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權

吳瑞權
衙前圍村吳成達祖長房司理

性別:
出生年: 1952
受訪時年齡: 60
教育程度: 初中
主要職業: 餐館經理
訪談主題: 社會生活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相片/資料集
童年時期全家住在衙前圍祖屋
吳瑞權在衙前圍土生土長,直至移居英國。他聽祖母講述,昔日他們家在圍內有很多屋,因生活不景陸續賣出,他懂事時只餘下1巷16號的祖屋。他在1巷祖屋長大,這是一間兩層石屋,閣仔和樓下的面積相同,下面間了一個房。吳瑞權與祖母、父母、姐姐、兩弟和兩妹同住。吳瑞權與家人睡在碌架床,他與祖母住閣仔,爬木樓梯上落。1961年父親已去了英國,吳瑞權與弟妹尚屬年幼,居住地方大致足夠,夏天時小童睡在帆布床,或鋪席睡在地上。屋內有個沖涼房,角落擺了兩個揼氣的火水爐,後期才改用電飯煲。家人在前廳食飯,小童很少在家,飯後走出圍門玩樂。



標題 童年時期全家住在衙前圍祖屋
日期 27/10/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3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K2-HLT-001
在衙前圍三代同堂的家庭生活
衙前圍的圍門有多條石橋櫈,午飯後不少阿婆聚集講是非,或在石櫈上午睡。吳瑞權祖母疼愛他,不准他到處跑,攬住他在石櫈上睡覺。吳展鴻祖母經常向他抱怨,說他們兩婆孫霸佔石櫈。吳瑞權小時不喜歡讀書,放學便放低書包出去玩,只臨急抱佛急温習。母親不管促他讀書,祖母只叮囑他不要弄傷,只要父親嚴厲監督。每晚8點父親問他當天上課內容,答不出便用籐條鞭打,直至11點才放他睡覺,祖母有時從樓上落來勸說: 「畀佢瞓覺,唔好讀囉!」瑞權是家中長子,父親對他特別厲格。



標題 在衙前圍三代同堂的家庭生活
日期 27/10/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分5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K2-HLT-002
童年在衙前圍的朋友和生活片段
吳瑞權在衙前圍渡過童年。他的玩伴主要來自圍內,尤其是1巷的小朋友,包括現時村長的弟弟。東頭邨興建七層大廈時,地盤因打樁形成一個個凹坑,下雨時出現4、5呎深的水氹,足以淹死小孩。吳瑞權跳落水氹玩樂,小童並不覺黃泥水污濁。衙前圍南邊街有不少生果舖,他跟舖頭的小童由細玩到大,因買不起而撿地上爛蘋果,問舖主借刀切水果。昔日村後是一片農田,他喜歡到慈雲山、竹林(黃大仙竹園村)捉金絲貓(豹虎),竹園村有不少魚塘和菜園,黃大仙廟只是一座廟仔。



標題 童年在衙前圍的朋友和生活片段
日期 27/10/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3分2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K2-HLT-003
英國空軍機場帶來出洋謀生的機遇
衙前圍附近的英國空軍機場為吳瑞權家帶來海外謀生的機遇。他父親幼時在祠堂讀過2、3年卜卜齋,10多歲時曾參加遊擊隊抗日。婚後不久他獲鄰居介紹,到牛頭角的英國空軍基地宿舍做服務員,領100多元的月薪,服待高級軍官,他的上司是位英國少將(洋人)。吳瑞權讀小一、小二時,每星期日父親帶他到空軍宿舍,他跟同齡的英籍軍官子弟玩樂,食三文治和薯片。某次少將見父親兒女成群,擔心他不能持家,於是寫介紹信到移民局,替他申請到英國謀生。少將的信影響力很大,不久父親買機票赴英。



標題 英國空軍機場帶來出洋謀生的機遇
日期 27/10/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K2-HLT-004
少年時代告別故鄉和故人遠赴英國
1967年吳瑞權赴英與父團聚,告別熟悉的故鄉和故人,開展異鄉的生活。吳瑞權父親於1961年獨自赴英,他先到利物浦投靠表弟,在一間炸魚薯條店做工,1年後轉往新堡,到一間華人開辦的雜碎樓當侍應,其後改往金田樓打工。1966年父親初次回港,安排吳瑞權赴英,1967年5月29日瑞權抵達英國。族中兄弟吳肇基在機場工作,起飛前跟空姐說瑞權是其弟弟,請她們妥善照顧,瑞權在飛機上獲發蛋糕,對此恩情銘記至今。抵步後他與父親住在新堡,父子在餐館宿舍孖舖,3個月後父親將他交托給當地的鬼婆照顧,她是父親的舊同事。



標題 少年時代告別故鄉和故人遠赴英國
日期 27/10/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3分4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K2-HLT-005
市區發展導致故鄉變得陌生和疏離
吳瑞權感嘆自從東頭邨興建了七層大廈,衙前圍便不再好玩了,環境變得陌生,活動範圍縮小,很多地方去不了,不能像往日上山和落魚塘。東頭邨大廈很雜,有爛仔攔路問話,甚至抓上樓打,他本人身受其害。他約17、18歲首次從英國回港,某天在第七座樓下等候朋友,打算會合到佐敦道打保齡球,怎料有4、5個飛仔抓他上2樓問話,威脅他灌水和挑腳筋,他嚇到腳震,後來堂兄救駕,才得以平安脫身,他認為這經歷十分恐佈。他去英國前很少在七層大廈出沒,在那裡沒有認識的人。



標題 市區發展導致故鄉變得陌生和疏離
日期 27/10/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4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K2-HLT-006
中年重返故鄉回味圍村兄弟情
 吳瑞權步入中年後,頻密返港回味衙前圍的兄弟情。自1971年他便沒有再回港,直至1991年離婚後才每年回鄉,早期每年返港2次;近年改為1年1次,主要是探望回港工作的女兒,兒子則在蘇格蘭成家和工作。他大多在10月回港,入秋後天氣怡人,同時趁重陽節到祠堂祭祖。返港時他找吳肇基等兄弟聚會,大家喜歡到內地娛樂減壓。吳瑞權長年遠離香港,有點懷念鄉下,因衙前圍有600年歷史,而且自己在村土生土長,有不少童年玩樂的回憶,他最懷念的是兄弟情。他贊成衙前圍的重建方案,令媽廟(天后宮)和村屋得以保留,日後可回憶往事。



標題 中年重返故鄉回味圍村兄弟情
日期 27/10/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3分4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SK2-HLT-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