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

李蓮
九龍城區區議員

性別:
出生年: 1948
受訪時年齡: 65
教育程度: 初中
主要職業: 工廠工人
訪談主題: 工業,社區,社會生活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回顧土瓜灣的工廠生涯

李蓮認為土瓜灣與紅磡連成一片,兩區界線不易劃分。她小時住在紅磡,經常到土瓜灣玩樂,當時最有名的是海心廟,廟位於島上,要搖艇出海遊覽。後來海心廟周邊填海,建了不少工廠大廈,1970年代這裡出現了偉恆昌新邨,這是區內首個有規模的私人屋邨。土瓜灣昔日是工廠區,吸引不少區外的人過來就業,造就此區的繁榮。九龍城道和落山道交界有街市,下鄉道廟仔(編按: 土瓜灣天后廟)外早上有很多人賣早餐,包括豆漿、油炸鬼和腸粉等,有很多就近上班的人光顧,很配合經濟原則,李蓮亦經常在此出入。她認為環字八街是最老、衛生最差的街道,昔日有很多山寨廠,當年工廠流行請人加工。李蓮生活困難,10多歲時已常到山寨廠取貨,例如取膠花回家穿幫補家計。土瓜灣的大廠在九龍城碼頭附近,此處有很多紗廠和布廠。

李蓮10多歲時已聯同幾位朋友,到港九新界的工廠找工作,她主要在土瓜灣、觀塘、深水埗等工廠區返工,尤其是最近家的土瓜灣,不用搭車上班。她從事過不少行業,到過電池廠(位於今興華中心)、假髮廠、紗廠、布廠上班,當時工資理想,工人為生計轉工頻繁,很少人長期任職一間廠。工廠流行以件薪發工資,就業自由靈活。李蓮等年輕人希望見識不同行業,互相介紹工作。工廠有養成工制度,例如製衣女工入職時先學車衣,收取10至20元的微薄日薪,幾個月學成便可找工,求職者要接受管工的車衣考驗。李蓮等年輕女工都是陳寶珠、蕭芳芳的影迷,對她們扮演的自信工廠妹深有共鳴。土瓜灣有不少戲院,如珠江戲院、榮光街的華樂戲院,早場和工餘場門票都很便宜,看電影是流行的消遣。




標題 回顧土瓜灣的工廠生涯
日期 19/03/2010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2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李蓮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L-SEG-001
工人的求生意識和適應能力。參加工會的經歷和意義

李蓮在工廠打工時經常轉行,她不覺得放棄固有技能可惜。工廠大多是流水作業式,工人只在一個部門工作,容易掌握技術。她認為工人求生意識強,適應能力高,希望多學技能,確保不會因某行業式微而捱餓;例如1970年代假髮業興旺,吸引不少人入職,行業沒落後便改往毛衫廠打工。她感慨當時的人能吃苦,大家都希望超時工作賺更多錢,勞工署已有工時的規定,他們派人巡廠時工人便要走鬼。李蓮10多歲已跟同伴一起找工作,穿梭各類工廠大廈,熟識工廠區的運作。她的同伴由工會維繫,透過旅行、聚餐認識朋友。當年各行各業工會盛行,負責處理勞資糾紛,替失業工人覓工;並組織同業聯誼,探訪清貧工友。她參加過工會的木屋區、徙置區探訪活動,養成關心窮人的精神。

李蓮小時候住在紅磡,在勞工子弟學校讀書,學校靠近船塢工會,校方關心工會的工作,鼓勵學生到工會做義工。求學時她參加過船塢工會的訪貧問苦,亦曾義教工人識字班,回想起來仍十分開心。製衣業是她第一個從事的行業,她加入最長久的工會是製衣工會(編按:現稱「製衣服飾從業員協會」) ,當年總部在新蒲崗。她在製衣工會認識了不少工友,互相照顧和介紹職位,工會儼如一個大家庭,至今她仍有保留會籍。有些會員即使跟她不再是工友,大家仍保持聯絡。土瓜灣重點工會是馬頭角道的工人俱樂部,由工聯會籌款興建,落成後如有一個社區會堂,有禮堂和會議室等設施,可舉辦晚會、表演、座談會之類的活動。工人階級對此感自豪,稱之為「工人大會堂」。工人有了自己活動的地方,李蓮認為這是不簡單的事。




