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佛全

吳佛全
衙前圍村吳翰高祖司理

性別:
出生年: 1935
受訪時年齡: 77
教育程度: 小學
主要職業: 農民
訪談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日治時期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相片/資料集
衙前圍踎前古屋的吳翰高祖房。莆崗村的林氏外家。大磡村經營芽菜廠

1935年吳佛全生於衙前圍踎前古屋(即今彩虹道啟德明渠),是衙前圍吳氏25世傳人,屬於19世吳翰高祖的後人。踎前古屋歸入衙前圍村,兩者僅相隔一個魚塘,魚塘由吳、陳、李三姓原居民擁有,年尾乾塘時村民捉魚分食。古屋是鄉村式的磚屋,內有灶房、豬屋和神枱等;衙前圍內則有磚屋、泥屋和石屋,部份已有數百年歷史。古屋共有10餘間,由吳翰高祖興建,除了有二戶姓李外,居民皆為翰高祖房的後人。翰高祖一房分成三支房,長房在日治時期失傳;二房又分為兩支,一支在南丫島落戶,另一支是吳佛全家;三房人丁最旺,有10餘家傳世。翰高祖在大磡村擁有一塊農地,但傳至吳佛全一代時,踎前的房產已全部分家。

吳佛全父親耕種謀生,娶蒲崗村林氏為妻,育有兩子(佛全及其弟)。父親沒有讀書,難以在外覓工,只能在鄉下務農。戰前不少衙前圍青年做海員,和平後則流行當差。全家初在踎前耕田養豬,吳佛全4歲時家人感地方不足,遷往蒲崗村外家,入住吳佛全外公林發提供的豬屋,耕種林氏族人在黃大仙的農地。戰前衙前圍吳氏和蒲崗林氏是東九龍的大地主,擁有最多田地。戰前外來農工大多租種兩姓名下的田地,當年土地充裕,農戶可自由搭屋建村,至1949年後政府才陸續徵用民地。吳佛全父親丟空踎前的住屋,在蒲崗村與外家居住,未幾吳佛全弟弟出生,為改善生活,全家再搬往大磡村,父親在翰高祖的農地經營芽菜廠(今荷李活廣場對開的龍翔道),僱用兩名伙記。水質乾淨是芽菜生長的關鍵,大磡村有一股清甜龍水,即地下湧出的泉水,十分適合培植芽菜。吳佛全小時侯龍水觸手可及,日後龍翔道和地鐵站落成,他已找不到龍水了。發芽菜要兼顧買豆、浸豆和淋水等工作,吳佛全認為父親很本事。芽菜廠由兩間屋組成,佔地約600至700呎,發好的芽菜運往沙埔道的九龍城市集售賣。

 




標題 衙前圍踎前古屋的吳翰高祖房。莆崗村的林氏外家。大磡村經營芽菜廠
日期 14/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2分5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01
戰前有日本僑民居住的曾富花園
吳佛全童年時父母忙於耕田養豬,無瑕看管兒子,他從小四處獨自玩樂,每天到蒲崗村的小舖食早餐,用1仙買一條油炸鬼和一小碗白粥。早餐後便到漂亮的曾富花園玩樂,花園是有錢人的大宅,前面有個魚塘,吳佛全經常在魚塘內嬉水。花園旁有條水坑流過,在今天的可立中學出海,水坑上有一條橋。曾富花園住了一些日本僑民,嚴格來說是「特務」,生活與常人無異,大人攜小孩出外食粥和買菜,就像普通的新移民。吳佛全外公戰前是蒲崗村鄉長,跟日本僑民是相熟的街坊。1941年日本人到香港後,僑民成為憲兵的嚮導,帶領他們入附近村落搜索。外公因與僑民相熟沒被拘捕,他還歡送憲兵離開。日治時僑民已跟外公沒有往來,他們也搬離了曾富花園。後來當局擴建機場,花園與蒲崗村同樣被清拆。



標題 戰前有日本僑民居住的曾富花園
日期 06/06/2012
主題 社區|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9分2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02
日治時期的生計: 九龍城東頭城門種芽菜。九龍塘模範村種蕃薯。父親和弟弟的失散

吳佛全家在瓦窰頭村(今大磡村飛機庫)經營芽菜廠約一年多後,日軍計劃開闢龍翔道,全家被迫遷離,吳佛全阿姑得悉後,通知他們說東頭城門有優良井水,全家於是搬往該處,住在阿姑家中,繼續種植芽菜。東頭城門靠近九龍城市集,方便父母白天就近賣芽菜。城門附近有一條雜姓的東頭村,東頭村有條石路通往鶴佬村。日治時城南道、龍崗道、沙埔道一帶糧食不足,不少居民在路上餓斃,城牆下堆了不少屍體,當中有未斷氣者已被視為死屍。當年城寨內居民很少,城內用作墳場,屍體就地挖坑埋葬,吳佛全與弟弟在城門見過不少死屍。搬至東頭城門半年後,當局修建啟德明渠,拆城寨石頭做建築材料,全家搬住九龍塘模範村。

日軍為配合擴建啟德機場的工程,遷拆附近不少鄉村,衙前圍的踎前亦在清拆之列,當局在九龍塘興建模範村(今廣播道至喇沙利道之間的地段),修建兩間一組的房屋,安置受影響的村民,配給農地耕種。吳佛全家在鴨仔湖的農地種蕃薯、矮瓜和辣椒,同時靠養豬供給肥料,蕃薯苗和部份肥料由當局供給。吳佛全慶幸農民待遇不差,可自力耕田謀生,糧食的供應較市區居民充裕。日軍在瑪利諾中學設站崗,母親過路時要向駐兵繳糧。入住模範村半年後,父親應徵南頭做泥工,替日本人修建機場,未料一去不返,音訊全無,母親要獨力照顧兩子,幼子生於1939年,當年僅3歲左右。吳佛全與阿姑庇鄰而居,阿姑感母親無力持家,帶弟弟離開香港「放生」,轉交深圳龍崗的親友照顧,未幾失去聯絡。直至1968年吳佛全母子往龍崗尋親,因母親會講客家話,與當地村民溝通無間,獲帶路入村認回兒子。吳佛全感慨日治時期環境艱難,現時的生活實在得來不易。




標題 日治時期的生計: 九龍城東頭城門種芽菜。九龍塘模範村種蕃薯。父親和弟弟的失散
日期 14/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19分2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03
日治時期九龍塘模範村的居民和治安。九龍城是歷來的政治中心

九龍塘模範村有100多間單層鄉村屋,每兩間成一組,居民來自衙前圍、蒲崗、石鼓壟和隔坑四村,包括吳佛全的宗親和舅父。村民中有姓林和姓吳,林姓住在鴨仔湖後面的一排房屋。吳佛全家住模範村6號,村屋由中通的航空磚建成,內有厨房,沒有客廳,用木間成兩房,父母住一間,吳佛全與弟弟住一間。日本人委任衙前圍鄉長吳渭池做模範村鄉長,利用其鄉親網絡協助管治。吳渭池兒子曾協助英軍撤離,被日軍捕獲後處決。

模範村對面是日軍的兵營(今解放軍東九龍軍營),當局曾聘用村民在軍營開戰壕,以便守軍在戰壕用步槍射擊敵機。模範村治安良好,各戶俱為窮人,平日打開大門,沒有搶掠之事。吳佛全曾偷摘駐軍請人種植的辣椒,農工向日軍投訴,區政所所長在聯福道騎馬巡視,不但沒有抓吳佛全,反向告發的農工摑巴掌。某日吳佛全與弟弟在家照鏡作樂,營內日軍見有光射向天空,以為有村民向游擊隊打訊號,帶武器入村追查,兄弟兩人獨留在家,幸得隔鄰的阿姑向日軍說情,兄弟才倖免於難,但吳佛全已萬分驚懼。吳佛全家在模範村居留一年多,臨近和平遷至竹園村。外公在黃大仙有大片農地,他3名女兒離開後,餘下不懂耕田的外公父子兩人,外公於是請吳佛全母子種田,務農的母子受繳前赴。模範村與黃大仙交通不便,隔着聯合道和九龍仔的高山,母子於是丟棄模範村的房屋田地,搬往竹園村的外公家,直至和平。

九龍城市集歷來是政治中心,趁墟村民來自九龍城、鯉魚門、沙田、西貢的鄉村。英國租借新界後,即行驅逐城寨內的清朝官員。早於辛亥革命年代,孫中山兄長曾在東頭村和牛池灣暫居,百花林有孫中山母親的墓地。日本侵略香港前的20多年,已有僑港日人在曾富花園(今啟德花園)出沒。日軍攻港期間轟炸九龍城市集,石鼓壟道和打鼓嶺道有不少平民傷亡。日治時期市集是游擊隊的據點,成員在茶樓交換情報。為防止游擊隊偷襲啟德機場,日軍當局興建明渠,保護附近的軍事設施。




