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明

吳世明
衙前圍村吳成達祖族長

性別:
出生年: 1922
受訪時年齡: 90
教育程度: 小學
主要職業: 警察
訪談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日治時期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吳成達祖從東莞來港定居的由來。衙前圍的早期歷史和分支村落。族人透過重陽祭祖和管理嘗產維繫

吳成達祖(九世)最初由東莞分支去香港,當年稱「新安縣九龍」。吳成達祖認為香港是一個理想的居所,今新浦崗昔日都是田地,而天主教伍華小學則是沙灘,今龍翔道及馬仔坑昔日是叢林,可供耕種和捕魚,而且衙前圍有河流供給水源,決定在此落藉。他在此打好根基後返回東莞,帶同父親骨灰來港安葬。十六世廷鳳祖時正值清順治年間,當時爆發吳三桂事件,又有海盜劫掠,部份族人逃回東莞,達鳳祖一房則逃去小瀝源。康熙年間社會安定,除了達鳯房在當地落藉外,其餘族人都回來九龍重建家園。為使族人聚在一起對抗海盜,十八世位榮祖重建村落,建了環繞全村的護圍塘。當年正值清雍正年間,重建後的村取名「慶有餘」,意思是慶賀年年有餘。父老說昔日衙前圍後面是山丘,放了不少吳氏的金塔,嘉慶年間有兵駐守徵收糧餉,土人便叫山丘做「官營」,於是「慶有餘」改名「衙前圍」,即衙門前的村。

衙前圍的農地範圍很廣,覆蓋現時整個新蒲崗,包括東頭邨一帶,圍內主要住了吳、李、陳三姓人。吳姓人早在十六世達鳳祖時已分支往小瀝源;陳姓人亦分支往衙前塱村,即今九龍城街市位置;李姓分支往今摩士公園,自成一條大村。其後,陳、吳兩姓有族人分支往將軍澳。吳世明是廿六世後人,屬於德高祖一房,本房二十一世祖錦成分支往沙埔建村。沙埔即東頭邨廿三座(編按: 今伍華小學後面),昔日位於舊吳氏祠堂和衙前圍之間。沙埔村也住了陳、李、吳三姓,陳、李兩姓的屋聚在一起,人數以吳姓為主。日治時期日軍為擴建機場,拆掉沙埔村陳、李兩姓的範圍,吳氏的屋則倖免,部份村民被迫遷往九龍塘模範村,甚至遠至元朗。

散居各處的吳氏主要靠建醮和祭祖聯繫,族人拜祭的有各房祖先,以及吳成達祖(春秋二祭)。吳世明每年九月初六拜德高祖,初七拜進華祖,初八拜位榮祖,初九在祠堂拜成達祖,初十拜日玄祖,初十一、十二則拜私家的祖先。族人認祖歸宗的原因主要可分享祖嘗(物業),戰前吳成達祖在有田地收租(主要位於今新蒲崗,後被日本人和英國人沒收),每年正月初七,族人在祠堂計算嘗產,公佈該年田租收入,收入除去春秋二祭及建醮的開支後,便平分給後人,但在田地沒收後,已沒甚麼祖堂嘗產可分了。




標題 吳成達祖從東莞來港定居的由來。衙前圍的早期歷史和分支村落。族人透過重陽祭祖和管理嘗產維繫
日期 22/02/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5分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01
沙埔村的房屋特色和村民姓氏。沙埔立村的歷史和祖屋傳承

沙埔的村屋約440呎,較衙前圍的屋大一倍。村屋分為兩種,一種是齊頭屋頂,沒有廚房和天井;另一種是金字瓦頂,中央有天井透光,兩邊是廚房。吳世明的屋由麻石砌成,金字瓦頂;較窮的人家則用泥磚建屋,這是最古老的屋。沙埔沒有去水渠,房屋沒有廁所,村民都要倒夜香。沙埔沒有圍牆,村的邊界不明顯。戰前沙埔有吳、李、陳三姓定居,吳姓分佈在村的左邊,房屋排列較整齊,三姓人都有自己的田地。日治時期日軍建擴建機場,沒收了陳、李兩姓的屋和田,村民獲安置往九龍塘鴨仔湖,因糧食困難有不少人去世。吳姓人則倖免於難,仍靠耕種維持生計。

吳氏十八世祖吳位榮在雍正3年(1724)重建衙前圍村,後來人口膨漲,圍內居住地方不足,有族人在圍外建屋(編按: 今彩虹道啟德明渠),約200年前又有族人分支到將軍澳和沙埔。最早分支到沙埔的是廿一世祖吳錦成,吳世明是廿六世傳人,他出生時已有數代人在沙埔定居。吳世明曾祖父吳衛邦在沙埔有4間屋,位於今伍華書院後面,4間屋的排列是前3後1。吳世明的伯公和祖父各繼承了2間,祖父居住在後排的1間,這間屋傳給了吳世明的伯父。伯父後來讓他的次子「黑佬」住在這間屋,自己則與二奶住在旁邊的柴草屋,他的長子則過繼了一位住沙埔的文姓人。