標題 工人的求生意識和適應能力。參加工會的經歷和意義
日期 19/03/2010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14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李蓮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L-SEG-002
環字八街山寨廠的外發工。童年的家庭生活和讀書經歷

李蓮小時侯住在舊式七層大廈徙置區(編按: 前大環山公屋),10多歲時已從環字八街的山寨廠接外發工,當年她仍在求學階段。她透過街招找外發工,當年街上貼滿A4紙的街招,上面寫「招請XX」,並留有工廠地址,她亦按地址找到塑膠山寨廠,拿塑膠花回家穿,最難處理的是吊鐘花,組裝花桿和花朵不易,雖然手指頭很痛,因可自力更生幫補家庭,她仍享受做外發工。她住過徙置區和木屋區,家家戶戶清貧,連幾歲小孩都要穿膠花。她認為自己10多歲時已很成熟和大膽,在土瓜灣、新蒲崗看見工廠大廈的街招,便上門拍門見工,當年入職很容易,不用簽合約,7天前通知即可離職,若工人願放棄數天薪水,辭工時更不用通知。

李蓮強調「窮人孩子早當家」,生活逼人令小孩早熟。她是家中獨生女,父親是中華電力公司工人,每星期六發工資,由於收入微薄,每次買米只能買一、兩斤,用報紙或咸草包裝帶回家;買油只能買數両,用罐或樽盛走。她感慨當時的人節儉和環保,有人到徙置區上門收買舊物,她曾用爛剪刀換1、2塊麥芽糖夾餅乾。她在徙置區的生活很自由,父母返工無瑕管束她,放學後她回家做功課,做完便與鄰人外出遊玩,在附近爬山或游水,有時則開收音機聽粵曲、聽故事。小一至小三時她在徙置區的天台學校讀書,斷斷續續地上學。小三時她轉入紅磡勞工子弟學校,人生觀和視野從此改造。這是較正規的學校,校長和老師用心教學,經常安排家訪;李蓮的學業步上正軌,成績名列前茅,她對學校十分感激。她認為童年的生活令她了解基層需要,培養了人際關係、觀察社會的能力,這有助她日後從事社區工作,1994年到土瓜灣參選區議員並成功當選。




標題 環字八街山寨廠的外發工。童年的家庭生活和讀書經歷
日期 19/03/2010
主題 工業,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6分3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李蓮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L-SEG-003
工廠工人的流動性和工廠大廈的環境。在假髮廠的數年打工經歷

李蓮十分熟悉土瓜灣,她小時侯因家長無瑕管教,已習慣獨自出門,常在土瓜灣活動,在公園、海心廟遊玩,又到珠江戲院看戲。長大後她在土瓜灣找工作,做過大廠、小廠和山寨廠,主要在工廠大廈返工,每間廠工作期以月為單位,一年可轉多份工。當年開工時間不固定,有時沒有原料,老闆便叫工人休假5、6天,有時生產空檔期長達1個多月,工人便聯群結隊找其他日薪工,相互介紹工作。

李蓮求學時未及法定工齡,便利用課餘時間,到環字街的山寨廠接外發工。有些山寨廠只有10多個工人,一般從大廠接單,從事簡單加工。接外發工的人要留下地址,有時要給山寨廠按金,交貨時不一定立即收工費,山寨廠要先驗貨,不合格者便打回頭。她曾任職的大廠有梅珍妮製衣廠、偉綸紗廠、布廠、電筒廠等,大廠就業機會多,她看街招找到工作。昔日欠完善制度保障工人健康,紗廠、布廠滿天塵埃,工人要載口罩、圍裙工作;紗廠又經常灑水,廠房濕氣重,空氣不清新。紗廠、布廠工人易患職業病,例如呼吸系統疾病。李蓮忍受不了差劣環境,任職時間都不長,她經常尋覓新工種,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即工資高、工作舒服和開心。

