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

李富
前任衙前圍鄉長

性別:
出生年: 1929
受訪時年齡: 83
教育程度: 小學
主要職業: 消防員
訪談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日治時期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相片/資料集
李富父祖三代的工作履歷。昔日衙前圍附近的景觀。20世紀初衙前圍李氏族人的地位顯赫

有關李氏祖先的記憶,李富只聽聞過祖父和父親的事跡。祖父以手工業謀生,製作輪船使用的麻纜和麻繩。父親李錦全從事機械工作,打磨和裝嵌輪船的蒸汽爐(俗稱「steam車」)。李富在18歲時加入海軍船塢,1958年轉至消防局工作,1987年任職保安員,至1994年正式退休。

按照衙前圍的父老相傳,該村由陳、李、吳三姓原居民祖先在14世紀建立,最初村名是「慶有餘」,後來衙門在村前建成,於是改名「衙前圍」。樂善堂王仲銘中學昔日是海灘,今柏立基健康院是龍津碼頭,旁邊是警署和郵政局,郵政局前方有五尊古炮。碼頭一帶是金字頂的木屋,插着印有「中國海關」的波浪旗,海邊停泊清廷海關的船隻。離碼頭不遠處是啟德濱,有單層巴士行走。

李氏的族人分佈在衙前圍和沙埔,李氏昔日有祠堂,但戰前已拆掉。李富祖輩家境優厚,衙前圍每有喜慶之事,香港當舖業富商李右泉入村慶賀。九龍城衙門側邊是九龍城公立義學(編按: 即龍津義學),該校名列前茅學生,獲李右泉贈送刀紙和墨蜆。李榕發和李榕喜兄弟是李氏21世後人,屬李富的祖父輩,早期曾投得衙前圍的圍塘養魚,地段號是「4096」,每年規定向政府納糧(編按: 繳交地稅)10元。兄弟經營不力,整天只顧食大煙,後因忘記向英政府納糧,被政府沒收地段,「4096」變成官地,1970年代李富任鄉長時曾向政府交涉,但礙於新九龍條例而未能成事。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英人趁中國政府無瑕兼顧香港事務,擅自刊登憲報,宣佈將界限街以北劃入「新九龍」範圍(包括衙前圍),當年報紙售價1仙、2仙,不少人無力負擔,加上很多人是文盲,大部份對新例不知情。

 




標題 李富父祖三代的工作履歷。昔日衙前圍附近的景觀。20世紀初衙前圍李氏族人的地位顯赫
日期 23/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7分1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01
衙前圍李姓族人的分支(一)。沙角尾與衙前圍的通婚

衙前圍村民中以吳姓人丁最多,分成4、5個房,另有族人分佈在新界和南丫島。從李富的祖父一代起,衙前圍李姓的人口不斷減少,另外有李氏族人分佈在西貢沙角尾。昔日衙前圍和沙角尾村民流行「對親家」,有民謠曰:「好仔出在慶有餘,好女出在沙角尾」。從李富的父輩算起,衙前圍李氏族人分為三房,其中一房早已出國定居。在李富的童年時期,長房家境富裕,在圍外的地段建屋,該排房屋村民稱為「踎」,李富的堂兄名李煜堂,其父發跡後在圍外定居,修建的房屋比圍內寬敞漂亮。長房的親屬後來移民外國,子弟與洋人通婚,後人甚少回港祭祖。

李富屬於李氏二房,祖父李觀福生三子,長子錦全是李富的父親,李富有一弟名李榮。李富二叔名娶古氏為妻,生一子一女,分別是李貴和李勤。其後古氏因肺癆而殁,二叔續弦娶石澳人王氏,生兩子名李華和李年。香港淪陷前夕,二叔染肺癆病去世。日治時期王氏攜兩子離開,至今失去聯絡;古氏的兩名子女餓死,李富弟弟亦被母親帶走,兩人失去聯絡。李富三叔無後,曾收養一子,但已失去聯絡。李富感嘆童年的伙伴大多已離世。




標題 衙前圍李姓族人的分支(一)。沙角尾與衙前圍的通婚
日期 23/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5分1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02
衙前圍李姓族人的分支(二)