標題 日治時期九龍塘模範村的居民和治安。九龍城是歷來的政治中心
日期 14/02/2012
主題 社區|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23分5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04
童年的務農生活: 淋水、鋤泥、拖肥、引水和掘井
吳佛全日治時期開始務農,當時他住在九龍塘模範村6號,父母種蕃薯維生,他走到鴨仔湖取水淋菜,每日用瀉筒淋水1至2次,視乎當天雨量,淋水份量要適中。他小時候很佻皮,以玩樂的心態淋水。最初他只幫母親淋水,14、15歲開始翻土,用四子耙、六子耙和鋤頭打鬆泥土;六子耙較短,鋤泥時容易弄傷腳。吳佛全家在黃大仙種菜時,靠養豬提供肥料,但仍不足夠,同時要在肥氹取肥料。每塊田有個肥氹,有四方型的和圓型的,平日要放水入氹,遇上天旱時要引水,佛全家曾走到馬仔坑引水,後來英軍練靶場開墾成農田,農民佔用水源,家人要與鄰居挖井。幾家人合力用鋤頭或徒手挖井,每天挖5呎左右,直至挖到水眼,約3、4天可完成,鄰居再湊錢弄一個水稱抽水。水井在廉租屋(今黃大仙中心)興建時停用,但政府仍保留它,有利於建築工程。



標題 童年的務農生活: 淋水、鋤泥、拖肥、引水和掘井
日期 06/06/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1分4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05
戰後黃大仙的種菜生活: 農田和作物、收成和季節、農耕智慧

吳佛全家在黃大仙耕種4幅不相連的農地,第一幅9行地18擔水(編按: 「行」與「擔」是面積單位),位於今龍翔中心;第二幅7行地14擔水,位於昔日的黃大仙下邨33座(今停車場);第三、四幅是4行地5擔水,位於今龍翔道側,靠近當年的練靶場。後來有人在第三、四幅地搭屋養豬,佛全家只耕兩塊田。黃大仙農地是「袖珍地」,比新界的面積小,每行長30至40呎,闊3至4呎,沒有水坑,行人路很窄,每行淋1至2擔水。佛全家種植各類蔬菜,有蕹菜、筧菜、菜心、白菜、絲瓜、豆角、芥蘭、矮瓜、辣椒、蕃薯、四季葱等,按時令耕種不同的作物。

母親小時候曾種禾,但吳佛全從未見過種禾。吳佛全認為母親很本事,雖沒有讀過書,但靠感應務農,知曉「芒種芒頭甩,夏至水推秧」的道理。不同菜種的收成期不同,最快是1個多月。農曆三、四月是種蕹菜的季節,五月則種菜心;四季葱要在大寒後落種,此前落種便沒有收成。有時一塊田種兩物,如白菜生長慢,同時要種菜心。菜心分三月種和八月種,三月種售價較高。日治時期佛全家在兩塊細田種蕃薯作售賣,或以蕃薯苗下粥,補充米糧之不足。當年種蕹菜要向政府領牌,每年交10元牌費。黑頭蟲是食芥蘭的蟲,從泥土走上來,一晚便把農作物吃光,佛全家用美國製殺蟲水對付,事後土質變化,要在泥土混黃泥和白灰,曬過後才能種菜心。佛全家每隔1至2天拖肥,以扁嘴瀉筒裝肥料,一般在晚上拖肥,對植物生長較有利。




標題 戰後黃大仙的種菜生活: 農田和作物、收成和季節、農耕智慧
日期 06/06/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2分3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06
竹園村的範圍及景觀變化。在竹園村卜卜齋肄業兩年

和平前夕吳佛全與母親搬往竹園村,住在外公林發的房屋,該屋建於戰前,位於黃大仙正街。竹園村位於黃大仙廟旁,即今沙田坳道小巴站和新光酒樓之間的範圍。「正街」早年是一條泥路(今黃大仙中心旁),後向北伸展至沙田坳道,和平時尚未有「正街」之名,1949年後內地難民湧入,在泥路兩旁搭屋。林發任鄉長時期才命名為「正街」,1957年「正街」成為沙田坳道的一段。1949年前竹園村人口疏落,林、李、古三姓土人合共只有百餘人。吳佛全母子在大園區耕種,即黃大仙廟前的農地,到樂善堂旁的垃圾池撿垃圾泥拖肥。由黃大仙警署至黃大仙廟是一片梯田,今龍翔中心有一條深坑流過,農民普遍種西洋菜。警署側的親仁街是一條小泥路,向北通往觀音山,自古而來是山上村民往來九龍城的通道。1957年前黃大仙廟、竹園村、鳳凰村的後方全是高山,1957年政府將大園區、警署前方、練靶場納入發展區域,興建多座廉租屋,不少山頭和水坑消失。

吳佛全14歲時在竹園村讀過兩年卜卜齋,學校位於一間破爛的泥屋(今天校址仍在),內放木枱數張,創辦人是村內一名文化人,聽從母親意見辦學兼授課。全校有12、13名學生,只有一名老師,教授《千字文》等傳統典籍,學生入學前要拜孔子。吳佛全母親知道村內有學校開辦,送兒子入學讀書,每月學費數元。兩年後轉往樂善堂的小學肄業,每月堂費2元。

 




標題 竹園村的範圍及景觀變化。在竹園村卜卜齋肄業兩年
日期 14/02/2012
主題 社區|教育
記錄總長 14分5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07
戰前至和平初年的鄉村婚俗。吳佛全與妻子的相識和成婚

吳佛全父輩的婚姻靠鄉情連繫,通婚範圍可遠至隔田、小瀝源等沙田鄉村。當年的婚姻由父母作主,男女家長輩早已相識,再由媒人牽引成婚。青年男女婚前不談戀愛,女人甚至不能上茶樓。鄉村流行早婚,女孩一般10多歲成婚。吳佛全母親結婚時只有19歲,父親則20餘歲。父親在衙前圍踎前養豬,母親是蒲崗村林姓族人,生於大田大地之家,自小養豬種菜。踎前與蒲崗相近,喊聲可聞。吳佛全外公林發在九龍大街認識父親,兩人在市集經常見面,建立鄉里情誼,林發向父親介紹女兒成婚。

吳佛全成長於和平初年,鄉村青年學歷低,大多20歲前結婚;市區的青年要上學,一般較遲成婚。當年婚姻仍由父母安排,青年不談戀愛,婚前相睇只是家訪聊天。1950年吳佛全與妻子成婚時兩人俱15歲,妻子是沙田觀音山村王姓人,生於大田大地之家,以種禾、種蕃薯維生,與吳佛全家境相近,大家不算富裕,容易談得合攏。觀音山村流行與茅笪、十二笏、茂草岩等鄰村通婚。妻子定期擔柴草和蕃薯到九龍城市集售賣,吳佛全母親透過買柴草認識未來媳婦,認為她懂得耕田和養豬,適合嫁入吳佛全家。母親與吳佛全上山訪問王家,妻子的父母即同意婚事,由觀音山村一對王姓媒人公婆「拉媒」(聯絡婚事)。婚宴在吳佛全家舉行,當時母子已搬離外公林發家,吳佛全在大園區自行搭木屋。新移民街坊到吳家幫手煮食,準備豬皮、咸菜、豬肉、冬菇等一流菜式,酒席8人一圍,上下午各食一餐,賀禮一般是2元,10元已算一級賀禮。外公又認識不少黃大仙街坊,吳佛全家與鄰人感情深厚;街坊知道有喜慶事,不請自來,毋須正式通知。婚後因有妻子幫忙農事,吳佛全得以抽身讀書,每朝淋水後便上學。




標題 戰前至和平初年的鄉村婚俗。吳佛全與妻子的相識和成婚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9分1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08
七名子女的學業和培育。半工半農的謀生方式
吳佛全1950年結婚,婚後與母親和妻子同住,全家耕田養豬。吳佛全有7名子女,分別在1954至1973期間出生。子女全部上學讀書,主要就讀黃大仙區的學校,長女曾在天台學校肄業,較後出生的子女則入讀老虎岩官立學校。吳佛全的孩子學歷不高,最多讀至中學畢業,其餘子女年幼時已輟學謀生。他期望子女出人頭地,同時不要學壞,成為黑社會成員。吳佛全小時候曾在九龍仔球場與不良少年打架,身受黑社會之害。