李蓮曾在假髮廠打工數年,任職過幾間工廠,包括位於新山道三光布廠大廈的假髮廠。當時行業興旺,本地工廠從美國接單大量生產,工人工資理想。假髮廠有織髮、排髮等部門,李蓮因熟悉運作衣車,便到排髮部工作。她透過私人介紹找到工作,並自願協議交私人介紹費,當時職位競爭大,李蓮認為收取費用是合理的事。介紹人要接受管工問責,確保工人不曠工。有些年輕工人不定性,因工作沉悶,每天只返工半天,下午出外娛樂。李蓮知道假髮業只興旺數年,珍惜機會賺錢盡量開工,即使廠房塵埃、頭髮飛舞亦不理會。




標題 工廠工人的流動性和工廠大廈的環境。在假髮廠的數年打工經歷
日期 19/03/2010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16分1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李蓮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L-SEG-004
生產皮褸貨辦是最終的理想工作。工廠的外發模式: 租貨車送貨和收貨

李蓮工業生涯的後期專注於皮褸行業,她認為在眾多行業中終找到理想的工作。她認為理想工作是穩定、收入高、符合興趣,但有技術才可收入高。她很早已學會車衣,後來對做衫有興趣,工餘時便買時裝書籍自學裁剪,當年流行學習裁剪,有不少專門學校。她主要任職於新蒲崗、觀塘的皮褸廠,首先設計師繪圖則,交由裁縫裁布,李蓮便車出全件起的貨辦。她認為做貨辦不是流水行業,要深入研究才掌握技術,屬於時裝業的範疇,她對工作有滿足感,自言算是技術人員。她估計土瓜灣沒有皮褸廠這種高級廠,區內主要有製衣廠、塑膠花廠、電池廠、布廠等。她做過多間皮褸廠,工作較前穩定,任職期以年計算,後來要結婚、照顧小孩便離職了,婚後專注於社區工作,後來更出選區議員。

李蓮認為工廠外發模式在1980年代消失,從事外發工的大多是家庭主婦,她們在家有衣車,一邊生產一邊持家。除了住家工人到工廠取貨外,1970年代至1980年代尚有另一種外發方式,即工廠租貨車運送材料上門(例如紅磡邨),居民到貨車取貨回家加工,隔一段時間貨車便來收貨,有時則同時發貨和收貨。李蓮贊歎這個方法靈活,方便住家接外發工。




標題 生產皮褸貨辦是最終的理想工作。工廠的外發模式: 租貨車送貨和收貨
日期 19/03/2010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9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李蓮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L-SEG-005
土瓜灣工廠工人的伙食。樸素、刻苦、知足是工廠時代的精神

李蓮提及3種昔日土瓜灣工人的用膳辦法。1.) 包伙食,即一組工人(約4、5名)集體訂飯餸,由包伙食人送來工廠門口,用膳後工人交還餐具,包伙食人再來廠取走,隔一段時間來廠收錢。李蓮認為包伙食可節省工人用膳時間,當年午飯時間是1小時,工人請人包伙食,20至25分鐘便吃完,剩下不少休息時間。有些包伙食人以家庭式經營,另請人送貨和收貨。中午滿街是運食物的木頭車,一組人的飯餸連餐具用布包裹,餸菜以碟盛放用銻蓋吸着,幾組人的伙食疊在一層。2.) 出外食飯。午飯時間工廠區街道有不少推車仔,載着各類飯餸,工人或站或座用膳。李蓮感慨這難以講究衛生,她曾吃過一粒釘,日後只好加倍小心。3.) 帶飯。工廠有水甑向工人供給飲用的熱水,水甑用不銹鋼製成,工人把銻飯盒放在發熱的水甑上保暖。