衙前圍的李姓從十九世起分成3房,十八世祖先李起勝生楊有、楊富、楊敬三子,分別是長房、二房和三房的祖先。李楊富因早年失去聯絡,李姓村民在衙前圍只餘兩房。李富名義上屬三房,實質屬於二房。在李富父輩的年代,長房搬到圍外居住。長房李榕芳是李富的堂伯,早年在鄉村做喃嘸佬,收入豐厚,1930年代已在圍外建屋,其家人入住兩間「十五坑」(即闊15唐呎)兩進大屋兩進,圍內民居大多是「十一坑」(闊11坑,單進)。當年村民流行在節慶請喃嘸佬主持法事,例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開燈(慶祝添丁)、春秋二祭等,因此道士利錢收入高。榕芳生五子,與李富份屬堂兄弟,自幼在衙前圍一同長大。長房的後人大部份在1997年前已移民,在加拿大落地生根。




標題 衙前圍李姓族人的分支(二)
日期 05/03/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1分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03
李姓祖堂的嘗產收入和祭祖活動

戰前衙前圍李氏的祖堂在莆崗村擁有田地,租給佃戶種植西洋菜,由李姓三房人每年輪流收租,租金稱為「正嘗」,撥交掃墓和祭祖之用,戰前李氏祖墳位於今黃大仙下邨,現已不復存在。每年三房族人集合掃墓,孩童放躉仔型的炮仗為樂。正嘗扣除祭祀開支後,餘款由族人瓜分,按人頭每人一份收入,滿60歲者獲2份,滿70歲者獲3份,該年添男丁者亦獲2份,由嬰孩的母親代收。日治時期當局擴建啟德機場,李氏田產被徵收,失去祖嘗收入。田產屬於李氏總太公,由三房人集體擁有,但間中有虧空公款之事,因為份屬同宗兄弟,族人對託管者侵吞正嘗都敢怒不敢言。三房雖然沒有分家,但族人因職業不同,而有貧富之別,例如李富有位堂伯父(長房)做喃嘸佬,在衙前圍、隔坑、沙埔等村接生意,利是錢收入豐厚,足以衙前圍買地建屋。李富祖父制作輪船用的麻繩,自行接單和生產,收入不及喃嘸工作。




標題 李姓祖堂的嘗產收入和祭祖活動
日期 23/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8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04
衙前圍李姓田地的佃農

衙前圍李姓有不少田地,既有祖嘗也有私人產業。租田者主要來自寶安(南頭)和東莞,自行就地搭臨時木屋,種植西洋菜出售,一般逗留約6、7年回鄉,以耕菜園的收入買地和建屋,甚少留港定居。當年建屋成本低,一般幾百元可建屋一間。地主和耕仔(編按: 「佃農」的俗稱)一般付費請第三者立租約,以簽字或打指模方式作實,視乎主佃雙方是否識字。陳水泉經常替人立約,在衙前圍是位有名望的見證人。西洋菜收成期不短於六個月,耕仔因需時開墾,田主最少批地兩年,但租約年期不定。耕仔以現金交租,一般每年分四季繳付。昔日莆崗至彩虹一帶全是菜地,至日治時期因擴建機場關係,李姓全部田地被徵收。




標題 衙前圍李姓田地的佃農
日期 12/03/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7分3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05
家族成員的婚嫁、就業和物業。李家房屋的用途和去向

李富是衙前圍李姓的二房後人,祖父經營手工業,在家製作輪船使用的麻纜。祖父娶妻兩名,元配莆崗人林氏無所出,再娶香港圍人周氏。李富幼時曾到香港圍,探望二祖母的弟弟(即舅公),舅公其中一子(即李富的表叔)在太古船塢做則師。日治時期表叔在庇利街的六河溝鋼鐵廠畫則,曾介紹李富到鋼鐵廠做機器學徒。李富父輩家境清貧,兄弟小時候習慣穿開襠褲。父親李錦全10多歲已工作養家,靠維修輪船的蒸汽爐謀生。戰前航海業發達,帶來不少就業機會。李富的二叔和三叔少年時代起行船,二叔約15、16歲出洋,在外國輪船做待應(俗稱「boy」)。二叔先後娶妻兩名,元配古氏是下沙埔人,填房王氏乃石澳人。

