅鐵皮搭建戲棚。

每逢神誕、太平清醮、盂蘭勝會,香港不同族群如漁民、新界的鄉民,以及市區的廣府、潮州和海陸豐等團體,除了舉行各種宗教儀式之外,還會聘請搭棚師傅搭建戲棚,邀請戲班演出神功戲,以「娛神娛人」。戲棚搭建技藝的傳承,因本地至今仍舉辦神功戲和酬神祭祀的傳統而得以延續。

圖片


  • 澳門戲棚的內觀

  • 澳門戲棚的棚頂

  • 香港戲棚表演的報道

  • 二十世紀初「頌太平班」橫頭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