1950年代起吳佛全以「半工半農」方式謀生,到工廠兼職賺錢,曾在牛頭角的怡生鈕廠和深水埗的中華鈕廠工作,在怡生時日薪3元,從早到晚開工,轉到中華後收入提高。1957年後吳佛家只養豬不種田,養豬仍要有不少功夫,例如擔哨水、煮飼料、餵食等,子女亦要幫手。新蒲崗工業興起後,妻子和母親到工廠領取工料返家,做穿膠花和剪線頭的外發工,子女放學後亦幫忙。吳佛全與子女的出身環境不同,子女年幼時已沒有種田,不用買賣柴草和蕃薯,鄉土觀念逐漸淡化。子女忙於讀書和玩樂,母親負責全家飯餸,吳佛全則忙於打工賺米。九龍城市集有不少潮州人經營的米舖,吳佛全家是「南泰」、「義興隆」等舖的熟客,買米時習慣賖數,彼此建立互信。米舖東主緊張生意,甚至秘密走訪吳家,視察米缸的存量,如發現米糧不足,更主動上門送貨。




標題 七名子女的學業和培育。半工半農的謀生方式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3分1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09
1957年至1969年黃大仙市區發展造成的家庭遷移
1957年前吳佛全家在黃大仙種菜,收成賣到餿水塘的菜欄(今摩士公園足球場下面),市集有豬苗、雞苗、餿水和蔬菜供應。後來市集搬到衙前圍吳氏宗祠門外,每天9點前做買賣,但只有菜欄繼續營運,沒有豬苗和餿水。菜欄設在半私人地方,政府不能驅趕。政府為控制農民,曾要求他們去油麻地菜欄買賣,只有很少人願前往。1957年政府收地發展黃大仙,部份農民遷到西貢沙角尾,部份搬往馬仔坑(今天馬苑和翠竹花園),包括吳佛全一家。遷居後吳佛全家已不種菜,只能養豬,未料街坊知悉後,暗地向他們送上菜心,直接掛在門口。吳佛全母親懂跌打,免費給弄傷手腳的農民按摩,跟街坊建立了感情,兒子亦靠此娶到老婆。1969年政府又在馬仔坑收地,要求吳佛全家遷往秀茂坪安置,但該地路遠偏避,吳佛全不接受安排。寮仔部派人清拆豬屋,吳佛全堅拒不走,他在街坊支持下抗爭,後來更有防暴隊到場。最終雙方各讓一步,吳佛全同意搬上慈雲山的徙置區,政府在入伙上提供便利,立即安裝水喉和傢俬,並補給佛全家李鄭屋邨的半間舖位,吳佛全讚賞部份官員處事開明。



標題 1957年至1969年黃大仙市區發展造成的家庭遷移
日期 06/06/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8分2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0
觀音山村觀坪路的豬屋。從黃大仙遷往慈雲山的公屋

1957年政府發展黃大仙區,吳佛全家搬至今龍翔中學的位置,入住廖寶珊(廖創興銀行創辦人)興建的鐵皮屋。翠竹花園對落的球場昔日是山地,廖寶珊在山脊興建多排鐵皮屋,俗稱「廖寶珊屋邨」。吳佛全搬至新居後,為擴充養豬的規模,往大埔理民府申請牌照,在觀音山村的皇家地修建豬屋。審批條件視乎當地村民的意見,如無人提出反對即獲批,獲批者每年要向理民府交牌費(地稅)。受惠於早年長輩種下的柴草鄉情,吳佛全與觀音山的村民相熟,1960年獲准在觀坪路23號建豬屋和住宅,當時觀坪路正在修築,在觀音山村鄉長的協助下,觀坪路在吳家豬屋前開拓。因理民府的圖則出錯,牌照遲至1964年才批出。1960年代及1970年代吳佛全夫妻與部份子女住觀音山村,有3名子女在觀音山的村校讀小學,其餘子女則由吳佛全母親照料。

1969年因政府興建龍翔中學和廉租屋,吳佛全遷出黃大仙的鐵皮屋,獲安置往慈雲山的公屋,當局以李鄭屋徙置區的地舖補償豬屋,該舖位可自由過名,吳佛全無資本開舖,將舖位賣與他人。在多名子女相繼出生後,吳佛全自力更生,靠多元化的工種維持生計。他與妻子在觀音山經營豬場,早期豬苗從九龍城打鐵街入貨,後來吳佛全開車到西貢和元朗,在嘉道理農場領取豬苗和雞苗。1986年政府推行科學化養豬,要求養戶安置電動化糞池,否則要取消牌照。當年停養的豬農可賠錢,不接受政府賠償後,建於農村地的豬屋不用拆卸,建於皇家地的則要拆屋。1986年吳佛全不再養豬,但沒有接受賠款,豬屋丟棄至今日。

 




標題 觀音山村觀坪路的豬屋。從黃大仙遷往慈雲山的公屋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9分1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1
九龍城的鄉土語言。戰前至日治時期城寨外圍民居的演變。九龍城鄉村的水源

戰前九龍城有本地和客家鄉村,村民分別講圍頭話(本地話或東莞話)和客家話。客籍村落有牛池灣、大磡、東頭、瓦窰頭、沙地園和上下元嶺等,衙前圍屬於本地村。不少九龍城的鄉民通曉兩種鄉村話,例如吳佛全母親生於蒲崗村,雖不是客家人,但會講客家話。九龍城市集亦流通鄉村話,當地的外來居民如東莞人和潮州人,做生意優先講白話(香港市區流通的廣州話),但不少人可用客語溝通。和平後英政府推行廣州話教育,鄉村話逐漸沒落。

早年城寨、西頭村和東頭村位於海邊,英國佔領九龍寨城時,驅逐城內村民至隔坑和狗虱塱(今鳳凰村)。隔坑村民姓吳,但與衙前圍吳氏所屬的太公不同。西頭村土名「城籬下」(今九龍城廣場),戰前有不少農地,以荔枝園(侯王廟旁)的坑水灌溉,和平後西頭村發展成木屋區。樂善堂位於今東頭社區中心,附近有一個垃圾池,垃圾泥可用於拖肥。戰前的市集居民是雇工和小商戶,日治時期因糧食不足,不少人離港避難,九龍城商業凋零。吳佛全家在模範村種蕃薯和辣椒,要擔農產品和柴草到旺角仔(旺角道街市)售賣。

早期九龍城鄉村的灌溉水源有水塘、坑水、龍水和井水。模範村有水塘名「鴨仔湖」,位於今聯合道的低窪地段;大磡村亦有水塘,由雨水累積而成(今荷李活廣場),可供村民養魚。「龍水」即地下湧出的泉水,大磡村有一股龍水,吳佛全家以此發芽菜。「坑水」源自深山,水質優良少污染,觀音山和獅子山等皆有坑水流出。九龍城的坑水分佈於老虎岩/橫頭磡、石鼓壟、黃大仙廟後、狗虱塱、慈雲山(慈樂村以北及德愛中學)等處。早期每條村都有水井,衙前圍的水井位於祠堂內,使用者不限本村人,鄉下人口稀少,村民可自由用水;石鼓壟的古井供應本村、衙前圍和隔坑的村民擔水,水源來自地下的山水。和平初年居民用水仍以井水和坑水為主,街喉供水尚未出現。




標題 九龍城的鄉土語言。戰前至日治時期城寨外圍民居的演變。九龍城鄉村的水源
日期 14/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8分4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2
觀音山四村與莆崗竹園的柴草鄉情。市區發展與原居民山墳的搬遷

吳佛全母子在竹園村居住時養豬,補充種田所需的肥料。當年養豬苦、收入低,豬隻如不幸染豬蹄症,農戶更血本無歸。養豬要燒大量柴草,惟登觀音山路途遙遠,竹園的村民不便採山,柴草由觀音山上的四條村供給(編按: 即茅達、十二笏、觀音山村、茂草岩)。四村居民擔柴草落山,到九龍城市集當燃料售賣,再買豬肉等糧食回家。昔日每年八月,山下鄉村大量積儲柴草,準備製作年糕等賀年食品。當年鄉村大鍋大灶蒸年糕,對燃料需求甚大。有時柴草滯銷,村民不便擔貨物返山,竹園村民體諒山上人,不壓價收購剩餘物資,存放在柴草房,兩者因此建立鄉情。吳佛全10多歲在觀音山村娶妻,一直與山上各村維持良好關係。

九龍城各鄉在獅子山、鳳凰村、橫頭磡等地的山林權有明確劃分,是各姓太公世代相傳的祖業。每村只能在所屬範圍內斬柴草,越界採山者的挑擔將被斬斷,只能空手無回;但有感情聯繫的村外人,間中可破例越界開採。雖然山界不設界標,但鄉村人都知悉界限。英國租借新界後,劃出山林的詳細地圖,再向村民批租。

昔日九龍城各村的祖墳遍布黃大仙、慈雲山、橫頭磡等地,例如林姓在黃大仙有多個祖墳,集中在今黃大仙消防局、黃大仙廟、德愛學校等處,吳氏翰高祖的山墳位於橫頭磡。1957年後政府發展黃大仙市區,興建多座徙置大廈,不少山墳被迫遷住沙田,林氏祖墳只剩黃大仙廟旁的一個未遷走,翰高祖山墳遷往茅達村後山。吳佛全與山村居民感情深厚,確保祖宗山墳安枕無憂。在吳渭池鄉長的安排下,吳氏第四房的祖墳遷往瀝源(今富豪酒店的後山)。祖墳歷史以碑石為准,墳地若沒有碑石,將被理民府視為非法墳地,要搬至政府劃定的新址。


