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綬

何綬
業餘攝影家

性別:
出生年: 1925
受訪時年齡: 85
教育程度: 中學
主要職業: 司機
訪談主題: 文化與藝術, 社會生活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相片/資料集
個人背景及澳門祖業背景
1925年何綬於廣州出生,曾在廣州讀小學。家族在澳門經營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家傳藥材店百和堂,父親負責打理祖蔭產業


標題 個人背景及澳門祖業背景
日期 31/03/2010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分4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Y-HS-SEG-001
年青時就學及就業經歷
何綬隨母親來港探親時,得知廣州遭日軍轟炸,家人認為何綬留港讀書較為安全,因此他於叔祖在亞皆老街創辦的民範中學就讀(即珠海書院舊旺角校舍位置)。及後母親逝世,父親為了方便照顧何綬和弟弟,將接他們接到澳門升讀中學。可惜日本佔領香港後,父親擔心局勢緊張,與弟弟返回廣州,何綬則選擇到香港謀生,到叔父介紹的酒家當雜工。酒家生意不境,轉為賭場,何綬不願繼續留在那裡打工,便回鄉下南海西樵。後來日軍投降,何綬即重返香港。香港和平初期,民眾為戰爭結束而感欣喜。


標題 年青時就學及就業經歷
日期 31/03/2010
主題 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8分5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Y-HS-SEG-002
何綬職業生涯:酒樓雜工、司機、文員
1950年代初何綬考獲車牌,經朋友介紹替當時的華民政務司鶴健士出任私人司機,1958年鶴健士榮休返回英國,推薦何綬任職九龍巴士公司的司機。至1978年,52歲的何綬轉到永記公司屬下的華聯印刷廠及寫字樓工作,永記是賓得相機的香港代理商,何綬因熱愛拍照的緣故,認識永記的老闆。1990年年屆64歲的何綬退休。


標題 何綬職業生涯:酒樓雜工、司機、文員
日期 31/03/2010
記錄總長 6分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Y-HS-SEG-003
幼時讀書經歷及民範中學上課情形
何綬幼時開學曾進行開筆儀式,由家族中最有文化的叔父執行儀式。叔父一家都是文化人,叔祖開辦民範中學,原本學校名為「模範中學」。日治時民範中學停辦,和平後珠海書院買下其校舍,開辦高中及專上課程。叔公何楚石出任民範校長,叔祖兼任校監及校董。民範的校舍是一座獨立建築,設有停車場和球場,只辦初中及兩班附設高小;教授中、英、數、音樂、美術及體育科。老師大多是何楚石校長的父親和兄弟,另有少弔份老師在外招聘。民範的舊生中有參加過工展小姐的女同學和後來繼承家族生意的永亨銀行主席。可惜因舊同學難有聚頭機會,校友會終難以延續。


標題 幼時讀書經歷及民範中學上課情形
日期 31/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21分2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Y-HS-SEG-004
淪陷時求生經歷及和平後找工作狀況
香港淪陷時何綬在大元酒家工作,盟軍未封鎖前,能在街市買到足夠的食物。當時仍有富裕人家光顧及要求到會。酒樓將快過期的食物煮成福食,供員工食用。何綬更提及以米證取食糧的配給制度,此證如同身份證,並能憑證領取柴米油鹽。何綬曾遇上盟軍轟炸香港島,香港邊境被封鎖時,何綬乘船回鄉時曾有驚險的遭遇。和平後,何綬曾在大觀酒樓及新亞酒家任職樓面侍應。


標題 淪陷時求生經歷及和平後找工作狀況
日期 31/03/2010
主題 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30分4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Y-HS-SEG-005
回憶當司機時的職業生涯
戰後何綬考獲車牌,因為他認為做駕車的工作, 比做酒樓的工作較有前途。當年他由持車牌的師傅教授駕駛技術,只有路試沒有筆試,他學習了20小時便能通過考試,合格取得車牌。未幾,他經朋友介紹,成為鶴健士的私人司機,接載鶴健士夫婦出席聚會。何綬日常與鶴健士以英語溝通,工餘時亦自習英語,他早上聽麗的呼聲黃作基主持的英語會話節目,早上載鶴健士到山下上班後,為了趕及收聽節目,寧願放棄乘坐纜車,直接跑回鶴健士位於山頂的寓所。何綬亦在查字典時學習英語新詞。外國沙龍比賽大會要求參賽者為相片賦以英文標題,何綬自覺當時自己的英語水平足以應付這種需要,不會因此在外國沙龍比賽門前卻步。及後何綬轉到九巴工作,由於巴士公司沒有確定午飯時間,許多司機只能提早開車,預留幾分鐘時間,在下個總站吃飯,故員工多有患上胃病。何綬初在九巴工作時只做替工,到1960至1970年代則駕駛2號巴士線,來往蘇屋邨至尖沙咀碼頭。



標題 回憶當司機時的職業生涯
日期 31/03/2010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9分4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Y-HS-SEG-006
個人的攝影器材及畫意寫實的攝影風格。香港攝影學會及中華攝影學會成立
何綬談及他使用的攝影器材,剛開始時採用一部結構簡單的相機,鶴健士知道何綬對攝影有興趣,於是送他一部風琴式相機,及後一位朋友亦贈送他一部120單鏡反光機,再後來何綬才有能力自資購買一部Rolleiflex及一部賓得相機。何綬更將自己蘇屋邨家中的洗手間裝置成小型黑房,親自沖曬照片。何綬沒有隨名師學習攝影技術,他自我鑽研出一種獨特的攝影風格,並以「畫意寫實」自居,他以嚴謹的攝影手法突出主題及簡化背景,表達現實人生的題材,使畫面佈局不純粹只有視覺觀感,還有內容的深度。何綬回憶1950年代初攝影在香港並不普及,香港攝影學會的會員大多是外國人,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何綬並無參與其中;到1970年後才有由華人組成的中華攝影學會。


標題 個人的攝影器材及畫意寫實的攝影風格。香港攝影學會及中華攝影學會成立
日期 31/03/2010
主題 文化與藝術
記錄總長 22分2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Y-HS-SEG-007
參與本地及外國沙龍攝影比賽屢獲獎項。對蘇屋邨的攝影興趣
何綬於1961年首次參加由工聯會舉辦的工人生活攝影比賽,並以〈一條進數〉奪得冠軍,對於首次參賽即獲獎,何綬有滿足感很大。期後有感外國沙龍更公平及更具挑戰性,何綬漸轉戰外國沙龍比賽,並以技術彌補器材上的不足,因此,獲獎時何綬更深感自豪。何綬因參加外國沙龍賽,而成為外國攝影團體的成員,如英國ROYAL及美國PSA會員,從團體出版的刊物獲取外國沙龍比賽的資訊。何綬考慮是否參加外國比賽時,主要看大會出版的目錄是否精美程度,因為得獎作品將 在賽後的攝影目錄中刊登,何綬參賽是希望香港的作品,可以在高質素的外國攝影刊物中佔一席位,並非為個人名譽而戰。何綬居於蘇屋邨,平日觀察入微,經常從樓上俯角捕捉邨內的人物和景貌,他亦以屋邨外牆的線條配上遠景人物,設計成有獨特圖案的照片。


標題 參與本地及外國沙龍攝影比賽屢獲獎項。對蘇屋邨的攝影興趣
日期 31/03/2010
主題 文化與藝術
記錄總長 24分3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Y-HS-SEG-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