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淑芬

游淑芬
香港玉器商會副會長

性別:
出生年: 1945
受訪時年齡: 66
教育程度: 初中
主要職業: 玉石商販
訪談主題: 社區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童年時期父親在灣仔經營製衣廠
游淑芬在家中排行第七,有十多名兄弟姐妹。童年家境不俗,父母聘用數名傭人,負責各種家務。兄長出生後,更增聘一名奶娘。早於日治時期,父親已從事製衣生意,以前舖後廠模式經營,在灣仔的地舖設廠,聘數十名工人,生產恤衫和睡衣,兼營批發和出口。游淑芬曾替父親送貨到中環的成衣店。由於工場設於地下,游家與街坊熟絡。後來地舖清拆,游家的製衣廠搬往莊士敦道的二樓,面積約千餘呎。搬廠後經濟衰退,加上游家子女越來越多,家庭經濟日趨困難,1960年游淑芬讀至中二輟學,時年15歲。輟學後她在製衣廠車衣,直至結婚。丈夫經營洋服,在游家工場對面上班,夫妻因而認識。



標題 童年時期父親在灣仔經營製衣廠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7分1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YSF-SEG-001
婆媳在廣東道合作經營玉器攤

1945年游淑芬於香港出生,幼時在灣仔居住,父親從事成衣批發。1969年婚後搬入油麻地,與家婆同住渡船街八文樓。家婆的母親戰前在廣州做玉石生意,和平後家婆來港打工,十多年後繼承其母的衣鉢。1960年代玉石蔚然成風,民眾認為玉石可促進健康和開發潛能。1965年家婆重拾玉器買賣,但不算她的主要生意。後來她領取流動小販牌,1968年在寶齡街行人路推車售貨,全面經營玉器。當年廣東道和南京街的玉器商家流行「抓手」買賣,以布或報紙遮蔽兩人手掌,旁人不知生意額。雙方撥弄對方手指表達數額,不同手勢表示不同單位。 昔日廣東道的玉器商在街邊擺攤,不設劃位,商販未領牌照。

1968/1969年香港玉器商會成立,入會費200元,商會提供盒箱予會員擺貨,規管他們自律營業,不阻礙行人路,俾令警方寬容對待。搬入八文樓夫家後,游淑芬聽取家婆意見,領取流動小販牌,她最初在家婆的攤檔幫忙,至1972年獨立營業,在廣東道擺王器地攤,由家婆供應貨物。當年正值玉器興盛時期,白玉手鐲可賣千元以上。 1980年代小販隊成立,每隔10多天至1個月前來檢查流動牌,商販要在瑒被查驗5次,確認小販身份,才能登記小販牌,當年流動牌已取消。1980年代中期,當局認為廣東道的玉器攤阻街,將攤檔遷至甘肅街的臨時市場,內分細場「A場」及大場「B場」,因有500餘檔遷入,以抽籤方式編入A場或B場。每名商販獲贈一把太陽傘遮陽光,後來場內供電,同時增設風扇。玉器檔缺乏下一代接手,政府陸續收回牌照, 現時減至400餘檔。




標題 婆媳在廣東道合作經營玉器攤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2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YSF-SEG-002
玉器生意的演變: 從寶齡街攤檔的零售到廣東道攤檔的批發和加工

1969年游淑芬搬入八文樓夫家,到家婆在寶齡街的玉器檔幫忙。家婆的玉器檔是梗檔,位於布舖對出的行人路 (現址地鐵站出口),貨物以一輛車仔盛載。營業時間為早上9時至下午5時,收檔後家婆推車仔回家,家婆午飯時由游淑芬幫忙看檔。當年寶齡街有不少金舖,但賣玉器的競爭者少,吸引家婆前來設攤。寶齡街的檔口做「家客」或「家口」的零售生意,「家客」指不懂玉器的普通消費者,買玉器只為自用。當年油麻地的玉器業仍未興旺,廣東道玉器街尚未形成,一般人要到玉器舖選購,舖內貨品價格高,舖內交易壓力較大,不買時感尷尬。相反,在路上梗檔看貨較輕鬆,梗檔予人較大信心,方便客人日後再來買貨。家婆的玉器檔全售真玉,包括玉鐲、戒指及花件。「花件」即玉石雕飾品,例如如意、濟公、關公、觀音、龍鳳等。檔口的價錢豐儉由人,價錢由數元至數百元不等。1960年代末民眾對玉器趨之若鶩,僅售數元的爛玉亦有人光顧,用以煲水喝下定驚。當年太平盛世,加上玉器不像金器容易估值,較少引起匪徒垂涎,婆熄兩人不怕被劫。1980年代廣東道王器市場繁盛,曾出現重大的玉器劫案。