 




標題 觀音山四村與莆崗竹園的柴草鄉情。市區發展與原居民山墳的搬遷
日期 14/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7分4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3
團結九龍、沙田、西貢鄉村的三山國王誕
吳佛全家中拜神,他小時侯見過母親早晚裝香,正門安放地主的神位。每逢初二、十六家中做牙,母親煲豬肉湯和清補涼。他很小已參加三山國王誕,三山國王廟昔日位於海邊,因處低窪之地經常水浸,1960年代坪石邨落成後才填高。每逢誕期大人通知他,他很高興赴會和吃東西。神誕由一個值理會組織,有主席、總理和值理等職位,誕前在廟問杯抽簽,選出負責籌備的鄉村。參與的村落來自九龍、沙田和西貢,九龍城是凝聚鄉民的中心,各村鄉民透過市集認識。鄉與鄉以誕期為聯絡,每逢過節自動參與,不用派請柬邀請,鄉民出錢出力籌辦,自行燒柴煮食。神誕活動以搶炮為主,「炮」類似一塊神主牌,大堆年青人哄搶,大家不顧危險,希望求得意頭,某村的人搶炮成功,即代表該村平安大吉。村民高興賀誕,遇上下雨亦穿簑衣赴會。解放前香港人口少,四週很空曠,賀誕的村民很少。當年一般人營養差、壽命短,流行的歌謠有「禮拜六煲豬肉」、「落大雨水浸街,阿媽擔柴去街賣」。吳佛全上學後因時間難配合,已較少參與神誕。1952年他讀畢小六,經介紹到牛頭角的鈕廠打工,賺取3元日薪幫補家計。當年白菜每3斤只賣1毫,單靠種菜難以養家。自投身工作後,他便沒暇參加三山國王誕。



標題 團結九龍、沙田、西貢鄉村的三山國王誕
日期 06/06/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7分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4
凝聚九龍城各鄉的「廟仔」天后誕
廟仔和三山國王廟是九龍十三鄉的凝聚。廟仔供奉天后,因規模小村民慣稱為「廟仔」,估計已有很長的歷史,最初位於下沙埔的海邊,日治時期下沙埔被清拆,廟仔搬入九龍城寨,1950年城寨大火時無恙,1987年城寨清拆,廟仔搬入打鼓嶺道至今。廟仔由各鄉管理,業權不屬於沙埔,英國人出現後才登記業權,成立管理委員會之類的組織,吳佛全外公曾任廟仔的值理。和平後廟仔每年舉辦天后誕,在舊九龍城街市搭竹棚,上演幾日幾夜的神功戲,初時村民在竹棚鋪葵葉遮雨水,後來改用鋅鐵和膠布,近年已改往宋王臺的足球場搭棚。籌備做戲的人來自九龍城的10多條街道、東頭村、西頭村、衙前圍、蒲崗、牛池灣、鯉魚門等村,九龍城市集是各鄉聚集的中心。吳佛全從小每年到場看戲,上演的是大戲,不是木頭公仔戲。



標題 凝聚九龍城各鄉的「廟仔」天后誕
日期 06/06/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3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5
早期九龍城鄉村的節慶: 新年、中秋、端午和冬至

吳佛全憶述傳統的過年食品有年糕、喜糕、手粉、茶果、芝麻餅、雞屎籐等,當時的年糕切成一條條,要蒸很長時間,消耗大量柴草,只有大家族才有條件做。他的外公是蒲崗鄉長,同時是十三鄉的帶頭人,過年時外公家以大鍋大灶煮過節食品,吳佛全家獲贈年糕作禮物。鄉民由初一至十五拜年,以紅紙包1仙的利是。吳佛全跟外公、妻子外家等親戚拜年,以此增強凝聚和友誼,他跟觀音山四條村的人很熟,母親在柴草不足時可在山上割一擔,如果沒有這種交情,擅自上山過界取柴草者,要留下擔挑和柴草。

早年母親曾坐船到大廟(佛堂門)附近割柴草,在廟內借宿一晚。初一至初三鄉民在家賭錢,打客家牌和牌九,但沒有打麻將,有人賭到賣兒賣女。女人很少賭錢,大多在屋內玩牌。新年拜神的儀式簡單,村民準備三牲和年糕,點元寶蠟燭香拜神。衙前圍村民不食齋,在屋內用魚拜神、拜當天。鄉村流行「輪豬」,每3、4戶合力養豬,輪流餵豬,過年時分豬肉,鄉下人不去街市買豬肉。

耕田佬相信冬至是一年的開始,家家戶戶劏雞、殺鴨、食豬肉做冬。吳佛全家種水葱,過了冬至才可落水葱種,如在冬至前落種,水葱將起花而食不了。過年和做冬時吳佛全跟外公食飯,他感慨童年家貧,節日才可食得好。中秋節鄉民大多做茶果,月餅在後來才流行,以紙包成一筒筒,每筒有4個,再後期才用盒裝。吳佛全曾參加月餅會,過節時搭車過海取餅,由妻子擔回觀音山上的外家。端午節衙前圍沒有爬龍舟,此活動只限於九龍城,吳佛全小時曾在九龍城碼頭見過。 




標題 早期九龍城鄉村的節慶: 新年、中秋、端午和冬至
日期 06/06/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8分5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6
原居民的謀生方式及政治立場。1949年後內地移民的出現

1949年前竹園只有10多戶原居民,村民靠種田、行船和打皇家工謀生。戰前衙前圍、竹園已有村民做皇家工,即任職警察、軍部、工務局等部政府部門。打皇家工者為着生活,不敢跟政府對抗,避免失去工作。吳佛全外公林發是竹園和蒲崗鄉長,在黃大仙擁有不少田地,靠租田、種田謀生。林發和衙前圍鄉長吳渭池不依靠皇家工謀生,因此後來不怕與政府對抗。1957年政府收地發展黃大仙區,林發不怕被遞解出境,代表竹園、沙埔等村落抗爭,成功爭取「屋地換樓地」的賠償方案,獲安置的村民得以在鳳凰村建屋。

1949年內地解放後,中國航空公司職員來港避難,部份向竹園原居民租屋,林發是出租的業主之一,中航人員住滿正街的房屋。另有職員在今蒲崗村道的低窪地帶搭木屋,形成臨時宿舍「中航村」。竹園的人口增迅快速,1949年林發向政府申請街喉,改善食水供給。從解放至1950年代,內地移民陸續來港,不少人租住鄉村屋。當年有外來發展商看準時機,計劃在農地興建磚屋出售,得當地鄉長的介紹後才正式拖工。例如衙前圍吳氏在大磡村飛機庫外有不少農地,當年亦被發展住宅項目。發展商同時霸佔山邊官地建屋。
 




標題 原居民的謀生方式及政治立場。1949年後內地移民的出現
日期 14/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5分3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7
戰後竹園村的新移民商家。鄉公所和街坊會的成立背景及政治立場

和平後的竹園村人口稀少,不少原居民做政府工。1949年後內地移民遷入竹園村,部份是財力雄厚的大商家。竹園村出現了不少織布廠,以手織機出產「黑膠綢」布料,當中規模最大者是譚某創辦的廣隆安,從事一龍條式生產,包辦織布、線布、染布等工序,漂染造成了當地坑水的污染。廣隆安的廠房是一間兩層大屋,譚某是一名有錢的廠商,得以向政府申請水喉、電力和電話,在村內可謂首屈一指。當年全村只有廣隆安有電話,該廠有大狼狗守門口,村民不得借電話。竹園鄉長林發(吳佛全外公)有交情,獲批准借用電話。吳佛全與譚某的子女是同學,同在村內卜卜齋就讀,彼此建立街坊情誼。(編按: 受訪者補充,竹園村有不少上海人開設理髮店和食店等小舖,密集分佈在正街兩旁,較富裕的上海移民在竹園村買屋,成為外姓業主)。

林發在戰前已是竹園鄉長,盡力維護村民權益,政府欣賞其做事作風,和平後初年頒予鄉長證,靠鄉長的聲望管治鄉民。1949年後人口增加,竹園村組織鄉公所。未幾政府察覺林發不合作,派兩名政治部人員監視其舉動,並收回此前派發的鄉長證。後來政府組織街坊福利會,分化鄉公所權力,委任副鄉長黎球做主席。黎球是外地移民,在黃大仙廟做解籤佬,家境不算富裕。街坊會立場親政府,對維護村民的權益起不到作用。1957年政府在竹園收地,發展黃大仙區,鄉公所與僑港種植總工會合作,向政府爭取改善農民的賠償,最終原居民農地可獲呎價6毫的賠償,屋主另行撥地搭屋,租客在老虎岩徙置區安置,並獲承諾日後可搬回黃大仙。