標題 沙埔村的房屋特色和村民姓氏。沙埔立村的歷史和祖屋傳承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3分5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02
從長輩聽聞的鄉村典故: 「衙前圍」名稱的由來。兩位吳門蘇氏的故事

吳世明指出九龍城寨在150、160年前修建,衙前圍的歷史比城寨久遠多了,他強調「衙前圍」的得名與城寨無關。乾隆年間吳德高祖曾向衙前塱的陳氏兄弟買地,當年已有「衙前」兩字,但城寨尚未出現。衙前圍重建時(編按: 18世紀初)原名「慶有餘」,嘉慶年間清朝在村的後面官署徵收糧餉,村民便稱此地為「官營」,新界鄉民出九龍時,看見「官營」這個衙門,便把前方的村稱為「衙前圍」,漸漸這個名稱越來越普及了。吳世明從曾祖母身上聽聞九龍城的故事,曾祖母蘇氏是蘇屋村人,21歲時嫁給吳世明曾祖父,當年九龍城寨正在興建,築城的石頭來自延文禮士山(今九龍仔公園),城寨的後山則沒有開採,留下來保護城圍。

吳世明母親跟吳世明伯婆都姓陳,兩人十分相熟,伯婆從吳世明曾祖母聽了不少故事,又向吳世明母親詳盡講述,母親又將故事轉述給兒子。曾祖母曾介紹蘇屋村的堂姪女,跟她的另一位堂姪兒吳財興(編按: 吳世明的堂伯公)成婚,因此吳世明家族出了兩位蘇氏,她們死後葬在白石磡,兩個墳墓相連,碑上都刻「吳門蘇氏」。曾祖母堂姪女茹素,後人供齋拜祭。某次起墳兩人骸骨被調亂,當時負責此事的是吳世明伯父,但他沒有理會,吳世明等後人拜祭「曾祖母」時,從此將錯就錯,每次備齋供奉。




標題 從長輩聽聞的鄉村典故: 「衙前圍」名稱的由來。兩位吳門蘇氏的故事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9分4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03
祖父輩的婚嫁和務農生活

吳世明祖父在59歲時去世,他當時尚未出生。祖父一代務農,種禾為主,田地分佈在兩處,其一是今太子道和彩虹道交界,其二是今東頭邨,祖屋則位於昔日的東頭邨23座(編按: 今東匯邨)。英政府租借界限街以北後,村民生活方式改變,工作機會增加,有人打政府工,有人當海員,越來越多人不再耕種,租農地給外人種菜或種花。吳世明8、9歲時牛池灣村仍有禾田,但當時九龍城的鄉村以種菜為主。祖父有兩位妻子,正室姓袁,來自蠔涌的蠻窩村,生吳世明的伯父和父親,她在吳世明父親7歲時便去世;繼室是姓彭的粉嶺人,只生一名女兒。吳世明4歲時衙前圍村舉行打醮,祖父繼室背着他看木頭公仔戲。到他10、11歲時,父親間中帶他到粉嶺探望繼室的弟弟,吳世明最欣賞粉嶺村民所做的白糖餅,他們以耕種維生,曾向世明一家送贈蕃薯和芋頭之類的農作物。當年沙埔村民不論在衣著打扮或生活方式,跟新界鄉村都大同小異。




標題 祖父輩的婚嫁和務農生活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7分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04
吳世明的家庭背景。戰前投考華籍英兵及戰時作戰的經歷

吳世明自1922年出生起居於沙埔村,家中有三姊弟。父親是日本輪船的海員,1931年日軍入侵中國東三省,他在1932至1933年間離職回港,在今東頭邨的吳氏田地務農。母親姓陳,居於衙前塱村,屬衙前圍的分支,她來自一個的大族。吳世明幼時在九龍城寨龍津學校上學6年,十分熟識城寨的環境。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為九龍城的鄉民帶來不少就業機會,例如警察、消防員、海員、英軍等,村民生活得以改善。後值英軍登報徵兵,吳世明亦從鄉里口中得知消息,為了較好的生計和待遇,便於1941年19歲時自行投考華藉英軍。同村有多人投考,有人因身高不合格不獲取錄,吳世明通過讀報的考核,且身材體格合適,輕易獲取錄為炮兵。衙前圍的村民吳甲安及吳漢麟亦獲取錄,在深水埗接受軍訓,吳世明則在鯉魚門,接受槍械射擊及步操的訓練。受訓3個月後,日軍便入侵香港。吳世明當時註守黃竹坑大樹灣炮台,即今海洋公園電梯頂位置。他們當時無力抵抗日軍,終於在1941年12月平安夜晚在晚飯後脫下軍服,換上唐裝經香港仔逃出西環,投靠於親友家兩三天,待英軍投降後,才乘「街渡」離開,於旺角避風塘上岸,返回沙埔村務農為生。 




