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佩蓮

譚佩蓮
油麻地街市小販

性別:
出生年: 1946
受訪時年齡: 65
教育程度: 小學
主要職業: 小販
訪談主題: 社區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榕樹頭一帶是個大墟市
榕樹頭側的小路今日被命名為「街市街」,今日街市街上的公廁和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往日整個範圍全是街市,除數十個魚肉瓜菜攤檔外,亦有不少藥檔和跌打檔,是油麻地最繁忙的街市。街市街路上有一列大排檔,公廁對面位置是「大隻牛」大牌檔,另外有「有記」食夜宵、「源財發」打冷,不少名人喜歡來吃夜宵。

佩蓮父母在榕樹頭街市霸位開檔,以木箱和木架擺貨,小販間互相接納,故走鬼攤檔有如固定攤檔般擺賣。當年小販雖然手執流動牌照,但有警察巡街時亦仍要「走鬼」。昔日榕樹頭有占卦、算命、批字等檔位,佩蓮讚揚占卦和批字攤位靈驗。榕樹頭有各式小販,有賣西瓜、涼粉、糖水等小食檔,另有賣武、拔牙、講古、唱歌等攤檔。近榕樹頭的廟街一段亦熱鬧非常,佈滿炒蜆、雞腸粥、水果、西瓜、芒果、炸雞等小食檔,另有出售電筒、耳環、衣服、皮帶等雜貨的攤位。佩蓮幼時每日流連廟街和榕樹頭,晚上亦往觀看賣武和買小食,當年未考慮過衛生問題。附近亦有妓女企街,但大家相安無事。


標題 榕樹頭一帶是個大墟市
日期 26/04/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5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TPL-HLT-001
新填地街街市的蛻變
昔日榕樹頭有兩個街市,分別是現址街市街公廁和現玉器市場的位置,後者規模較小,1956年兩者合二為一,同時搬入新填地街街市。新填地街露天街市本來是小型街市,商販以帆布搭起簡陋攤檔,但不及榕樹頭及甘肅街的街市興旺。佩蓮父母攤檔搬入新填地街露天街市時,同行之間要爭位,當年只有十歲的譚佩蓮已幫忙父母,惟年紀太輕不易搶佔有利位置,至18歲時獨立領牌開檔。其後有小販投訴攤位分配不公,當局遂訂立新規例各攤販每晚執位,下午4時大家到街市內寫字樓取籌,按運氣抽籤分位。當時每個檔口只有3呎乘4呎大小,沒有足夠空間擺貨。至1979年商販有感每晚執位不便,決意團結一致,視最後一次執位為永久性,惟可個別私下交換,每日抽籤的形式竟維持23年之久。

1980年代中葉是新填地街街市的高峰期,尖沙咀區和太子區的居民亦前往油麻地買菜;當時佩蓮檔口每日可賣出數十籮貨物,各類產品幾乎沽清。近年油麻地人口老化,年輕人口流失,加上超級市場的普及,街市生意大不如前,佩蓮檔口的婚嫁用品生意靠熟客維繫。現時攤檔經營環境惡劣,馬路上車流櫛比,加上空調裝置排放大量熱氣,影響小販的健康。


標題 新填地街街市的蛻變
日期 26/04/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3分1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TPL-HLT-002
小販謀生之道:由瓜菜檔轉型為婚嫁用品專門檔
1979年街市實行永久性執位,佩蓮父母檔口不幸抽到較吃虧的「中間位」,欠缺擺貨空間,只好在產品種類下功夫。早期攤檔主力賣瓜菜,鑑於父親曾在澳門紙紮舖工作,熟識婚嫁用品的裝飾,於是將蓮藕芋頭等瓜果包裝供婚禮之用,未幾「禮藕」即深受街坊歡迎,攤檔改以全力推銷婚嫁食品。婚嫁食品講求意頭,如芋頭代表開枝散葉、薑寓意傳宗接代、石榴寓意多子、碌柚葉有辟邪之用等。顧客包括水上人和潮州人,各有不同偏好;水上人較喜歡蓮藕,潮州人則喜歡芋頭和薑。昔日不同籍貫者婚俗各有特點,如水上人「三朝回門」時,回禮持續數天,後來逐漸趨向統一。佩蓮檔口的蓮藕銷情理想,早期要到青山和元朗入貨,每次進貨多達一整坭塘的蓮藕,數量有幾百斤之多,現時已改從內地入口。


標題 小販謀生之道:由瓜菜檔轉型為婚嫁用品專門檔
日期 26/04/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2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TPL-HLT-003
流動小販的辛酸:交保護費、被警察拘押、到巡理府交罰款
戰後初期市民的法制意識不高,常有小販打架、警察收保護費之事,小販懂得「埋堆」才得以謀生。譚佩蓮憶述父母在榕樹頭街市擺檔時,差人經常派代理人收費,費用多寡取決於攤位面積,每檔平均每週要繳交30元,每週上門收費數次,每次收五或十元。商販俗稱差人收片為「走老鼠王」。1950年代譚家經濟困難,可謂「餐搵餐食餐餐清」。某次代理人前來收數,父母無法繳付保護費,隨即被沒收貨物,年僅5、6歲的譚佩蓮鋌身而出,拚命阻止,結果被警察拘押。她自覺小孩直率感性,凡事以親人利益為先,不懂顧及後果,父母無力支付保釋金,只好被關押一晚,翌日釋放。由於年紀太小,譚佩蓮得到警察的照顧,收押她的警察則被上司責罵為何把小孩捉回來。事後父母在南九龍巡理府上庭。扣押無法交保護費的小販是當年慣常做法,不少男性小販更被鞭藥水籐施罰。1956年譚家攤檔搬入新填地街街市後,不再遇到收保護費之事。


標題 流動小販的辛酸:交保護費、被警察拘押、到巡理府交罰款
日期 26/04/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1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TPL-HLT-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