1970年代初,游淑芬與丈夫在廣東道獨立經營玉器地攤。廣東道是玉器行家的交易中心,行人路的地攤尚未形成前,零售商一般用紙包裏貨物,到處與行家做買賣。游淑芬入行之初,貨源來自同業的老前輩。廣東道樓上有不少生產商開設的工場或家舖,他們懂得買原石加工,再將製成品賣給零售商。1970年代起生產商在廣東道擺地攤,將樓上出產的製成品拿到街上賣,逐漸形成玉器街。玉器價位浮動,沒有定價,引起熾熱炒風,不少人獲利成倍,關鍵是要了解品質和客路。廣東道的買家除了店舖外,亦有從東南亞、美國、日本等地來港入貨的行家,但要有熟人介紹才可上樓入貨。1980年代夫婦已積累了不少專業知識,於是自行買原石加工,涉足玉器生產。




標題 玉器生意的演變: 從寶齡街攤檔的零售到廣東道攤檔的批發和加工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7分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YSF-SEG-003
1970年代在廣東道擺地攤的起居作息
1970年代游淑芬在廣東道擺地攤時,早上7點半至8點起床,從愛民邨家中出發,接送子女上學,9點在廣東道開檔。玉器地攤一般8時半開檔,9時開始客人前來買貨,10時半後人流最多。由於下午沒有顧客,她一般在下午2時收檔,然後到八文樓的工場工作,照顧子女學業。8時工場享用晚飯,後坐巴士回家。餘閒時她愛到附近的戲院看西片,如快樂戲院、民樂戲院,放假時與子女到公園玩耍。她的子女在油麻地讀幼稚園及小學,方便就近照顧。她有時在晚上遊廟街,或到榕樹頭聽人唱戲。



標題 1970年代在廣東道擺地攤的起居作息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7分4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YSF-SEG-004
1970年代至1980年代玉器生意的擴張: 從貿易到生產(一)

1970年代初游淑芬丈夫的洋服生意式微,夫妻全力經營玉器貿易。1972年兩人自立門戶,在廣東道的人人茶樓門外營業,鋪報紙和白布設地攤。初時游淑芬的向家婆買貨,她賣出產品後,向家婆繳回貨款,夫妻賺取入貨價與零售價的差額,當年玉器業旺盛,夫妻的生意理想,有不少年青人入行。1972年廣東道有數百檔玉器地攤,從瑞香園延伸至西貢街的公園門口,但只集中在人人茶樓一邊的行人路。由於騎樓底,沒有位置,游淑芬要冒險在馬路邊擺攤。騎樓底擺攤不違法,但在馬路邊開業經常要「走鬼」,警察來到時要立即收藏貨品。游淑芬經常被抓,她有流動小販牌照,貨品不必充公,但要繳交罰款。

游淑芬次子出生後,她背着嬰孩開檔,走鬼時要推車迴避,感到十分徬徨。她決定將地攤遷移到人人茶樓門口的報紙檔,每月向報販交300元,租借一個約2呎乘4呎的空間擺攤,不用再面對走鬼的問題。後來夫妻兩人在文華樓租工場,聘請數名工人,買原料石和切石機製作玉器,產品包括珠仔、玉鐲及花件等。客戶有行家和家口,客人從檔口入貨轉售,有利可圖便持續光顧,游淑芬有一名合作數十年的外國熟客。1980年代中地攤搬往加士居道天橋底的玉器市場,長子已在檔口幫忙賣貨,游淑芬專注於炒賣工作。長子從小六起已協助父母做生意,曾跟隨游淑分到加坡及馬來西亞經商,現已繼承母親的衣鉢,自立營業。1980年代游淑芬與丈夫已在泰國、緬甸投石,購入原石後回港加工。




