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張志剛
油麻地玉器市場檔主

性別:
出生年: 1970
受訪時年齡: 41
教育程度: 中四至預科
主要職業: 玉器商販
訪談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在廣東道玉器攤渡過童年。玉器商販營業地點和規模的變化

1970年張志剛生於香港,出生時家住渡船街文苑樓,父母在廣東道和南京街交界的人人茶樓外面擺玉器地攤(人人茶樓已改建四海玉器中心),他5歲時已隨父母在地攤擺檔。附近商販亦帶同年幼子女擺檔,有不少是他的同學。小學時張志剛就讀廣東道官立小學,每天7、8點他從家中出發,沿渡船街南行回校上課,途經佐敦道碼頭和巴士總站,再經船塢、消防局和政府合署返抵學校;12點半放學後原路返回,到玉器攤與父母會合,父母收拾攤檔後,約1點上人人茶樓午膳,他最常吃的是叉燒飯。飯後他隨父母到文華樓的玉器工場,自己在工場做功課。

假日時早上父母攜他到攤檔,張志剛慣常在樓梯口看公仔書,父母不讓他亂走,免弄砸其他商販的貨物;午飯後父母如常回在文華樓的工場營業,他在旁幫忙執珠仔和打磨。幼時他主要在南京街活動,至9歲活動範圍擴至新填地街和寧波街,但不能越過渡船街大馬路。他常到新填地街和寧波街交界的「張祥記」玩具舖,由於經常光顧買玩具,老闆亦與之相熟,不會阻止他在店內把玩新玩具。 讀中學時他常在渡船街和佐敦道碼頭的空地踏單車,晚上又在碼頭上船位旁的海邊釣魚,有時到佐治五世公園和九龍公園踢球。

南京街至佐敦道段的廣東道是玉器攤檔集中地,尤以廣東道與南京街交界位最旺盛,攤檔靠在人人茶樓一邊的行人路開設,後來向北發展至寧波街,直抵西貢街為止。「瑞香園」茶樓位於佐敦道和廣東道交界,當年不少玉器商人在此交易和聚會。初期張志剛父母跟其他玉器商販一樣,只在地上鋪紙擺地攤,及後玉器商會在人人茶樓斜對面設地舖 (現址玉器交易廣場),讓會員以摺抬和麻將枱開檔,減輕搬抬貨物的負擔,父母和祖母隨即搬入擺檔,兩檔毗連而立。早期的玉器檔下午1點結業,1980年代始出現專營午後生意的商販,大多是玉器雕刻師傅,他們上午雕刻,下午賣貨。上下午時分客源不同,上午客主要是大舖戶和遊客,下午客以推車小販為主。1982至1984年間,不少玉器檔遷往油麻地玉器市場,包括張志剛父母的檔口。




標題 在廣東道玉器攤渡過童年。玉器商販營業地點和規模的變化
日期 19/04/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7分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CCK-SEG-001
油麻地的舊式茶樓和玉器師傅誕
廣東道玉器市場附近有不少舊式茶樓,例如「人人」、「醉香園」、「伯爵」、「讌賓樓」、「雲天」、「一新」等。「讌賓樓」位於佐敦道和炮台街交界,「雲天」位於上海街和佐敦道交界,對面是「一新」和「伯爵」。「讌賓樓」和「雲天」有不少咕喱(苦力)聚集,他們手執搬貨用的棕色麻帶,以資識別身份。張志剛較多隨父母到「人人」、「醉香園」和「伯爵」。對「人人」印象最深刻是叉燒飯。「伯爵」是玉器商販最熱門的聚腳點,每有喜慶或聚會,商販晚上到伯爵三樓設筵席。每年師傅誕是玉器商的大節日,當日主辦當局從玉器商會請出師傅牌位,置於人人茶樓對面的行人路上(現址玉器交易廣場),供所有玉器從業員上香拜祭,不限於玉器商會成員。該牌位不放在人人茶樓下面,以便阻礙商販做生意。拜祭完畢商販到茶樓飲茶,晚上在「伯爵」設宴,幼時張志剛與其他小孩在茶樓嬉戲,免費任食美味菜餚,他對師傅誕晚宴印象深刻。


標題 油麻地的舊式茶樓和玉器師傅誕
日期 19/04/2011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6分4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CCK-SEG-002
張家三代人玉器生意的演變

1970年代初是廣東道玉器市場的萌芽時期,張志剛祖母和父母已在廣東道和南京街交界擺攤。祖母入行時只做零售生意,從內地進口玉石舊貨,在油麻地出售。至父輩經營時零售業務仍佔半數,另從雲南等地輸入玉石原材料自行加工,製成關公、壽星公、觀音等人物的玉像發售。1980年代末是玉器市場的全盛期,張志剛仍處於求學時期,從1986年至1989年他利用每年暑假,到父親在廣州開辦的玉石廠學習,又隨父到雲南入口石材,到過騰沖、瑞麗等滇緬邊境城鎮,從中積累玉器行業知識。1990年畢業後正式入行,在油麻地玉器市場的父母檔位幫忙,當時場內已設上蓋、電話和電扇。