李蓮嘆息今昔生活對比強烈,她憶述土瓜灣早期是工業區,後來工業式微,工廠變成住宅區,例如偉恆昌新邨和定安大廈,李蓮當年覺得這些有電梯的住宅十分高級。隨後社會注重康樂,越來越多地方開闢了公園,酒樓、食肆亦陸續普及。她記得土瓜灣道當年有「嘉賓」、「歡喜月」等酒樓,但每次她只能望門興嘆。當時工廠用糧袋發薪水,上寫收入及產量,並要工人簽收,每次發工資李蓮將糧袋全交給母親,支配家庭開支。第一次出糧時母親批准她外出慶祝,她約了幾名工友到餐廳「鋸扒」,吃套餐可謂難忘,以刀叉用膳十分高級。當時人生充滿希望,人人知足易快樂。她認為當時的人孝順、樸素、刻苦,他們的生活充實、有理想、有目標,時刻要思考求生。她是家中獨女,從小肩負生活重擔,開工不足便很徬徨。




標題 土瓜灣工廠工人的伙食。樸素、刻苦、知足是工廠時代的精神
日期 19/03/2010
主題 工業,社區
記錄總長 13分2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李蓮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L-SEG-006
回顧土瓜灣從工廠區到住宅區的變化

李蓮回顧土瓜灣數十年的變遷。昔日土瓜灣工廠多、空氣差,有一種工廠區特有的味道,混雜難聞,令人不舒服,例如牛房有劏豬味,南洋煙草公司有煙草味,今傲雲峰附近有牛骨廠,可能因生產化肥,氣味最難頂,李蓮經過已感不適,更難想像有人在牛骨廠旁居住。後來人的學歷提高,服務行業逐漸取代工業,區內大廠或遷出或停產,包括天廚味精(改建成傲雲峰)、煤氣公司北廠(改建成翔龍灣)、南洋煙草、牛骨廠、牛房等,大廠消失令環境得以改善,大型住宅區甚至豪宅不斷落成,例如翔龍灣、欣榮花園、農圃道18號、半山壹號等,土瓜灣開始有些像樣的商場,公園和長者設施也增加,李蓮認為今天的土瓜灣算是宜住的地方。土瓜灣昔日是基層市民聚居地方,有能力的新一代都遷出,留下年老的父母,現時土瓜灣則有生氣,隨着新住宅落成,吸引年輕的核心家庭進駐,加上將來地鐵出現,這區長遠有發展潛力。她認為收購、重建有利有弊,好處是居民生活改善,但缺點是造成地價飛升,她希望重建後原來的土瓜灣特色得以保留。 




標題 回顧土瓜灣從工廠區到住宅區的變化
日期 19/03/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9分5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李蓮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L-SEG-007
土瓜灣的氣味、聲音和邊界。土瓜灣是基層謀生的地方

李蓮小時侯已厭惡土瓜灣的污染,到了馬頭角道便聞到臭味,不太願意走到那邊。她大多在海心廟一帶活動,但間中到十三街的山寨廠領膠花回家加工,覺得街道名字特別,全部以飛禽走獸命名。昔日她不覺土瓜灣有噪音,認為這是必然的,東九龍走廊尚未興建前,九龍城道中心全是流動街市小販,他們用哩盛菜叫賣。當時街市檔都在路邊,市政大廈落成後才搬上大廈。除了小販叫賣聲,李蓮覺得深刻的還有打樁聲,不斷有新樓興建,至於車聲反而不明顯。她認為土瓜灣的範圍不大,步行已可走遍全區。土瓜灣和紅磡的界線不明確,她印象中的分界線是唯一製衣廠和維他奶廣告牌,這裡說不清是屬於紅磡還是土瓜灣,但自從有了區議會的行政區分後,邊界便變得清晰了。

李蓮強調土瓜灣昔日是工業區,今傲雲峰一帶當年全是工廠,區內工廠都很有規模,有些製衣廠、紗廠、布廠、煙草製造廠、味精廠等佔用全幢廠房,中午工廠區樓下全是流動食檔,過了午飯時間便消失。李蓮指出土瓜灣養活了不少基層,這是個就業和生活交叉之地,不少住本區的人都在附近找工作,總之這是一個有得生活的地方,在這區流連便有生機。




標題 土瓜灣的氣味、聲音和邊界。土瓜灣是基層謀生的地方
日期 19/03/2010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李蓮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L-SEG-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