標題 戰後竹園村的新移民商家。鄉公所和街坊會的成立背景及政治立場
日期 14/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5分4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8
政府徵地的賠償原則: 視乎徵用土地是否納糧
1957年起政府分期清拆竹園村,如何賠償被徵地的居民,將視乎該地段有沒有納糧。土地(包括農地和屋地)如有納糧,居民獲現金賠償;土地如無納糧,居民只獲安置,地點則視乎居民是否另有土地。當年無地的竹園鄉民,不論是否原居民,獲配老虎岩徙置區的單位,面積則按人丁計算,租金分10元、14元和28元3種。吳佛全母親在今龍翔中學有一塊農地,獲工務局批准搭屋,1957年吳佛全與家人搬往該處,自行搭屋居住,繼續務農維生。母親的農地屬於「霸王地」,原來是納入英軍練靶場的官地,母親早於戰前開墾,取其水源便利,適合種菜和養豬。當年政府不規限霸地,墾荒的村民沒有自行劃界,盡情佔用官地,不向政府納糧。1969年政府收回兩母子的農地,不作現金賠償,吳佛全家獲安置往慈雲山邨66座。



標題 政府徵地的賠償原則: 視乎徵用土地是否納糧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5分5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0
1957年黃大仙的發展規劃。竹園村拆遷的賠償政策。聯鄉愛群會的演變

1953年底石硤尾發生大火,政府興建石硤尾徙置大廈,安置災民;教會團體另在東頭村、黃大仙、何文田一帶興建屋仔,供災民入住,形成多條「新村」。石硤尾大火是1957年政府發展黃大仙區的契機,英政府與清朝立約租新界時,規定鄉村土地的徵收,只限於政府發展用途。1957年政府開始首階段的發展,興建龍翔道和黃大仙徙置區,陸續徵收竹園、隔坑、沙埔、打鼓嶺等村的土地。竹園村首當其衝,大園區農地和正街房屋被徵收,正街併入沙田坳道。大園區農地由黃大仙警署伸延馬仔坑,大部份是林姓和吳姓的土地,租給佃農耕種;當年正街有不少舖頭和工廠,1949年後不少內地移民搭屋居住。最初政府計劃不作收地賠償,竹園村聯合唇齒相依的東九龍鄉村,組成十三鄉委員會,各鄉長向華民政務司抗爭。政府態度軟化,改善賠償政策,原居民屋主可享「屋地換樓地」,獲撥鳳凰村的土地建屋,不少原居民出售新屋,或靠收租維生。農地被徵用者獲賠現金,以每呎六毫計算。非原居民業主的屋地以呎價數元賠錢,或在黃大仙的「業主樓」安置,例如黃大仙廟前的「BB座」(編按: 黃大仙下邨第8座)。

十三鄉委員會的基礎是「聯鄉愛群會」。愛群會由九龍、西貢(如井欄樹)、沙田(如隔田、小瀝源)的鄉村組成,早於清末已出現,「四山」(編按: 即牛頭角、茜草灣、鯉魚門、茶果嶺四村)等打石村隨後亦加入。各地鄉民在九龍城墟市聚集,以柴草買賣和幼豬贈送建立鄉情。養豬戶如發現母豬奶頭不足,便將飲奶不成的幼豬送給其他鄉親,以其剩出的母豬奶頭哺養。鄉民為聯絡交情,維護共同利益,於是成立「聯鄉愛群會」,平時在會所聚集打麻雀。戰前九龍城的街區開發後,愛群會在南角道成立會址。後來主理會務的父老離世,加上當局的取締,1957年前愛群會已解散。適值1957年政府發展黃大仙區,九龍各鄉村再組織十三鄉委員會,以坪石村附近的三山國王廟為會址,團結起來向政府爭取權益。 




標題 1957年黃大仙的發展規劃。竹園村拆遷的賠償政策。聯鄉愛群會的演變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5分3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19
十三鄉委員會成立的背景。新九龍原住民委員會的興衰
十三鄉委員會(編按: 下稱「老會」)的前身是牛池灣三山國王誕,每逢農曆二月二十五日的誕期,九龍城、黃大仙和鯉魚門的鄉民聚首三山國王廟,籌備神誕活動,吳佛全外公林發亦是籌備者之一。各村鄉長藉誕期建立關係,神誕是十三鄉委員會成立的契機。和平後吳佛全每年到三山國王廟食飯,享受九大簋的宴席,結識了不少十三鄉的朋友,1970年代他獲老鄉民邀請入會,為東九龍各鄉爭取權益。1970年代起政府分期清拆牛池灣、元嶺和大磡,取消拆村配地的政策,老會代表村民去信抗議,政府為分化村民,藉口委員會辦事不力,另行拉攏較年輕的「右派」鄉長,組織新九龍原住民委員會(編按: 下稱「新會」),接受政府指揮,並借用鑽石山街坊會做會址。政府曾安排新會的鄉長訪問英國。新會與老會分庭抗禮,但新會不為村民爭取權益,在缺乏村民的支持下,約於1990年自消自滅,前後僅維持了10多年。



標題 十三鄉委員會成立的背景。新九龍原住民委員會的興衰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4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1
十三鄉委員會與僑港種植總工會的合作

戰前香港人口稀少,有內地菜園佬來港開墾,或租種原居民的田地,或自行佔官地耕植,龍翔中學昔日是皇家練靶場的範圍,戰前菜園佬沿山開梯田種菜,當年旺角、何文田和深水埗仍有大片農地。和平後旅港農民成立「僑港種植總工會」(編按: 下稱「種植公會」),為農民爭取權益。工會是新興愛國社團,會員在內地曾被地主和軍閥欺壓,厭惡國民黨的統治。1949年後內地移民來港,不少人在東九龍的鄉村落腳,當中有富戶是軍閥、 地主、資本家等,傾向支持國民黨,在聚居地掛國民黨旗。東九龍的鄉民與親國民黨的新移民緊密往來,因此各鄉長與種植公會的關係不太融洽。鄉民歷代在港定居,大多不了解內地國情,對國共鬥爭所知有限。(編按: 受訪者補充,和平後花縣、增城、龍崗等地移民來港,租種林姓、吳姓的土地,並在竹園村向原居民租屋。)

1957年政府徵地發展黃大仙區,同時影響各鄉長和種植公會的利益。東九龍各鄉組織十三鄉委員會,合力向政府抗爭,但鄉長力量不足,於是配合種植公會,兩會在共同利益下,暫時放下思想上的分歧,共同爭取農地的合理賠償。種植公會派代表與政府談判,華民政務司鼓勵農民轉業,有錢者獲配徒置大廈的地舖做生意。政府以「搞政治」的罪名,將種植公會的書記和會長遞解出境,該會在1960年代中期遭解散;由於原居民的鄉下在香港,遞解政策對鄉民無效。1957年政府分期拆遷,吳佛全目睹警察收地,其族姪和族弟當差揾食,他沒有為難同族,接受當局的安置。




標題 十三鄉委員會與僑港種植總工會的合作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3分5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2
地圖講解_1957年前古竹園村
黃大仙大佛寺旁低地是今天的鳯德公園,即蒲崗村道的下坡地段。狗虱塱村只有幾間屋,居民來自九龍城西頭村。1900年代港英政府徵收該村部份地段,受影響的村民被安置往狗虱塱和隔坑。今天的鳳凰村和慈樂村當年是長滿草的高山(鳳凰山),遍佈飼養奶牛的私人牛房,村民騎單車送牛奶到譚公道消毒。黃大仙廟旁亦有兩個牛房。「李大同豬屋」和「廣隆安曬布場」至今仍在,是竹園村未被清拆的部份。「廣隆安」創辦於和平前,主要織「黑膠綢」布料,負責人姓譚,吳佛全與譚家的子弟是同學。



標題 地圖講解_1957年前古竹園村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5分1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8
地圖講述_東九龍部份地區草圖

三山國王廟昔日靠近海邊,農曆二月廿五是三山國王誕,十三鄉村民聚首慶賀,在廟外擺酒席和做神功戲。啟德濱填海工程完成後,三山國王廟已位處內陸。日治時期當局修建大明渠,保護機場和火藥庫等軍事據點,明渠從上、下元嶺(今采頤花園和志蓮淨苑)為起點,經衙前圍、打鼓嶺(今摩士公園足球場)等村出海。啟德機場先後興建3條跑道: 第一條由沙埔道伸展至柏立基健康院;第二條由可立中學伸展至麗昌花園,在彩虹道有閘口管理飛機升降;第三條由太子道伸展至鯉魚門出口。