標題 吳世明的家庭背景。戰前投考華籍英兵及戰時作戰的經歷
日期 22/02/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13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05
父母的家庭背景、婚姻和生計。吳世明兄弟的學業和工作

吳世明父親家境清貧,小時只讀過幾年卜卜齋,不像他家境富裕的堂兄弟,得以在皇仁書院就讀。父母靠媒人撮合,母親來自衙前塱村(今九龍城街市),全村有20至30家人,周圍是肥沃的濕地。由於重男輕女的風氣,母親從未上學讀書,在吳世明出生前的6、7年,她已種禾維生,後來改種西洋菜。吳世明9、10歲時衙前塱村仍未清拆,後來英政府因發展而拆村,村民利用賠償在南角道、衙前塱道一帶建樓居住。吳世明出生時父親已當海員,輪船主要來往長崎、大板、台灣等地,他在九一八事變後離職回鄉,一直以養豬和種菜謀生。吳世明伯父一家以種菜為維生,較富裕的同房子弟則繼續升學。戰前打工的待遇普遍不錯,當軍工資約11、12元,當差的則有13、14元,有山東人、鶴佬人(海豐)來港當差,不少人是文盲。

吳世明在沙埔村長大,他在吳氏宗祠上學兩年,隨後考入龍津義學。龍津是當年的名校,不易考上,不少子弟先讀了幾年書,才考入龍津讀一年級,吳世明在龍津讀了6年,小學畢業便輟學。學校位於九龍城寨(今城寨公園的博物館),至今他對校門的對聯仍印象深刻。吳世明後來投考英軍,當年應徵者要小學畢業,並需通過體格和讀報的測試。吳世明身材較高大,投考時輕易被選中。吳世明在和平後娶妻,婚後與妻子和9名子女住在祖屋。和平後他轉職做警察,曾獲分配長沙灣警察宿舍的大單位,當年父母只餘下他一個兒子,他不希望離開父母,因此沒有搬入宿舍。吳世明有一位較他年長5歲的哥哥,亦在吳氏宗祠和龍津義學讀書,後來到了昂船州軍部的酒吧(俗稱「Now啡」)工作,做了1年後日軍便進攻香港。日治時期他到元朗走水貨,將貨物運到香港出售(編按: 應指香港島),他因工作艱苦而染病,缺乏醫藥治療,病情越漸嚴重,在日本剛投降時便病逝。




標題 父母的家庭背景、婚姻和生計。吳世明兄弟的學業和工作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6分1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06
昔日九龍城鄉村的婚嫁習俗。認識妻子和結婚的經過

吳世明小時候沙埔村的婚嫁範圍不限於鄰村,透過媒人介紹,可遠至蠔涌、小瀝源、田心等村。當年交通不便,沙田坳道及飛鵝山道在1939年才興建,新娘從九龍城嫁入蠔涌時,為免耽誤吉時,送行隊伍要在早上10點出發,轎伕抬着花轎走小徑,不論風雨要在下午3點到蠔涌,新娘入村後祭祖,男家立即開位食飯,飯後女家親人匆匆趕回九龍城。吳世明在和平後結婚,妻子原藉東莞,上一代已來香港,住在竹園村上方的空地(今聖母書院),耕種維生。日治時期吳世明在九龍城的義發雜貨店打工,妻子則在獅子石道賣菜,她經常光顧雜貨店,互相留下美好印象。兩人雖沒有交談,但每次碰上都有眼神交流;某次兩人背向而行,但巧合地同時轉身互望,便知彼此情投意合。媒人替兩人聯絡婚事,但不知雙方早已認識,吳世明被答及意願時,便爽快地答沒問題。




標題 昔日九龍城鄉村的婚嫁習俗。認識妻子和結婚的經過
日期 22/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1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07
早期不同階層吳氏族人的生計。遠赴外國謀生的吳氏族人

吳氏最富裕的一房是仕高祖,不少子弟升讀香港和外國的大學,不用繳交學費,甚至連結婚都有政府津貼。戰前仕高祖的人曾承辦政府工程,包括旺角避風塘和大埔道。戰前吳氏已有不少人打政府工,但和平後耕種為生的人仍佔多數,當年的職位有信差、消防員、警察等,也有人到市政局和海事處任職。和平後吳世明再次投考英軍,1946年4月重新入學堂,半年後部隊解散,再轉職做警察。