戰前李姓二房在衙前圍有6間單層屋,位於圍內一巷,地段號數分別是「4060」、「4061」、「4062」、「4043」、「4044」、「4045」,頭3間是單邊屋,戰前用途是廚房和豬屋。6間屋的業權由李錦全兄弟三人及其後人平分。「4043」和「4061」是祖傳物業,其後李富的父輩發跡,買入庇鄰的房屋。李富出生時與父母住「4043」的屋,屋後半截有個閣仔,當年村民普遍搭閣仔。二叔一家住「4044」的物業,後二叔染上肺癆,因要籌錢治病,房屋在戰前已變賣。三叔一家住「4045」的物業,後來全家搬離,房屋丟空。戰前的村屋不值錢,丟空房屋在村很普遍。日治時期李家以500元典當「4060」的物業。同時李富一家搬往九龍塘模範村居住,丟棄「4043」和「4061」兩屋,後因木材被偷而倒塌。和平後三叔贖回「4060」,李富家將「4043」和「4061」重建為兩層的屋。未幾李家變賣「4045」,並出租「4043」的物業。戰後李富與家人在「4043」居住,1967年李富入住牛池灣的公務員宿舍,房屋留予即將成家的弟弟。「4043」及「4061」約於1986年出售,各以60萬元成交。




標題 家族成員的婚嫁、就業和物業。李家房屋的用途和去向
日期 05/03/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7分2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06
衙前圍三姓祖族人的分佈。父老陳水泉講述紅頭賊和吊橋的往事。李氏長輩食大煙導致祖堂沒落

衙前圍原居民屬吳、李、陳三姓(合稱「三姓祖」),吳氏族人最多。李姓分為兩房,長房在圍外居住,圍外的屋較圍內的大,稱為「十五坑屋」(一唐呎等同一坑),是兩進的金字頂屋,沒有天井和露台,村民稱圍外的地方為「踎」。戰前陳姓人已遷至坑口,只餘陳水泉(水泉伯)一戶在衙前圍,坑口亦有不少從衙前圍遷入的吳姓人,但不編入衙前圍吳氏的族譜。遷居坑口不是有組織的移民,村民只是相互介紹,分期零散遷出,遷出者主要為了改善生活。

水泉伯是李富的父執輩,因略懂英文,經常代表衙前圍對外交涉。水泉伯在衙前圍與女兒終老,臨終前在家準備棺材。60歲後水泉伯在村閑居,平日喜歡在踎前坐籐椅休憩,李富幼時經常湊近,聽他訴說衙前圍的往事。昔日三姓祖在侯王廟附近定居,人丁單薄,經常被匪幫「打明火」(戰前民間對搶劫的俗稱),後在衙前圍建村,四角建有炮樓,正門前設吊橋。為防範張保仔餘黨紅頭賊入村搶劫,每晚6、7點村民趕豬牛入圍內,拉起吊橋封村,直至翌日早上放橋。早期圍邊的單邊屋是豬房和牛房,屋與屋之間打通,白天村民在圍外放豬牛。戰前英政府曾在單邊屋建豬欄,以紅磚搭成7呎高的單層屋,開十字形窗口通風。日軍侵華後,村民將豬欄改裝成床板出租,一張床板月租3元。

戰前衙前圍李氏有祖堂,由李富的伯父管理。李富父親李錦全在村外工作,不管祖堂事務。李錦全曾投得村內圍塘,在順德入口魚苗養殖。夜間不少同族子弟在圍塘撈魚宵夜,致年尾清塘時魚穫已所剩無幾。伯父終日連群結隊抽鴉片,浪費不少祖堂嘗產,祖堂最終在1938/1939年沒落。當年鄉村的有錢人抱着「寧可生敗家仔」觀念,大多鼓勵子孫吸鴉片(俗稱「食大煙」),同時為稚齡子弟納童養媳,免其日後沉迷聲色,散盡家財。當年食大煙消費低,沙埔道和石鼓壟道有商販售賣竹皮包着的鴉片,因政府批准公開售賣,又稱為「公煙」。李富伯父設有兩張煙床,其中一張供耕仔(雇農)享用,藉以吸引農工。李富幼時從長輩聽聞不少嗜煙者的故事,例如有煙民趁妻子洗澡者,偷其褲典當買煙。




標題 衙前圍三姓祖族人的分佈。父老陳水泉講述紅頭賊和吊橋的往事。李氏長輩食大煙導致祖堂沒落
日期 23/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8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07
童年鄉村遊蹤: 衙前圍附近的醬園和涼菓廠、九龍城寨的城樓。因通婚關係親友遍及港九村落

