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南音的特色

瞽師及師娘所演唱的南音被稱為「地水南音」,「地水」原是算命術語,當時失明人士主要以算命為生,唱南音本為其招徠伎倆,卻因此得名。

瞽師演唱的南音曲詞通俗(口語較多),可即興在唱段中加入說白,能一人飾演多個角色。短篇南音由十數分鐘至半小時不等;長篇的可達數小時甚至數月。南音約於二十世紀初融入粵劇、粵曲中,成為其中的演唱元素。這種南音的音樂變化較多,亦比較短,且只唱而不說。傳統的「地水南音」於1970年代後期已幾乎成為絕唱。而撰曲家至今仍樂於在粵劇及粵曲中加插南音的唱段。

南音曲目多以傳統民間故事、才子佳人、歷史傳奇等為題材,演唱者以說唱形式演唱故事。瞽師一般使用箏、椰胡伴奏、並以拍板敲擊節拍;師娘多用揚琴或秦琴。近年也使用洞簫、琵琶等樂器伴奏。較著名的曲目包括〈客途秋恨〉、〈男燒衣〉、〈祭瀟湘〉、〈大鬧梅知府〉、〈霸王別姬〉、〈大鬧廣昌隆〉等。瞽師演唱前多先說些吉祥語,專業瞽師如杜煥能左手打拍板、右手彈箏,同時邊彈邊唱,偶然會找樂師拍和。

傳統「地水南音」曲目篇幅長,有著完整但靈活的結構。一首曲目由「板面」(前奏)、唱詞及「過序」(間奏)所組成;唱詞可分為「起式」(開端)、「正文」和「煞尾」(結尾),重複成數個段落。南音曲詞多是七言句,曲詞押韻,亦會加入襯字(為演唱者在原有句式的格式中,在一句完整句子之前或中間加入的字,藉以烘托氣氛或加強表達)。演唱者會更替使用「正線」及「乙反」兩種唱法以表達不同情緒,後者效果較淒苦,亦稱為「苦喉南音」。樂師也會配合演唱者,於樂句間加入過序或追腔(為拍和手法,樂師在演唱者清唱樂句頭幾個字後,才模仿唱腔旋律伴奏)。演唱者對於調式、節拍、過序、拉腔的運用及安排都能突顯其個人的創意。

圖片


  • 古箏

  • 拍板

  • 洞簫

  • 椰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