吳氏有些族人很早已移居外國,例如朝鳳祖一房的吳貴興(廿四世)移居英國,至今已有6、7代人,貴興娶洋婦為妻,後人的名字和樣貌已洋化。移民外國的人部份家境差,俗稱「賣豬仔」,例如德高祖一房的吳憲邦(廿三世),他在100多年前離鄉,赴美國開採金礦,長子留在香港,二子在美定居。至吳世明一代亦有人出國謀生,以英國和美國為主,有族人在英國開餐館、洗碗碟,但不及新界人普遍。海外吳姓人並非杳無音訊,每逢衙前圍建醮都定必回來,偶然亦回港參加天后誕。




標題 早期不同階層吳氏族人的生計。遠赴外國謀生的吳氏族人
日期 22/02/2012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9分3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08
衙前圍七約的圍甲組織。戰前七約舉行太平清醮情況

衙前圍七約每十年舉行太平清醮。「七約」包括衙前圍、衙前塱、沙埔、大磡、竹園、隔坑及打鼓嶺,衙前圍立村時已有七約。七約的組成與圍甲制度有關,衙前圍是七約之首,週邊村落納入其管轄範圍,形成一個地區單位,共同參與圍甲內各村的重大事務。七約村民聚首籌辦打醮,每村要按人頭湊錢,稱為「報丁」,每丁捐5毫、10元不等,款額隨着年代變化。打醮時捐款人列名上榜,由數位喃嘸佬輪流唸人名表。

戰前打醮有行鄉的慣例,事前擇定吉日,由衙前圍的好命婦人替媽娘(天后)沐浴更衣。出發當天村民從天后宮請出媽娘,安置她在戲棚看木偶戲,然後媽娘被抬上轎,上壽(年長)父老亦坐轎,由一匹白馬(編按: 應是紙紮品)帶領下,巡遊附近各村,包括馬頭圍、衙前塱、竹園、莆崗、元嶺等,並逐一入村参拜各廟,如莆崗村天后廟、馬頭圍北帝廟,每村要準備茶點招呼巡遊隊伍。1936年(吳世明14歲時)是最後一屆行鄉。七約各村位置相近,各村之間很熟落,不少村民是親戚關係。吳世明祖父年代由於水源分配不均,衙前圍與附近村落偶有爭吵、打架之事,但沒有攘成大事,沒有人負責調停。至吳世明一代,已鮮有爭水之事。




標題 衙前圍七約的圍甲組織。戰前七約舉行太平清醮情況
日期 22/02/2012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9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09
戰前九龍城鄉民的訊息流通與聚會場所

昔日鄉村間的通訊主要靠市集,如九龍城的老街。在吳世明8、9歲在學時,九龍城老街的位於九龍城寨東門,即從今天主教溥仁學校,直至富豪酒店一段。老街十分熱鬧,每段有賣不同貨品的店舖,如生果、魚、肉、洋雜、紙紮、裁縫等。沙田、西貢的人亦擔柴及糧食到此買賣,跟九龍的人彼此認識。由於當時通訊不便,有喜慶等大事時,大家在市集互通消息。吳世明家算接近市區,派信可派到門牌。吳世明當警察時,仍與父母同住家中,但很多當差村民選擇搬進宿舍,但其家人仍住在村中,他們仍與村民保持聯絡。戰前衙前圍已由公家集體籌建「趣樂聯壽團」,為附近村民提供聚會娛樂的場所。當年村民未能負擔昂貴的消閒活動如看電影,他們愛在「趣樂」打麻雀、十五糊、六糊消閒。沙埔村亦有類似娛樂場所,稱為「公娛」和「安然」。這些娛樂場所可說是當年鄉村的重要聯絡點,屬於戰後成立的鄉公所前身。




標題 戰前九龍城鄉民的訊息流通與聚會場所
日期 22/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9分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0
戰前沙埔村民的消閒娛樂和日常生活

吳世明的曾祖父輩過着兩棲生活,捕魚和種禾維生,今摩士公園的後山(編按: 即福德學校佔據的小山丘)有一塊曬魚石。聽說曾祖父有一隻漁艇,但到祖父一代已不再出海了。 沙埔村民閒時在仕高私塾外的大地塘聚集,節慶時有舞龍、舞麒麟等表演,農曆新年尤其熱鬧,有小販擔貨入村,出售糖水、豆腐花、涼果、鹵味等小食。沙埔是衙前圍的分支,兩村的吳姓一直有來往,每逢春秋二祭、農曆新年、喜慶等事,在舊吳氏宗祠設筳慶賀。舊祠堂是一座三進大屋,祠堂中有天井、水井和大灶,便於舉行酒席。

衙前圍旁有座「趣樂」俱樂部,衙前圍的村民在此打六糊、麻雀和牌九。沙埔亦有「公娛」和「安然」兩間俱樂部,位於大地塘旁邊。「公娛」由吳詠棠叔父等人開辦,有不少海員聚集,他們較少賭錢,較安靜簡樸。「安然」由吳世明伯父等人開設,品流較複雜,經常開麻雀局抽水。戰前只有男人上俱樂部,女人沒有娛樂,只有耕菜園和做家務。村民在今摩士公園的水坑洗衣服,食水則來自井水,吳氏宗祠的井水質最佳,十分甘涼;沙埔村大地塘的井近海,水質較鹹。吳世明出生前政府已在大地塘安裝街喉,全體村民可來取水,沒有用水限制。