李富童年喜歡四處遊玩,熟悉衙前圍周邊的環境。衙前圍附近有不少醬園和涼菓廠,樂善堂王仲銘中學昔日是同珍醬園,生產醬油和涼菓,同珍地皮由吳三興擁有(李富父輩),住在圍外,是衙前圍最有錢的人,娶妻3名。吳三興擁有很多田地,收租時經常喊「銀嚟!」,村民都以此外號稱呼他。東頭邨耀東樓昔日是羅三記,出產「長蘇嘜」醬油;石鼓壟村附近有興亞公司和香文花園,興亞出產涼菓和醬油。

李富經常獨自到城寨玩樂,走樓梯上東門頭、西門頭等城樓,北門頭有不少盛着骷髏骨的竹筐,準備載入金塔。城內的城寨公立義學是九龍城名校,不少區內子弟在此肄業。李富母親是沙埔吳姓族人,屬衙前圍吳姓的分支,李富間中到沙埔探望外婆。衙前圍吳氏族人亦散居沙田和南丫島,李富曾跟隨父親到南丫島榕樹灣和香港圍探親。李富二祖母是香港圍的周姓族人,生三子三女,包括李富父親。據聞二祖母是周壽臣的遠房親屬。大祖母是莆崗林氏族人。




標題 童年鄉村遊蹤: 衙前圍附近的醬園和涼菓廠、九龍城寨的城樓。因通婚關係親友遍及港九村落
日期 23/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2分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08
戰前衙前圍小童的娛樂: 「打啃」、「極樂」、「噗仙」、「燒衣」

衙前圍村民稱村前的空地為「踎」,以正門對外十多呎為限,「踎」是小童聚集玩樂的地方,前面有民房、菜田和河流。戰前小童的娛樂有打啃、旗落、噗仙、燒衣等。

1.) 打啃:「啃」是一條短小的木方,長約4吋,直徑1吋,兩端削尖。小童在地上挖一個小洞,插上一條被鐵圏綑綁的木啃。玩家在旁就位,手持1呎長的木棒,由另一人拉動鐵圏,木啃躍至半空,玩家用木棒打啃,擊出最遠者勝出。

2.) 極樂:「極樂」意即鄉下話「陀螺」,主要有兩種玩法。其一是用繩操作陀螺,在地上鑽動最持久者勝出。其二是陀螺對打,其中一隻倒地時,便分出勝負。「踎」是泥沙地,遠較今天的街道乾淨。

3.) 噗仙: 「噗仙」是農曆七月和中秋上演的神功戲,主持人是「盲蛇」師傅。「盲蛇」住在衙前圍內的閒屋,單身終老,平日義務替村民辦理紅白二事,靠撿海產和摘菜維持兩餐。村童稱「噗仙」為「噗生牛仔」(音譯),開始時一名村民被鬼上身,全身隨着鑼鼓聲震動,身灼香枝亦不覺痛楚。 「噗仙」目的是驅走村中邪氣,吸引不少村童在圍門前聚集觀看。

4.) 燒衣: 七月初七是七姐誕,鄉下人流行燒街衣祭幽。燒衣後有撒錢風俗,小孩爭搶掉在地上的一仙、二仙紙幣。小童到羅三記等商戶討錢時,高唱童謠:「燒衣唔撒紙錢,今晚事頭婆畀鬼擰」。七姐誕是戰前流行的民間節慶,終身不嫁的「阿嬤」(媽姐)尤其重視賀誕。




標題 戰前衙前圍小童的娛樂: 「打啃」、「極樂」、「噗仙」、「燒衣」
日期 05/03/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1分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09
戰前農村生活點滴: 煮食、取水、照明和作息

李富幼時頑皮,經常到衙前圍的四週遊蕩,偷摘菓子廠的蕃石榴和山楂,又與羅三記的子弟到菜園摘芥蘭,切菜用豬油炒冷飯果腹,伴着雞蛋和豉油食用。圍外的「踎」有菜地和草地,村民任由雞隻活動,雞蛋隨地可拾。李富6、7歲已懂洗米煮飯,家中廚房有兩個鑊,一大一小。當年要燒草煮食,並只用豬油炒菜,未有生油。母親定期上山割草,出發前在廚房煲湯,某次李富趁母親不在,自己在鑊加水,後被母親取笑。戰前村民擔井水食用,每條鄉村有一口井,井水是立村的先決條件。衙前圍吳氏宗祠(舊址)有一口井,非吳姓人亦可取水。祠堂前方設3個灶頭,每逢喜慶村民在灶頭殺豬,設筵慶賀,可謂「大鍋大灶」。1950年代中期,附近徙置大廈落成,村民改到大廈取自來水。