近年他已接管家庭生意,改革上一代的營運模式,採用一條龍式辦法,自行包辦賣石材、產品設計和投產。張志剛認為玉器不再是單純的風水或辟邪用品,不少年輕人視之為珠寶飾物,富收藏和保值用途。他主要按原石材形狀構思產品,推出玉螺、玉蟹、玉雞腳等嶄新貨種。他憶述1990年赴緬甸入貨時,全團百多名行家均為香港人;到2011年赴緬甸人數已增至5000人,但港人只佔百多名,其餘俱為內地人。現時香港玉器生意已走向沒落,遠不及1980年代興旺,玉器的生產工序和市場已北移。本港只剩下玉器零售,經營環境艱難,張志剛強調產品要推陳出新,迎合市場潮流。




標題 張家三代人玉器生意的演變
日期 19/04/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7分2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CCK-SEG-003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廣東道玉器市場的演變
廣東道和南京街交界是最早的油麻地玉器買賣場地,1970年代人流興旺,街角位每每雲集逾百商販,時有碰撞之事。當年交易方式俗稱「抓手買賣」,買賣雙方不用計算機或算盤,以手勢表示價錢,旁人不知交易詳情。玉器商販擺攤自律,收檔時將路面清理妥當。當年電話不普及,通訊不便,玉器商販多在佐敦道聚居,不少是鄰里關係,許多玉石雕刻師傅亦住在廣東道。人人茶樓是行家聚腳點,有8、9成的食客是玉器商販,在茶樓互通貨源、貨價等行內訊息。相對於「伯爵」和「瑞香園」,「人人」只屬檔次較低的「地痞茶樓」,但在裝修層面而言,檔次又比「雲天」等茶樓為高,「雲天」仍向茶客提供痰罐倒茶水,「人人」則已改用玻璃碗。1980年代初廣東道玉器商遷往油麻地玉器市場,當年搬遷進度遲緩,行家陸續分批搬離,需1、2年時間才遷入新址,有些另到店舖內經營。搬離後仍有不少行家返回老地方聚集,興旺景觀未有大變,行家在人人茶樓和附近大牌檔聚談,但已較少在茶樓做買賣。及至大牌檔搬離街上,轉入熟食街市(俗稱集中營)管理後,人人茶樓街角位轉趨淡靜。

 




標題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廣東道玉器市場的演變
日期 19/04/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CCK-SEG-004
童年時期的佐敦道碼頭。油麻地的中心和各條街道的特點

張志剛自小在油麻地長大,幼年主要在父母的玉器攤活動,他自覺聽從父母叮囑,不走到車流多的馬路。他中學時每日搭車經佐敦道往返學校,返學前或放學後喜歡在佐敦道碼頭流連。碼頭邊有不少熟食檔,張志剛慣常光顧車仔麵和魚蛋。熟食檔靠近人和車的上船點,雖屬走鬼檔性質,實際長年定期開檔,未見走鬼之事;往灣仔的渡輪上船位附近有不少海鮮檔,海面上有時見「嘩啦嘩啦」(編按: 小型電船的俗稱) 賣海鮮。當時張志剛等少年喜歡到碼頭釣魚,此外又在碼頭踏單車、玩遙控車。當年他較少去避風塘遊玩,海水臭味令他卻步。油麻地避風塘分成南北兩段,中間有海堤相隔,靠近大角咀的北段較熱鬧,海邊有不少大牌檔;近佐敦道和八文樓的南段較淡靜,在端午節時舉行龍舟競渡。中學時他又常到九龍公園游泳,以及到佐治五世公園踢球,踢球時相約表兄弟和同學十餘人,因人多勢眾不怕被黑社會欺負。

1990年代投身工作後,張志剛活動範圍遍及全油麻地,北起窩打老道,南訖佐敦道。他覺得廣東道和南京街交界是油麻地的中心地帶,他在此長大和工作,數十年不離此處。現時他檔口雖在油麻地玉器市場,但經常返回廣東道買原料和推銷產品,西貢街至佐敦道段的廣東道仍有不少玉器舖。早期他曾光顧偉晴街的家庭式茶餐廳午飯,餐廳煮食不落味精。部份街市內的茶餐廳前身是大牌檔,例如早年聞名的「波記」已搬入舖內。

佐敦道法國文化協會樓下以前曾有熟食市場(俗稱大牌檔集中營)。他覺得彌敦道是油麻地的分界點,感覺像是另外一個地方,童年時尤覺車流繁旺,但他覺得彌敦道沒有玩樂場所,小時候甚少出沒該處。他察覺油麻地有不同階層的分區,認為在官涌街出沒的人較斯文,對廣東街和炮台街的觀感則較差。張志剛長期在八文樓居住,2005年結婚後搬往駿發花園,駿發樓下有花園,稍遠則有京士柏公園,環境清幽,加上鄰近他上班的玉器市場,因此沒有考慮搬往他區。他在油麻地出生、成長和工作數十年,慢慢培養起社區情。
 

 




標題 童年時期的佐敦道碼頭。油麻地的中心和各條街道的特點
日期 19/04/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6分4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CCK-SEG-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