標題 戰前沙埔村民的消閒娛樂和日常生活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1分2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1
戰前每年八月十五的「噗生牛仔」表演

戰前沙埔的節日跟新界農村大同小異,皆慶祝農曆新年、中秋節、五月節等,食品和儀式也差不多。吳世明認為中秋節最高興,中秋節又名「抗仙節」,每年八月十五晚上,沙埔的大地塘進行「噗生牛仔」,即類似神打的表演,村民圍在地塘觀看,十分熱鬧。首先有人打鑼鼓,一班被上身的人全身發 震,眼神兇惡,面像猙獰,自報是「茅山師傅」,或「昆崙山」、「雞爪山」等派別,口中唸唸有詞,罵祖先頭頭是道。他們用香枝灼身,但不覺痛楚;又以真刀真槍搏殺,當中有人竟能拿起100多斤的鐵棍。表演過後他們喊一聲「回山」,便若無其事地離開。這些人都是附近的普通村民,例如「盲仔」、「陳波仔」 等,平日跟常人無異,只在八月十五表演。吳世明認為「噗生牛仔」很神奇,難以分辨真假,使人不能不相信。他從小就觀看這種表演,直至日本人來香港後才消失了。 




標題 戰前每年八月十五的「噗生牛仔」表演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1分5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2
戰前沙埔村及週邊的風景(一)。戰前鄉村小童敵視陌生人

吳世明認為日軍佔領廣州前,香港山明水秀,哥爾夫球場和英軍練靶場風景怡人(今摩士公園),英軍每週練靶1至2天,小童可在其餘時間入內玩耍。今龍翔道至獅子山一帶都是叢林,當中只有一座私人道觀「嗇色園」,吳世明9、10歲曾跟鄉里到嗇色園領齋。他曾在沙埔村的「仕高私塾」讀書,私塾由吳仕高(十九世)興建,吳仕高的後人很富有,專為本房子弟辦學。私塾離吳世明的家不遠,只需半分鐘路程。私塾後面有花園、公廁和廚房,可作出租擺酒之用。私塾後面有石屎建成的大地塘,吳世明童年在這片空地打波子、踢毽子等,李、陳兩姓的小童亦在此玩樂。吳、李、陳三姓住上沙埔,鄭、邱等雜姓住下沙埔,當中不少是客家人。日治時期當局清拆了私塾,和平後鉅利醬園在大地塘原址設廠。

吳世明10多歲時主要跟沙埔的小童玩樂,很少結識其他村的小童,各村小孩互相敵對。他10、11歲時某天前往馬頭圍村,探望嫁往該村大姑,經過露明道北帝廟時,被當地的小童圍打,因當年鄉下小童排斥陌生人。他有時與伙伴到九龍塘玩,經常跟「西洋仔」(葡萄牙人)打架,他們父親大多在政府或銀行工作。他很少獨自出門,大多結伴4、5位同村的朋友出行,包括李姓、陳姓的人。吳世明有時離家捉金絲貓,一般不去太遠的地方,但14、15歲時某次他與堂兄弟上觀音山,被村民視作入侵者,捱打了幾巴掌才可放行。他們由今伍華書院出發,經慈雲閣和慈雲山觀音廟的小徑上山。1939年太平洋戰事爆發(編按: 應是二次大戰),英軍修建沙田坳道和飛鵝山道,山邊佈置了炮台和馬子倉(機槍糟),這些堡壘在和平後清拆。 




標題 戰前沙埔村及週邊的風景(一)。戰前鄉村小童敵視陌生人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5分5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3
戰前沙埔村及週邊的風景(二)。廣州淪陷後沙埔村出現各類工廠

吳世明出生時沙埔村沒有工廠,村民耕種維生,但已不見禾田。日軍佔領廣州後,不少工廠搬來香港,沙埔出現了一些織布廠、染布廠和毛巾廠,廣州的廠商租用村民的田地開廠。當年沙埔很少村民到工廠打工,工人大多是廣州來港的難民。和平後耕種收入低,沙埔的吳、李、陳姓原居民將低窪農地租給各類工廠,包括和發興酒廠、同珍醬園、鉅利醬園、建興涼果廠和杏春園果子廠,另有牛皮廠、染廠和表帶廠。