戰前村民燒火水燈照明。李富二叔出洋行船,從美國買玻璃燈回鄉。每天下午4點,李富清洗燈筒,準備晚上做功課時用。日治時期,村民改用較污濁的油燈,棉芯點燈時冒出黑煙。由於燈光不足,村民一般5點晚飯,天黑前已入睡。李富母親下午不用照顧兒子時,跟村內的婦女圍坐打牌,玩客家紙牌(六糊)消遣。1950年代李富婚後仍保持早睡早起,天未亮已起床照顧嬰孩,夫妻要餵奶和洗尿布。直至麗的呼聲普及後,村民才逐漸遲睡。




標題 戰前農村生活點滴: 煮食、取水、照明和作息
日期 23/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3分3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0
童年時期的鄉村老人和城寨景觀。戰前九龍城鄉村的衛生和醫療

戰前的鄉下人壽命約50多歲,老人滿60歲者稱「上壽」,深受全村的敬重。小孩害怕遇上長輩,碰面時要肅靜迴避;長輩向小孩講述威水史時,小孩要洗耳恭聽。李富年幼時陳水泉是衙前圍的名人,家住二巷,因略懂英文之故,經常代表全村與政府交涉。陳水泉年老時是村中的大閒人,每天飯後其女兒擔籐椅到村口,供父親閒坐乘涼,他心情好便跟小孩講故事。李富小時候尊重長輩,從陳水泉口中聽聞不少衙前圍掌故。童年李富喜歡四處游蕩,足跡遍及東九龍,他逢星期六入城寨玩樂。當年城寨恬靜單純,李富常見農民拔草、種菜。城樓上曬着不少竹籔載着的人骨,準備放入金塔。有時李富隨父親探訪城寨的親友,從而認識部份同齡的小孩。

鄉下人疾病主要是皮膚病和營養不良,村民不講究衛生,小童大便後用樹葉擦屁股,沾染細菌亦不知;衙前圍有不少倒塌的屋,小童順手撿瓦片清潔屁股。戰前患病村民大多往打鐵街的樂善堂求診,接受免費中醫診症,但要自付藥材費,如患重病則到九龍醫院或廣華醫院。衙前圍內的雜貨舖售賣檸檬茶餅,俾感冒村民煮茶治病,性質如同合仔茶。戰前的西醫服務收費高,大部份村民難以負擔;每次診費動輒要1毫以上,李富小時候亦沒有看西醫。1930年代鄉民已流行種牛痘禦天花,小孩出生後務必到亞皆老街種痘,每粒痘收費3仙,有痘紙才可領出生紙。




標題 童年時期的鄉村老人和城寨景觀。戰前九龍城鄉村的衛生和醫療
日期 12/03/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4分2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1
戰前的九龍城市集: 九龍大街和衙前圍道一帶的商舖和茶樓

戰前九龍城的茶樓包括「嶺南茶樓」、「統一茶樓」、「兄弟酒家」、「夢香酒家」,「酒家」檔次高於「茶樓」;「嶺南」和「統一」位於沙埔道,「兄弟」和「夢香」分別在太子道和北帝街。當年茶樓以兩層的餐枱侍客,下層擺放翠牡花和棋子餅。李富在6、7歲時家境不錯,星期六隨父親品茗,有人為巴結父親,自願充當「傍友」,讓年幼的李富「騎膊馬」出行。茶樓主要點心有叉燒包、排骨、糯米卷、糯米雞,冬季供應臘腸卷和雷公鑿(即豬潤皮包裏肥肉,咬下時擠出肥油)。戰前茶樓較少供應牛肉,因牛主要用來耕田。