標題 1970年代至1980年代玉器生意的擴張: 從貿易到生產(一)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3分4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YSF-SEG-005
供應「坡裝」、「洋裝」和「台灣裝」的玉器。1970年代赴星加坡開拓市場
游淑芬的玉器檔兼營本地和外國市場,各市場偏好不同色澤和體積的產品。賣往星加坡的款式稱「坡裝」,當地人喜歡芙蓉種的小件特色玉器。賣往美國的款式稱「洋裝」,洋人喜歡紅色、紫色、緣豆青的大件玉器,洋裝產品在本地交易,港商在游淑芬的廣東道地攤入貨,然後赴美轉售。賣往台灣的款式稱「台灣裝」,以花青、油青的玉器為主。商販視乎原料石材質,決定出產的款式。早於1960年代末,家婆已赴星加坡拓展,建立穩定的客源,1974年游淑芬開始赴星營商。

當年星加坡玉器市場興起,因坡商尚未懂得來港入貨,港商在當地賣玉器的利潤高達五成。星加坡的行家入貨數量零散,不似廣東道的香港行家以一手為單位入貨。所謂「一手」貨物,是指一批貨物中有好有壞,客人要全套買走。游淑芬每次赴星停留2週至1個月,她先運貨到當地寄倉,香港玉器可免稅入口星加坡。她請當地客戶來酒店交易,買家在她離開前付款,她匯錢回港後離開星加坡。由於星加戶客戶流行賖數,加上每次赴星費時,捐失不少本地生意。現時游淑芬大多留港買洋裝,專注做熟客的生意。她與熟客在地攤認識,客人獲利後便持續光顧。現時入行經營玉器的年青人較少,新入行者一般是承繼父母的生意。入行講求門路,鮮有拜師學藝。




標題 供應「坡裝」、「洋裝」和「台灣裝」的玉器。1970年代赴星加坡開拓市場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2分3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YSF-SEG-006
1970年代至1980年代玉器生意的擴張: 從貿易到生產(二)
 1970年代初游淑芬丈夫首次在廣東道賣玉石,嘗試自行加工玉器,在文華樓租工場。1970年代中期游淑芬在星加坡經商,賺取一筆豐厚資金,丈夫進而到泰國和緬甸採購玉石。夫妻初時經營原石貿易,將緬甸購入原石運回香港,轉售予本地行家,後來發現自行加工原石,出產玉器銷售,利潤更高。1982年,游淑芬以30多萬元買下文華樓的工場。文華樓不作住宅,當年她與家人住愛民邨。她專注做生意,將子女由人照顧。後來夫妻抵押文華樓,另請朋友擔保,向銀行借款100萬元,擴大營業規模。1990年代初兩人將工場搬上廣州沙河,此前已在內地加工花件。總結多年從商經驗,游淑芬認為經營玉石生意要「紮三本」: (一). 採購原石的「石本」,要付現金。(二). 請人加工原石的工資,要付現金。(三). 有時買玉器的客戶賒數,要預備充足的流動資金。



標題 1970年代至1980年代玉器生意的擴張: 從貿易到生產(二)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9分4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YSF-SEG-007
從廣東道遷往甘肅街後玉器市場的演變
商販在廣東道擺地攤時治安良好,玉器商會主席與陀地溝通,向他們交代賣玉石屬正當生意,不容許收陀地費。玉器行業興旺後,新行家在廣東道大多找不到位置,要與其他商販合伙經營,此模式稱為「公司」。1984年廣東道地攤搬入臨時玉器市場,當年該處只是一片爛地,由政府劃定地攤位置。由於臨時市場知名度高,搬遷對游淑芬的生意影響不大。起初市場被鐵絲網包圍,每個攤檔用大雨傘遮蔭,商販坐櫈仔做買賣。1986年增設上蓋。商販每年繳交牌費,牌照上列明玉器買賣。後來臨時市場的地攤搬入現址,攤販用枱營業,玉器商會聘請專人替各檔收枱清場,每人每月工資100元。搬入新址後的營業時間為早上8時至下午5時,但一般到下午2、3時,便因太炎熱而結束。後來當局在場安裝電燈,政府體恤商販,容許他們開設梗檔,不用經常移動檔口,現時營業時間是上午8時半至下午6時。昔日王器商會與市政局溝通,現時則與食環署及民政處接洽。游淑芬指出商會致力為會員服務,例如成功爭取供電和上蓋。



標題 從廣東道遷往甘肅街後玉器市場的演變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2分1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YSF-SEG-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