戰前衙前圍前面有條水坑,坑水十分清徹,由今天的鳳舞街流經彩虹道,在今越秀廣場(前身是新蒲崗裁判法院)出海。西貢道有間著名的雲吞麵店「吳連記」,很多人開私家車前來光顧。戰前沙埔有間天后宮,靠近西貢道的九龍城警署,日治時期搬入城寨。該警署在1898年後興建,建築類似深水埗警署和油麻地警署,門外有個公園仔,放置了8座土炮;警署旁邊是碼頭,有前往港島的渡輪。吳世明小時候晚上常到公園乘涼和小睡。




標題 戰前沙埔村及週邊的風景(二)。廣州淪陷後沙埔村出現各類工廠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9分3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4
日治時期九龍城鄉民的生計。游擊隊在衙前圍和沙埔的活動

香港淪陷時間中實施戒嚴,沙埔由於較靠近有日軍註守的賈炳達道、侯王道,所以游擊隊大多在衙前圍出沒,但期間日軍也曾半夜兩次到沙埔搜捕游擊隊成員,日軍在衙前圍有線人,有2、3個吳姓游擊隊隊員被捕,惟吳世明一輩當時不知村中誰是游擊隊的人。被捕者關入日軍的警備隊司令部,即今民生書院,遭受「吊飛機」、「灌水」等酷刑,被折磨至死或殘廢。吳帝興、吳發(編按: 兩人名字乃譯音) 曾被扣押在警備隊司令部,放出後已精神錯亂。

日軍在擴建機場時,為了挖掘大坑 (即啟德明渠),拆掉了3分之2的沙浦村,包括陳、李姓居住的範圍,即今天主教伍華學校至新蒲崗裁判法院(即今譽港灣)位置,吳姓的屋幸獲保留。村民在日軍配給8至10斤米下,被逼遷至九龍塘模範村。日軍花了2至3年建機場,用盡了在衙前圍至九龍城一帶的石頭,鋪設大坑及機場。當時每天有多達數千人在機場工作,以換取每天一小杯米及1元軍票的酬勞。他們大多是九龍市區居民,而非九龍城的鄉民,因為他們主要以務農為生,如吳世明一家。另外也有被俘虜的印巴藉的英軍在機場守衛。戰前工種較多,人們大多打工維生,田地租給別人種菜,但日治期間村民失去工作,便返回家鄉務農。當時吳世明跟其他村民在早上到市集賣瓜菜等農作物。市集位於獅子石道、聯合道一帶荒廢的空地,戰前則要到較遠的旺角市集。市場有人負責用公秤量貨物的重量,吳世明哥哥便做過這種工作。當年糧食不足,生活艱苦,整天工作,沒有娛樂可言;天氣寒冷時,每天有很多人餓死或凍死街頭。




標題 日治時期九龍城鄉民的生計。游擊隊在衙前圍和沙埔的活動
日期 22/02/2012
主題 社區, 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19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5
1960年代港英政府於沙埔村收地及賠償情況

1962年英政府徵收沙埔村土地興建徙置區,早於1959或1960年沙埔的村民已跟政府討論賠償。當年政府刊登憲報,公佈賠償的價錢,但村民沒有理會。其後華民政務司與村民召開仲裁會,村民代表有吳氏四大房司理、族中父老、沙埔村長和幾位雜姓村代表,負責裁決的法官有3位,其中兩位是政府代表,村民只有一個代表,因此政府堅持收地,村民求助無門,只好領取賠償,遷離沙埔村。吳世明指出政府為原居民及非原居民提供不同賠償辦法,原居民指1898年已在沙埔居住的人。原居民地主的賠償方式是「屋地換樓地」,即獲分配鳳凰新村的地段;農地則以呎價1元的計算賠償,村民未能爭取更多。由於原住民的享有優惠賠償,引起非原居民的不滿,他們聘請左派大律師陳丕士打官司,最終獲得勝訴,爭取了同等待遇。吳世明當時任職警察,不便參與此事。

當年沙埔村、元嶺村的村民因收地賠償,搬進了鳳凰新村。村民如在獲賠地段興建樓宇,事先要向工務局呈交圖則,經當局審批才可動工。部份業主因被徵收較多土地,獲准興建8層高的大廈。吳世明家族是沙埔村的業主,享有屋地換樓地的賠償。他們跟建築商合伙興建一座5層的樓宇,建築商佔3層,吳世明家佔2層,1層自住,1層出租。當年村民一般無力自行建樓,各自與不同建築商合作;亦有建築商把握商機,派經紀與村民接洽。吳世明家雖搬離故鄉,但沒有影響與同宗的關係,大家仍在衙前圍打醮等大事時聚首一堂。




標題 1960年代港英政府於沙埔村收地及賠償情況
日期 22/02/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1分2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6
戰前沙埔村的外來移民。清拆沙埔村祖屋的感受

