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榕樹頭有兩個街市,分別是現址街市街公廁和現玉器市場的位置,後者規模較小,1956年兩者合二為一,同時搬入新填地街街市。新填地街露天街市本來是小型街市,商販以帆布搭起簡陋攤檔,但不及榕樹頭及甘肅街的街市興旺。佩蓮父母攤檔搬入新填地街露天街市時,同行之間要爭位,當年只有十歲的譚佩蓮已幫忙父母,惟年紀太輕不易搶佔有利位置,至18歲時獨立領牌開檔。其後有小販投訴攤位分配不公,當局遂訂立新規例各攤販每晚執位,下午4時大家到街市內寫字樓取籌,按運氣抽籤分位。當時每個檔口只有3呎乘4呎大小,沒有足夠空間擺貨。至1979年商販有感每晚執位不便,決意團結一致,視最後一次執位為永久性,惟可個別私下交換,每日抽籤的形式竟維持23年之久。
1980年代中葉是新填地街街市的高峰期,尖沙咀區和太子區的居民亦前往油麻地買菜;當時佩蓮檔口每日可賣出數十籮貨物,各類產品幾乎沽清。近年油麻地人口老化,年輕人口流失,加上超級市場的普及,街市生意大不如前,佩蓮檔口的婚嫁用品生意靠熟客維繫。現時攤檔經營環境惡劣,馬路上車流櫛比,加上空調裝置排放大量熱氣,影響小販的健康。
標題 |
新填地街街市的蛻變 |
日期 |
26/04/2011 |
主題 |
社區 |
記錄總長 |
3分10秒 |
訪談語言 |
廣東話 |
資料類別 |
聲音 |
特藏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儲存機構/地點 |
香港記憶計劃 |
授權說明 |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
登錄號碼 |
YMT-TPL-HLT-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