1957年政府發展黃大仙區,徵收衙前圍、打鼓嶺、隔坑、沙埔等村地段,各鄉長聯合爭取權益,最終受影響村民獲安置往鳳凰村。該村昔日是養牛的山地,經剷山和填坑建成。1950年代牛頭角以東仍未開發,觀塘道尚未修築,要經牛頭角道,汽車才能盤山入觀塘。牛頭角古村位於海邊,該處沒有沙灘,吳佛全幼時四週遊逛,曾在水深的牛頭角海岸游水。古村有一個碼頭,村民將開採的石材循水路運往外地。牛角頭的早期工廠有淘大菓子廠和財利船廠,1950年代牛頭角發展工業區,吳佛全曾在工廠打工,賺取3.5元的日薪。




標題 地圖講述_東九龍部份地區草圖
日期 13/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6分3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7
1940年代九龍城區地貌的變化: 莆崗大山的消失、主要街道的發展
日治時期當局興建啟德明渠,剷平蒲崗大山和衙前圍村的後山,取用建築材料,並在地盤鋪設兩條鐵軌,以供運泥的泥斗車行駛。泥斗車可謂「有落無上」,上斜坡時要以人手推動,下坡時則自行滾落。當時不少鄉里為三両六米做苦工,不少人不堪工作負荷而犠牲。戰前英政府發展啟德濱,陸續修築衙前圍道等街道,賈炳達道在戰後建成,兩旁仍是一片農地。和平前「九龍大街」已消失,吳佛全年幼時只從他人聽聞,當時市集位於今富豪酒店;家人在東頭村種芽菜,產品送往市集發售。打鐵街有不少售賣農具等鐵器的店舖,供應九龍城、沙田和西貢的鄉村,當年打鐵街連接沙埔道,1949年吳佛全入讀樂善堂小學,每天從竹園家中出發,經打鐵街步行回校。1957年政府發展黃大仙區,打鐵街在1960年代初消失。



標題 1940年代九龍城區地貌的變化: 莆崗大山的消失、主要街道的發展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 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13分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6
石鼓壟村古井重見天日
石鼓壟村戰前有10多間屋,該村有一個古井(位於今黃大仙文化公園),井水供石鼓壟、隔坑、衙前圍的村民飲用和灌溉農田。古井水位高,易於舀取;水質清甜,源於無污染的地下水,擔出來可直接飲用。日治時期石鼓壟村被拆遷,土地納入機場範圍。1957年後政展發展黃大仙區,在古井旁邊興建巴士總站,由於附近沒有水喉,當時吳佛全在巴士公司任職,他告知站長可在古井取水。後來總站搬至龍翔道,古井亦劃入市政局花圃的範圍,當局將古井圍封,不讓外人取用,因此在1960年代中制水時原封不動。2002年,吳佛全帶同林文輝(編按: 黃大仙區議員)到原址考察,成功發現被遺忘30多年的古井,並邀請曾住石鼓壟村的衙前圍鄉長吳九做見證人,講述古井歷史,今成為歷史文化中心。



標題 石鼓壟村古井重見天日
日期 20/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2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9
地圖講述_日治時期的九龍塘模範村
日治時期吳佛全與父母曾住九龍塘模範村(今屬香港浸會大學校園),當年聯合道只修至侯王廟,浸會大學和浸會醫院一帶是高山,吳佛全隨母親往竹園探望外公時,交通甚為不便,要經今廣播道、喇沙利道、九龍城往黃大仙。吳佛全與母親在村前農地(今解放軍東九龍軍營)耕種,在鴨仔湖取水灌溉。鴨仔湖水深,內有靚魚,有不少孩童爬入湖中捉魚,因陷入泥漿而溺斃。模範村前方是日本軍營,每日軍人在營內唱歌;當年因應防禦的需要,九龍塘業主被迫遷走。和平後國民黨新一軍在此軍營駐紮,計劃接收香港,隨後被英軍趕走。日治時期吳佛全曾被日軍誤認為游擊隊小鬼隊,險遭殺身之禍。近年他繪出當年的模範村地圖作紀念,並補充學者研究的不足。



標題 地圖講述_日治時期的九龍塘模範村
日期 13/02/2012
主題 社區| 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9分3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5
地圖講述_戰前的蒲崗村

吳佛全母親是蒲崗村人,戰前在黃大仙大園區和曾富花園一帶耕田養豬。年幼的吳佛全無人照顧,每天早餐後自行遊走四週,熟悉蒲崗村周邊地形,得以憑記憶畫出地圖。蒲崗村以林姓為主,另有族人分佈在竹園。早期林氏在海邊的彭蒲圍聚居,村前是一個淺灘,某年海賊趁潮漲上岸搶劫,林姓幾乎滅族,生還的小孩往竹園村投靠親戚。衙前圍前面亦是海灘,因有炮樓、石橋、圍塘等防禦建築,得以倖免於難。戴氏族人曾在蒲崗村居住,擁有銅鑼灣天后廟的業權,戴氏與林氏份屬親戚。林觀帶的女婿姓彭,連帶彭姓入住蒲崗。江某是林奇山的租客,日治時獲安置往九龍塘模範村,耕田養豬維生,成為吳佛全的鄰居。

戰前蒲崗村有一座大山,黃大仙警署昔日是山地,大山在日治時期被移平。蒲崗村林氏族人在山腳種荔枝,故有「荔枝園」之名。村民不准外人摘荔枝,但吳佛全是林氏的親戚,可隨時摘荔枝。洪聖廟前有一個大地塘,每年中秋村民在此聚集,非常熱鬧,當年小孩流行玩「噗生牛仔」遊戲。曾富花園旁有一條大水坑,坑水源自黃大仙。據吳佛全的舅父所言,戰前曾富花園有日本人居住。




標題 地圖講述_戰前的蒲崗村
日期 13/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4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4
地圖講述_1845年哥連臣中尉的九龍半島地圖
1845年英國軍官哥連臣上慈雲山觀音廟,在廟後繪製九龍半島地圖。吳佛全將舊地圖放大,在圖上標示今東九龍的中文地名,突出13條古村(十三鄉)的位置。地圖以衙前圍為中心,圍前的踎前村屋是吳佛全出生地。新蒲崗昔日有蒲崗大山(編按: 今彩虹道遊樂場),山下有一條「蒲崗村」,日治時期當局為擴建軍用機場,驅使英軍俘虜填平大山,同時拆遷蒲崗村。削平後大山只剩下小山丘,日軍在此安裝高射炮台,攻擊入侵機場的盟軍戰機。該炮台曾擊落一架盟軍,機師克爾跳傘逃生,降落至觀音廟後的茅笪村口,後被游擊隊營救脫險。九龍城寨建於1847年,哥連臣繪圖時尚未有城牆,城寨位置當年只有幾間屋,九龍大街由此處延伸至九龍城碼頭。大街旁邊是沙埔村,日治時期當局興建大坑渠,穿越沙埔村至打鼓嶺道出海。



標題 地圖講述_1845年哥連臣中尉的九龍半島地圖
日期 13/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4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3
衙前圍及周邊地貌的今昔對照

昔日衙前圍四周由魚塘圍繞,魚塘屬於私人物業。樂善堂王仲銘中學、天主教伍華書院和柏立基健康院當年是海邊。衙前圍的屋排列整齊,算是最完整的鄉村。根據哥連臣於1845年繪畫的地圖,衙前圍前方是踎前,該處有10多間屋,位於今彩虹道明渠之上,屋的範圍約等同半條大坑渠(啟德明渠),彩虹道位於海邊。衙前圍建有4個炮樓,防止賊佬從海邊上岸。石鼓壟村位於今大成小學旁邊,不遠處是隔坑村和打鼓嶺村。隔坑村旁有條河流出海,源自老虎岩的山谷(即今天佛教醫院),衙前圍魚塘的水來自這條河,村民挖淺泥坑引水入塘。

衙前圍有個後山叫「金山出」,日治時期當局墳平此山,利用山泥發展新蒲崗。沙埔村昔日分為上下沙埔,上沙埔即今天的東滙邨,下沙埔即李求恩紀念中學,日治時期下沙埔被清拆,改為興建大坑渠,上沙埔則在興建東頭邨23座時清拆。舊東頭村是雜姓村,約位於今東頭邨22座,村屋是典型的瓦頂鄉村屋,東頭村是行人路很窄,以石板鋪設。當年吳佛全家在東頭大城門(編按: 即九龍城寨東門)種芽菜,在城門外的井取水淋菜,該井位於今東正道巴士站的坑渠蓋。今東頭社區中心是早期樂善堂的會址,後來樂善堂搬往南角道。