沙埔村的原居民有吳、李、陳三姓,1898年客家人遷入,買入原居民的屋居住,這些雜姓人分佈在下沙埔,該處是較易水浸的低窪地帶。日軍佔領廣州後,不少難民湧入沙埔村,原居民在農地搭木屋,租給南來的難民。他們是較有錢的移民,部份在沙埔租地開廠。人口膨漲導致房屋排水困難,坑道經常淤塞,污水臭氣難聞。日軍攻佔香港後,糧價上漲,廣州的移民買不起糧食,不少人餓死在屋,倖存者大多在和平後返回內地。戰後英政府拆沙埔村時(編按: 1962年),原居民爭取了屋地換樓地的優惠賠償,在鳳凰村獲補回地段,上蓋則以30元呎價計算賠償;至於將物業分租的業主,因政府要額外安置租客上樓,只獲較低的賠償。下沙埔的雜姓人因不是原居民,不獲屋地換樓地,只以30元呎價計算地皮的賠償,後來他們請陳丕士律師打官司,成功爭取跟原居民享同等待遇。

吳世明在沙埔拆村時遷出,他認為祖屋被拆是很傷感的事,原址後來興建了東頭邨23座(編按: 今東匯邨),他經常返回沙埔懷舊,回憶祖屋的生活。他認為住祖屋的生活方式較佳,鄰居關係密切,走出大門便可聊天,容易見面和溝通,消息易於流通。戰前村民早眼早起,下午4至5點吃晚飯,飯後老人在大地塘的石櫈乘涼、聊天,十分熱鬧,到8、9點便入睡,當年很少民居有電燈。老人起床便下田勞動,根本不用晨運。戰前汽車和工廠不多,西貢道才有寥寥的汽車駛過,空氣清新。吳世明很懷念昔日的生活。




標題 戰前沙埔村的外來移民。清拆沙埔村祖屋的感受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6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7
村民建村和修墳講究風水。吳成達祖墳和吳日玄祖墳的遷移歷史

吳世明未聽過錦成祖在沙埔立村的傳說,他估計是沙埔背靠農地,面向鯉魚門,滿足風水上的要求。沙埔的房屋建在沙丘上,一來沙丘不肥沃,不太適合耕種,二來地勢較高,下雨時可避免水浸。村民講究風水,建屋前請風水先生選址,一般要求是背山面海、坐北向南。吳氏最大的祖墳是吳成達祖墳,合葬了八世(從德)、九世(成達)、十世(世尚)3位祖先。祖墳位於沙田頭(今新蒲崗郵政局旁的小花園),建在一個沙丘上,面向鯉魚門,風水上有「鯉躍龍門」之意。日治時期當局擴建機場,墳地被納入禁區範圍,週圍建了鐵絲網,吳渭池向日軍申請起骨,但沒有族人敢當此任,最後骨殖長埋地下。

日玄祖(十一世)的祖墳則原位於元嶺村,面向昂船州,從日治時期起搬了3次,初搬到今斧山道,其後搬往白馬(即黃大仙廟)。日玄祖留下不少祖嘗(土地),得以選擇風水較佳的位置遷墳。最後祖墳遷入沙田王屋村的後山,墳地屬政府地段,當年政府沒有監管,王屋村也沒有異議,小歷源吳氏族人吳壽棠又王屋村的人相熟,吳氏獲准在村中搭喉水中,拉了1000多呎長的膠喉輸水上山。吳世明認為族人修墳時主要考慮風水,不理會墳地跟衙前圍的距離。




標題 村民建村和修墳講究風水。吳成達祖墳和吳日玄祖墳的遷移歷史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1分1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8
吳位榮祖墳和吳德高祖墳的遷移歷史

吳位榮祖墳最初位於曬魚石(今福德學校佔據的小山丘),山丘被鏟平後(編按: 日治時期),祖墳遷往沙田望夫山。昔日前往拜山只靠走路,上望夫山的路途艱辛,為方便族人起見,祖墳搬往觀音山十二笏村附近,並與廷鳳、勝華、進華3位祖先合葬。墳地雖位於官地,為免十二笏村民說山墳破壞風水,吳渭池向一位村民付錢,請他代為辦妥修墳。位榮祖妻子周氏的山墳位於橫頭磡,港英政府興建龍翔道時被清拆,族人沒有起骨,現在已無墳可拜。吳德高的祖墳很大,最初位於是舊吳氏宗祠後面,後來舊祠堂被拆,祖墳搬往鑽石山,因墳地並建於私人地段,不用向政府納糧(編按: 繳交地稅)。




標題 吳位榮祖墳和吳德高祖墳的遷移歷史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7分1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19
房的人丁多寡與追溯祖先的關係。吳卓禮祖的嘗產、祖墳地點和祭祖活動(一)

十九世祖吳德高有4個兒子,即元任、恒任、賢任和聖任,恒任一房絕後,元任和賢任兩房仍可追溯祖墳位置,聖任一房的祖墳無法追溯。吳世明分析若某房是歷代單傳(單房),嘗產易於被後人賣掉,往後子孫沒有資金祭祖,漸漸便遺忘祖先和祖墳,以致不少單房只能追溯至祖父一代。此外,昔日族人壽命較短,向後人交代祖先的情況機會不多,認祖便出現困難。吳世明和吳偉基屬賢任一房,此房人丁興盛,瓜分嘗產不易,嘗產代代相傳至今,祭祖活動未有間斷。

