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製漆由林堃和林安創辦,林堃負責技術和原料採購,林安則負責管理生產。林定波加入後,最初從事行政、策劃和市場推廣的工作,後來因具有環保生產的經驗和知識,轉而負責研究和發展環保漆油。現在,林定波較有興趣研發新產品。林定波表示中華製漆從房屋署得到啟發,最近研究具防熱、保溫功能的漆油。
林定波雖然有興趣研發產品,但甚少到化學實驗室工作,反而會花時間與化學師商討和合作。林定波在產品研發成功後,會與銷售人員研究推銷策略。
林定波最初入中華製漆,較多時間投入生產和行政工作。林定波在1982年因中華製漆的銷售大跌,轉而管理市場銷售,現在則投放更多時間研究漆油。林定波表示,工作調配主要為配合中華製漆的發展需要,而廠房搬遷至內地是因應客戶的要求。中華製漆在決定把廠房搬移至內地前,曾考慮到菲律賓、台灣、泰國等地設廠,希望在當地加工再運返香港銷售,不過因為這樣做運輸成本過高,而當時內地開放外資設廠,故最終決定在內地設廠。
林定波認為中華製漆是小家族生意。林定波以他在美國的工作情況,與他剛加入中華製漆時的工作環境相比較,認為在美國的生活較好,例如:香港廠房需要6天工作,工作時間較長。林定波剛回到香港時,中華製漆只有林堃、林安、林定波堂兄和林定波,共4位家族成員,雖然也有其他台山同鄉出任股東,但他們大多長居於外國。
最初,林堃和林安成立中華製漆主要依靠台山的親戚,林定波認為這是因為親人可信任、較容易溝通、責任心較強、工作較快,而中華製漆發展後,便需要釐清權責關係。當時台山鄉下缺乏就業機會,所以很多台山人選擇到美國工作。1970年代,中華製漆內台山員工已較少,林定波將中華製漆為工資、管理釐定制度,並劃分清楚職員的職能。以往,生產程序沒有明確的配方,只能依靠師傅的知識,但自林定波管理後,生產要依足程序和配方,這樣才能計算生產成本,也可保證品質。
林定波在香港工作前,已累積一些工作經驗,家人希望他先到新加坡當品牌經理。林定波最初加入中華製漆時,任職生產部經理,頭銜為董事。家族成員於中華製漆均任職董事。
1932年中華製漆以家族方式營運,林定波認為自1960年代中華製漆搬廠房至觀塘後,家族企業特色逐漸變得制度化。最初,林定波的堂兄與他一樣也不太願意加入家族的漆廠。林定波認為不一定是讀化學的人繼承公司,反而讀經濟的人更適合營運企業。林定波的堂兄在中華製漆工作至1986年才離開,林安約於1980年代退休,當時已80多歲。林定波認為1960年代中華製漆的營運模式已不像家族企業,中華製漆曾聘用營業經理、化學師管理業務,直至後來覺得這樣的管理方式不理想才請林定波回香港接手親自打理。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tag.
標題
家族企業文化及家族成員參與形式
日期
26/01/2011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21分4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聲音
特藏
口述歷史檔案庫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JL-PL-LIFE-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