標題 衙前圍及周邊地貌的今昔對照
日期 07/07/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5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2
衙前圍鄉情和宗親情的維繫
吳佛全在衙前圍的踎前出生,幼年已隨父母搬離衙前圍,長大後因忙於謀生,未有出任衙前圍村和吳氏祖堂的職位。但他重視鄉情和宗親情,熱心參與鄉村和祖堂的事務,跟族人和街坊沒有隔膜。吳佛全每年一同與族人祭祖,九月初九回吳氏宗祠集體拜祭,重陽節期間前往分別位於沙田、十二笏村、茅笪村的3個祖墳掃墓。3歲時父親曾帶他觀看十年一次的衙前圍太平清醮,此後他從不間斷參與每屆的打醮,期間更認識已遷離衙前圍的李姓和陳姓鄉親。1947年衙前圍天后宮重修,吳佛全曾聯同外公捐款,每年天后誕他亦樂於捐助香油錢。他間中抽空出席天后誕籌委的會議,跟外姓村民亦相熟。此外,他亦參與吳氏宗親總會和九龍十三鄉委員會,雖不曾擔任正式職位,但因熱心投入會務,深得會眾的認同和尊重。



標題 衙前圍鄉情和宗親情的維繫
日期 28/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8分1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1
日玄祖和位榮祖的山墳地點和拜祭習俗的演變
衙前圍吳氏第四房族人每年九月初十拜祭日玄祖。戰前山墳位於鑽石山,日治時期遷往今東頭村道。1957年後因政府收地發展,山墳再遷沙田富豪酒店後山,由土勝公(吳渭池)籌備遷葬之事。沙田尚未發展之時,族人要從曾大屋出發步行前往,其後吳佛全兄弟和吳鴻安等人砍山草,開出一條泥路,方便族人行山。及後富豪花園落成,業主要求日玄祖遷墳,雙方曾對簿公堂,小瀝源的吳氏族人攬起負任,公認日玄祖是他們的太公。由於他們是正宗新界原居民,墳地受相關法律保護,最終不用搬遷。日玄祖分為8房(十六世的四房和十九世的四房),各房輪流籌備拜祭,某房沒有人承擔,由下一房接手。以往拜山時有兩隻金豬上山,現時只有1隻。祭品有不少變化,以前有九江雙蒸白酒和其他傳統食物,現時變成香蕉和汽水。拜祭儀式類似拜其他太公,同樣是按人頭分錢和分豬肉,50多年前每人分到數元。

德高、俸高、翰高和仕高四房的族人另在九月初八拜祭廷鳳(十六世)、進華(十七世)、勝華(十七世)和位榮(十八世)四位祖先。初八的日期何時訂立已不可考,和平後已有此規定。早期4個墳地分散各處,1957年政府發展東九龍後,各墳地集體遷至沙田十二笏村前的山,4墳合為1墳。初八拜山由四房輪流主祭,負責的各房拿着拜山簿,自然懂得籌備。




標題 日玄祖和位榮祖的山墳地點和拜祭習俗的演變
日期 28/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3分1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30
1957年前族人每年拜祭吳翰高祖兩次。翰高祖拜山習俗的演變

1957年前吳翰高一房每年祭祖兩次,即清明春祭和重陽秋祭,在衙前圍吳氏各房中,只有翰高祖有此安排。一年兩祭是吳佛全母親的主張,翰高祖有嘗產收租,母親認為藉着拜太公分錢,令族人有福同享。她希望翰高祖永久存在,維繫宗親情誼。翰高祖山墳位於觀音山茅笪村,佛全母子與山中的鄉下佬熟絡,以優惠價錢買他們的柴草和竹掃把,使他們不必將賣不出的東西擔回飛鵝嶺。吳佛全認為如無這種關係,上觀音山拜山不易辦得成功。翰高祖屬於私人太公,拜山的做法與成達祖不同,本房有一本輪值簿,上列拜山規條和族人年歲,房內各家輪流籌辦,某家若不願擔當,便詢問下一家,直至有人接手。負責人要買祭品,包括三牲、魷魚、花生、光酥餅和生果等。

吳佛全將拜山日期訂在農曆九月首個週日,遷就要返工和返學的人。昔日拜山人少,行路上山,後改在鳳凰新村集合(今黃大仙消防局),由專人安排車輛上山,找不到的話由吳佛全幫手;現時族人在衙前圍集合,乖坐旅遊巴上山。拜翰高祖的族人一直有錢分,昔日每人可分100元,今天只有10元。1980年代太公存款的利息高達6至7厘,當年兩房(編按: 應指簡任、良任兩房)各加派200元給太公。除了上壽者外,族人要上山才有錢分,派錢先派上壽者,不上山的上壽者可由人代領,無人代領則取消派發。昔日女人上山無錢可分,同時沒有食物。現時凡上山者人人有錢分,甚至菲傭、學者和攝影師等外人亦不例外。翰高祖以下的各世太公,由各家自行拜祭,日期不限。吳佛全拜祭良任(廿十世)至父親(廿四世)的直系太公,墳地亦在觀音山,各以金塔安葬,全部放在一堆,有石碑刻上名字。拜良任或以下的太公沒有錢分,難以吸引族人掃墓。吳佛全認為分錢只是象徵式,希望子弟籍此認識太公。




標題 1957年前族人每年拜祭吳翰高祖兩次。翰高祖拜山習俗的演變
日期 28/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1分3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9
九月初九拜成達祖習俗的演變

戰前吳佛全跟隨父親拜祖先,吳氏總太公成達祖的墳墓位於今新蒲崗衍慶街後面,墳地是「孖地」的規模,即有兩座相連的墓穴。祖墓位於平地,背後有個作風水用途的小山丘,再過就是隔坑村;墓前有兩幅曬穀的地塘,面向鯉魚門海岸。吳氏族人每年九月初九拜成達祖,昔日由俗稱「二撇雞」的長輩主持儀式,各房輪流拜祭,順序是廣玄、東玄、泰玄和日玄(衙前圍吳氏四大房),主持人唱名請各房上香。戰前鄉村人口少,每次只有10多人拜山。當時男丁可分錢和可豬肉,吳佛全在戰前分得1仙;豬肉不是直接派發,族人要拿票到豬肉檔領取。族人的歲數在拜山前已有記錄,60歲以上者稱為「上壽」,60歲稱「單壽」,70歲稱「雙壽」,上壽者分錢時有額外獎賞。昔日女人不准拜山,即使幫忙擔東西,亦要在墳地外止步。昔日族人講究論資排輩,「二撇雞」長輩十分專制,拜山時他們喝九江雙蒸,喝醉後便胡亂打人。後輩如罵「死老鬼」,長輩立即摑巴掌。

吳佛全父親在日治時期失蹤。和平後至上學讀書前,佛全經常到衙前圍閒坐,因戰前父親與吳灶興一起做芽菜,他與灶興家十分熟絡。佛全長得矮小可愛,深得圍門口伯爺婆的疼愛,並通知他去拜山。 日治時期因當局擴建機場,成達祖的墳地被徵收,和平後族人改在祠堂拜祭。當年祠堂撥地租給一間學校,租金用作拜山和分錢。1962年新祠堂落成,從此分錢的習俗取消了。祠堂門外有塊空地,族人租給兩檔商販,收入留作重九拜祠堂。約10年前成達祖已沒有餘款,改由日玄祖墊付拜山支出。今天拜山習俗已有很大變化,祭品由花生和光酥餅改為汽水,又有信教的族人不上香。




標題 九月初九拜成達祖習俗的演變
日期 28/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9分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8
吳翰高祖司理人的數目和產生辦法
吳翰高祖分為朝任、良任和簡任三房,現時共有24家人,良任房佔5家,簡任房佔19家,朝任房已絕後。一個「家」以父親為中心,父親死後兒子則各自成「家」,例如吳佛全父親已離世,他和弟弟便算作兩家。戰前翰高祖有3個司理人,分別代表3房,日治時朝任房絕後,和平後只有2位司理註契,其中一人是代表良任房的佛全母親。良任房有幾家人住在南丫島,因交通不便,很少參與族事。1957年政府徵收翰高祖的農地,有位兄弟主張瓜分賠償金,佛全母親反對,她認為不能分太公錢。因為有族人欺凌她是寡婦婆,她請吳送發、吳煥然、吳灶興、吳楊見等人出面,成功阻止分錢,自此上述數人成為司理,翰高祖的司理由2名增至5名。吳佛全認為母親能夠話事,不是她個性威嚴,只是她佔了一房,她的權利來自傳統習俗。當年族人若分了錢,今天24家人便難以聯繫,並每年繼續祭祖。

吳佛全認為司理的人數不重要,雖按習俗翰高祖應只出2名司理,他不反對增名額,因人多幫忙好辦事。他盡力團結24家人,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面對某些人留難時要忍耐。吳日玄(十一世)和吳位榮(十八世)是翰高祖的直系祖先,兩祖先名下各有一個祖堂,但吳佛全沒有參與。日玄祖有8大司理,吳佛全曾被推選為其中1位司理,代表翰高祖全房,但他主張由吳少洪出任,因他較年輕和空閒,又住在衙前圍,較有時間和精神做事。少洪同時是衙前圍副鄉長和日玄祖總司理,代表吳氏第四房參與吳成達祖的事務。




