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 男 |
出生年: | 1925 |
受訪時年齡: | 85 |
教育程度: | 中學 |
主要職業: | 司機 |
訪談主題: | 文化與藝術, 社會生活 |
標題 | 民範中學校長 |
描述 | 何綬的堂叔。民範中學的創辦人及校監,熱愛中國文學,同時教授學生中國文學。亦為何綬的堂叔,民範中學的老師都來自這個家庭。 |
日期 | 195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1_045 |
標題 | 我的父親 |
描述 | 深水埗舊唐樓房間一隅。圖中是何綬父親正在閱報。 |
日期 | 195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1_060 |
標題 | 壞的企圖 |
描述 | 大南街板間房一角的小貓。何綬到訪朋友所居住的大南街板間房,偶然發現貓兒跳上廚房門側的紙皮箱上凝望門上的臘肉,因而命名壞的企圖。 |
日期 | 195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92-93。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1_077 |
標題 | 深水埗李鄭屋東京街 |
描述 | 學童冒雨放學,遠處可見徙置大廈。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1_083 |
標題 | 閱讀潮 |
描述 | 李鄭屋邨一隅閱讀連環圖的讀者。昔日連環圖小冊子用白描筆法描繪吸引不少小朋友閱讀。圖於李鄭屋邨的R座拍攝,剛好讓人聯想到英文詞語"Reading"的簡寫。圖中站立的小童也與閱讀行列中的成年人形成大與小、坐與站的對比。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人物 | 兒童|成年人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何綬詩情影集》香港:攝影畫報有限公司,1995年,頁63。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1_017 |
標題 | 蘇屋邨標誌梯級 |
描述 | 何綬的妻女在邨口石梯步行,準備踏出蘇屋邨的範圍。 |
日期 | 1960年至1972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_028 |
標題 | 蘇屋邨路上的母子 |
描述 | 年輕母親攜子外出,邊走邊嚼小食,輕鬆持家。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1_086 |
標題 | 追趕 |
描述 | 行車道上奔跑的小孩。主體飛奔跑下行車道,意圖循捷徑趕上前行的黑衣人,跑步下行車道路畢竟是非常危險!弧線構圖已從路旁鐵欄和車輛留下的輾痕表現出來,女童影像有點模糊,顯出動感,和輔體的步伐產生快與慢的對比。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7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何綬詩情影集》香港:攝影畫報有限公司,1995年,頁7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1_022 |
標題 | 歡樂童年 |
描述 | 新年期間兒童放煙花耍樂。兒童正陶醉在新年假期、燃燒爆竹的樂趣,觀看燃放「龍吐珠」的煙花。由於背景暗沉,人物依然突出。何綬家中孩子翻閱照片,對相中童年友伴產生感觸,由於升學或他遷已失去聯絡。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7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何綬詩情影集》香港:攝影畫報有限公司,1995年,頁56-5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43 |
標題 | 油漆工人及蘇屋邨 |
描述 | 油漆工人為蘇屋邨外牆髹油。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人物 | 油漆工人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_019 |
標題 | 夜雨 |
描述 | 夜雨景色。雨天大多天色灰暗,曝光條件比晴天差,如用閃光燈,會將背景一併照亮,顯不出雨的質感。此相片有賴車頭燈照射而顯出雨勢及夜雨氣氛。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何綬詩情影集》香港:攝影畫報有限公司,1995年,頁10。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_020 |
標題 | 蘇屋邨及攀爬遊戲 |
描述 | 巨大的攀爬支架。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_023 |
標題 | 攀上藍天 |
描述 | 小孩彷彿希望爬高來拾風箏,又像想觸及一片澄藍的天空。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_024 |
標題 | 儼如老僕 |
描述 | 照顧孩兒的老婦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在家可替忙碌的父母照顧孫兒,亦特別用心,夫婦可安心工作。畫面以縱線為主線,幸有牆腳橫線與地面阻截中線分割,老婦孭帶弧線使線條趨於和諧。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人物 | 老婦|嬰兒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何綬詩情影集》香港:攝影畫報有限公司,1995年,頁106。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_025 |
標題 | 曬寒衣 |
描述 | 廣場曬衣物的居民。以往有習俗在吃過五月粽後將寒衣、棉被曝曬,待冷卻後才收藏起來以免在衣櫃裡發霉。近年氣溫趨向升高,農曆三四月間已見有人把棉被包裹起來,在這段時間何綬常見居民在附近廣場曬衣物,一堆堆的構成不規則圖案,採俯角拍攝。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人物 | 居民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現在的我,過去的心》香港:壹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頁171-172。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_027 |
標題 | 雲和月 |
描述 | 髹油工人。對戶因天花日久灰暗,進行從新掃乳膠漆,新漆因樓底不平滑,顯出像天空的浮雲,扁圓的燈罩如滿月,剪影般的漆匠象徵人窮志堅,能畫出自己的雲和月。 |
日期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人物 | 工人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現在的我,過去的心》香港:壹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頁195-196。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_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