賢任祖一房有卓禮和叶禮兩條分支,吳世明、吳偉基出自卓禮分支。卓禮祖在衙前圍3巷6號有間祖屋,族人將祖屋出租,利用收入祭祖。卓禮祖又分3房,每房產生1名司理,負責籌備每年的祭祖。卓禮祖墳位於蠔涌蛇地,佔據大老山的一個山頭。1950年代至1960年代族人祭祖時,由當地的牧牛童引路,族人要割草和砍柴,山路崎嶇難行,尋找祖墳不易。自從當年的長輩去世後,祖墳乏人打理,周圍長滿野草,滿天蜜蜂和黃鋒,後輩無法前往祭祖。吳偉基(編按: 年約60歲)小時曾到蠔涌拜山,4、5年前他與堂兄弟重返舊地2、3次,他們計劃將先人骸骨起出火化,再將骨灰放入金塔供奉,但最終找不到祖墳,只見蜜蜂和蛇仔,只好在吳氏宗祠造一個神主牌,卓禮祖後人便在祠堂祭祖。




標題 房的人丁多寡與追溯祖先的關係。吳卓禮祖的嘗產、祖墳地點和祭祖活動(一)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5分5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20
吳卓禮祖的嘗產、祖墳地點和祭祖活動(二)

吳世明憶述小時候拜祭卓禮祖十分艱苦,族人在衙前圍集合出發,經牛池灣、百花林、黃麖仔、大藍湖、田寮才抵達山墳,途中要翻過飛鵝嶺和大老山,全程步行,朝出晚歸。當年祭品跟今天差不多,整隻燒豬帶上山再斬,每家人分1條燒肉,共有10多家人拜山。戰前某年族人重修祖墳,請打鼓嶺道的朱炎記石廠製造石碑,朱炎記的伙記更抬石碑和紅毛泥上山,完成修墳的工程;村民亦擔了很多食物,如光酥餅和花生,女人要擔祭品上山,她們獲發擔工錢,但不拜祭。吳偉基小時候拜卓禮祖時,有人開私家車或14座位小巴前往;有人坐車到蠔涌,再覓車上山墳;亦有人從蠔涌出發,步行經田寮上山。

昔日卓禮祖一房有土地和祖屋,租金收入豐裕,吳世明童年時拜山亦獲分錢。卓禮祖的地段曾租給九龍醬園,後來政府收地,補回現金和鳳凰新村的土地。卓禮祖在衙前圍3巷6號有間祖屋,吳偉基曾負責收租,後來由長江實業收購。錦成祖(編按: 卓禮祖的父親) 亦擁有不少土地,戰前租給醬園,收入由吳世明、吳偉基、吳觀連等家族共享(編按: 錦成祖有卓禮和叶禮兩子,吳觀連是叶禮的後人)。和平後醬園結業,吳觀連在祖嘗土地耕種維生。




標題 吳卓禮祖的嘗產、祖墳地點和祭祖活動(二)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7分2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21
戰前吳成達祖的司理和批租事務。戰後政府對祖堂的規管和有限公司的成立

吳世明認為戰前鄉村很封建,長輩有無上權威,拜山時最好的食物都由長輩享用,小孩上前討食又被趕走,只能吃次等的食物。戰前吳成達祖只有一位司理,由他全權決定批地出租之事,並保管嘗產記錄和收租簿。吳氏租了不少田地給工廠,例如醬園、牛皮廠,批租期一般是10年;工廠很少拖欠租金,收租過程順利。司理包辦所有租務,負責簽字批租和決定租金,每年要向祖堂交一筆款項,收租後的餘款歸本人,司理可算是一個肥缺。每年正月初七長輩齊集祠堂,討論當年的嘗產管理,開會時經常打架,大家爭着做司理。當年吳氏不少的地段廉租批出,司理不太計較租金,只求大量批租。

1962年吳氏宗祠搬入現址,當時英政府已將衙前圍納入新九龍,不准吳氏成立有「祖」或「堂」之名的組織,族人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賣掉祖嘗分錢,二是成立有限公司。族人於是成立一間有限公司,管理吳日玄祖的嘗產,每年要向政府呈交核數報告。吳世明認為成立公司後,祖堂變得民主和公正。吳世明年輕時沒有參與族務,祖堂的事由老人主理,他祖父讀書不多,父親又長期出外行船,他們都很少參與。




標題 戰前吳成達祖的司理和批租事務。戰後政府對祖堂的規管和有限公司的成立
日期 05/11/2012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1分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M-SEG-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