標題 吳翰高祖司理人的數目和產生辦法
日期 28/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2分4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7
吳翰高祖的產業和財政
1957年後政府徵收吳翰高祖在大磡村的農地,族人收到賠償金後,在新蒲崗買入一層樓出租,後來因收不到租,屋又變得破爛,吳送發等人決定賣屋,約1967年以18萬元售出,將款項存入銀行收息,當年利息很可觀。翰高祖不是註冊社團,直至近年西貢民政處承認吳氏族譜後,翰高祖才成為政府認可的祖堂。由於翰高祖沒有身份證,要用司理的名字開聯名戶口,在銀行保管存款,每次取款要由2至3名司理簽名,早期的司理包括吳灶興、吳煥然、吳送發等人。吳佛全年輕時忙於謀生,只負責開車運送拜太公的物資,後來才應邀做司理,但身份未有正式登記。翰高祖的財務由吳送發掌管,拜山時向族人交代開支。吳佛全自1988年起接管財務,初時他用過底紙寫收支報告,再分發給24家人,後來改為複印。他希望每家人都清楚帳目,叮囑大家小心保存。其後他採取自動轉帳辦法,族人交款不再由他經手,財政更加透明。翰高祖幾位司理沒有定期會議,有事才聚集開會,例如2010年4位司理合力重修祖墳,並得到24家族人集合資金,共同完成工程。



標題 吳翰高祖的產業和財政
日期 28/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2分1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6
吳翰高祖大磡村嘗產的用途和徵收

吳翰高祖在大磡村有幅農地,戰前吳英培(吳佛全父親)和吳灶興在此經營芽菜廠,因農地是他們的太公地,兩家人不用交租。兩間芽菜廠並排而立的鐵皮屋,合共約1,000平方呎。農地有適合發芽菜的清澈泉水,1斤幼芽可發至9斤。芽菜要每4小時淋水1次,父親請了2個伙記幫忙。部份農地另租給從花縣來港的農民,租金撥作翰高祖族人拜山之用。農戶是一對夫妻,帶着幾個子女,種植蕹菜和漢菜。和平後族人在理民府重新註冊農地的業權人,當時佛全父親已失蹤,他又未夠21歲的法定年齡,因此良任公一房沒有合資格的男丁,政府要求母親吳林氏代表良任房,其他兄弟又慫恿她: 「培仔婆!你要做!」,吳林氏答應做翰高祖司理,成為其中一位業權人。

和平後吳佛全父親的芽菜廠已由伙記接管,母親每年向他們收租10多元。母親又勸服吳灶興出租芽菜廠,租金撥作春秋二祭時拜太公之用。灶興將芽菜廠租給九龍城街市的朋友,隨即這兩間廠的經營者又再分租,芽菜廠增至4、5間,成為一個地標。當時吳佛全在樂善堂學校讀書,年僅10多歲的他亦曾收租。1957年後政府徵收農地,以呎價幾毫計算賠償金,最後僅賠了數萬元。吳佛全認為英政府比日本仔更差,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政府想怎樣就怎樣。族人領取賠償後,在新蒲崗買了一層樓,1967年後賣出。

 



標題 吳翰高祖大磡村嘗產的用途和徵收
日期 28/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6分5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5
吳翰高祖的簡任支房。翰高祖司理合力重修山墳。自小與南丫島的同族建立鄉情

總體來說衙前圍姓吳佬很窮,包括翰高祖一房的族人,只有其他房個別人家有錢,例如吳子芳家和東頭村三興郎等人,有能力給後人供書教學。吳佛全聽聞吳翰高在政府做高官,乾隆28年他向天后宮捐了一個樁火藥的石柱(現放於天后宮門旁)。戰前翰高祖後人大多住在踎前的祖屋,包括吳送發、吳灶發、吳榮昌、吳佛全等家庭。翰高祖分為三房,以第三房簡任的人丁最多,再分為昆成和亮成兩條支脈。翰高祖的產業由4名司理看管,簡任房出了3位司理,包括代表昆成公的昌華,以及代表亮成公的展鴻(同時是吳成達祖的秘書長)和鴻安(同時是光業祖的司理)。 2010年4位司理合力重修翰高祖在茅笪村的山墳,展鴻與黃大仙、西貢和沙田的政府部門交涉,抱病的佛全從後支援,通過政府審批後,還要得到山墳附近的鄉民同意。佛全與茅笪村村長一起長大,又與承接工程的茂草岩人有親戚關係,因此重修工作十分順利。

翰高祖在南丫島大坪村有一條分支,族人受認祖歸宗的傳統文化影響,通過打醮和拜祖先,維持與衙前圍的聯繫。戰前衙前圍舉行打醮時,族人從南丫島運柴草回村,但戰後已無此場面。吳佛全從小認識南丫島的同宗,1949至1951年他在樂善堂學校讀書,他幼時很頑皮和沙膽,放暑假獨自到南丫島游水。初時他從香港仔坐渡船前往,後改在西環高昇街的咸魚欄搭拖船。他在南丫島留宿一天,住在吳水根或吳有喜的大屋。有喜熱情招待他,不嫌佛全家貧窮,帶他到榕樹灣游水,又駛船出海捉魚給他吃;兩家的鄉情維繫至今,有喜嫁女時佛全亦赴喜宴。大坪村是雜姓村,當時由姓吳佬做鄉長。南丫島的族人大多行船,例如有德、榕富和有發。他們有船有屋,在族中算是有錢人。




標題 吳翰高祖的簡任支房。翰高祖司理合力重修山墳。自小與南丫島的同族建立鄉情
日期 28/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7分4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4
吳翰高祖的山墳和財產。朝任支房和良任支房。南丫島族人透過打醮和拜山認祖

衙前圍吳氏族人分4房,第四房始祖是日玄祖(十一世),翰高祖(十九世)是第四房的分支(稱為「四房三」)。翰高祖山墳位於觀音山茅笪村的後山,現訂於每年農曆九月的第一個週日拜祭。翰高祖下分3房,分別是朝任公、良任公和簡任公的後人,現時合共有24家人。朝任公現已絕後,族譜只記錄至二十世,戰前朝任房只餘下一位廿四世的後人名「白鼻發」,每年去拜山分豬肉,但他在日治時期餓死,因此前幾世的祖先無法追溯。白鼻發是吳佛全父親的同輩,戰前兩家人在踎前庇鄰而居,某天有人偷走吳佛全家的豬,賊人了解豬的習性,懂得用石灰捂住豬嘴。就在父親追賊時,白鼻發問父親所為何事,父親回應後賊人已逃去無踪,父子認為白鼻發與賊人合作偷豬,兩家因此結下「刻骨深仇」。

吳佛全(廿五世)是良任公的後人,直系祖先的墓碑位於觀音山。父親早年在南頭失蹤,找不到骸骨,他為父親做了一個金塔,上面安放靈牌。吳佛全沒有見過祖父,他從母親聽聞長輩務農,在踎前養豬和種菜。佛全弟弟日治時期被帶上龍崗,由當地農民撫養,回港後在長洲定居。良任公另有族人分佈於南丫島大坪村,最早到此居住是廿二世的祖先,他是一位「油瓶仔」(即一位寡婦婆改嫁他處,她與前夫的兒子被新夫家稱為「油瓶仔」),母親帶着他改嫁到南丫島大坪村,但日後仍帶他回衙前圍認祖,保留吳氏族人的身份。衙前圍每10年舉行太平清醮,昔日打醮時在祠堂起灶煮飯,南丫島的族人開船運柴草回村,貢獻打醮以示尋根。現時南丫島支系只剩下3家人,其中兩家已遷往市區居往。南丫島族人每年拜祭翰高祖,由於交通不便,他們很少參與族事,沒有人出任司理。

昔日翰高祖在大磡村有產業,和平後被政府徵收,族人以賠償金買了一層樓,後來由簡任一房的某兄弟售出,款項撥作拜山開支。拜山時族人搬30斤燒豬上山,在墳前斬燒肉分食,每家獲派一條,近年才改為到燒肉舖領取,拜山令24家人團結。翰高祖的款項現由4名司理保管,佛全是其中一位,代表良任公一房。款項在銀行存放,族人以自動轉帳方式交錢時,不用司理經手。吳佛全已管理財政24年,每年他將帳目影印本分發24家人,使每家人得悉翰高祖之財務實況。




標題 吳翰高祖的山墳和財產。朝任支房和良任支房。南丫島族人透過打醮和拜山認祖
日期 28/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9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F-SEG-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