戰前九龍城已建成的街道有衙前圍道、石鼓壟道、侯王道、打鼓嶺道、寶崗道和打鐵街,賈炳達道、嘉林邊道、聯合道則在戰後才陸續修築。賈炳達道一帶戰前有不少農屋和菜園,位處地段較日後的馬路低6、7呎。九龍仔公園以前叫「扯波山」,每逢颱風時山上懸掛訊號球。戰前九龍城市集的貨種較少,店舖主要賣雜貨、洋服、燒酒、紙紮、文具、豬苗、菜種等。在九龍街賣豬肉和牛肉主要是寶安人,賣洋服的商戶大多是客家人,九龍城只有2、3間洋服店。大子道的盧安益則代理安樂園汽水。衙前圍道最有名的商舖是「陳更煥百貨」和「鉅昌百貨」,前者由陳祖澤創辦;此外,附近有不少雜貨舖,例如「東昌」、「廣昌」和「周科記」。有錢的鄉下人大多在原村買屋,在市集打工或經商的移民亦不流行在九龍城買屋,發跡者大多回鄉置業。昔日打鐵街位於樂善堂王仲銘中學門前,有4間打鐵舖和2間豬苗舖,樂善堂最早期的會址亦在打鐵街。地段由衙前圍村民吳瑞祺捐送,吳姓人在打鐵街擁有不少菜地。戰前鄉下人租地容易,政府派「紅頭嚤囉」(印度錫克人)劃出地段,村民闢為菜地,納糧(編按: 即繳交地稅)耕作,馬仔坑、橫頭磡的山邊有不少菜園。

 




標題 戰前的九龍城市集: 九龍大街和衙前圍道一帶的商舖和茶樓
日期 23/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8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2
戰前的衙前圍九約太平清醮。九龍城鄉村的民間信仰

戰前衙前圍九約的太平清醮歷時數日數夜,事前在九約登告示,由村民報名捐款。九約是指衙前圍為首的九條村,包括沙埔、元嶺、隔坑、石鼓壟、打鼓嶺等村。當年村民抬天后行鄉歷時整天,巡遊路線大致是: 衙前圍--莆崗--隔崗--石鼓壟--元嶺--莆崗--隔坑--打鼓嶺--衙前圍--沙埔。行鄉隊列由衙前圍村民組成,父老若年過60享有坐橋的優待,喃嘸随隊進行法事。隊伍中有好奇尋樂的男女童,鑑於戰前民風保守,經常過家的女人被嘲「三八」,故16歲以上女童一般不參加行鄉。隊列每抵達一村,該村父老在村口相迎,並備奉甘蔗、麵包、大光酥、煎堆、荷蘭水、檸檬水等小食。行鄉小孩享受美食,興高采烈,當時更有「咬蔗心」的遊戲。昔日會場燒火水的大光燈照明,小孩盡興至11、12點散去。

早期打醮儀式隆重,主辦單位從國內聘請木偶戲班表演,所費不菲。村民在醮期穿乾淨新衣,誠心向神明敬禮,連續三日三夜食齋。齋宴一般由村中婦女烹煮,正醮日外賓光臨衙前圍,醮會則請專人辦理齋宴。婦女在醮會煮食和洗碗,村民分工合作一家親。入廟請天后出巡由3名婦女負責,條件是要有丈夫和子女。戰前每條鄉村均在村口設社壇(伯公神位)。因有不少村民出海捕魚,九龍城的鄉村主要供奉天后,衙前圍與莆崗兩村建有天后廟。牛池灣三山國王廟歷史悠久,亦為區內主要廟宇。衙前圍天后宮香火興盛,鄰村居民前往拜祭,衙前圍村民則很少參拜其他村的廟宇。




標題 戰前的衙前圍九約太平清醮。九龍城鄉村的民間信仰
日期 23/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8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3
衙前圍村的傳統節慶。衙前圍村民的紅白二事

衙前圍村的傳統節慶包括農誕新年、天后誕、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

1.) 農誕新年: 年近歲晚有錢人家準備豐富的賀年食品,例如米餅、年糕和煎堆。煎堆和年糕要分鑊炮制,傳統年糕厚6吋、長18吋,以松樹枝生火蒸24小時,煎堆則主要用作拜神。年三十晚村民以碌柚葉沖涼,換上新衣新鞋。踏入年初一前夕有「燒年更」之俗,衙前圍村民在門口燒炮仗,燒至正月十五,此風俗維持至1960年代。城寨後山中部有一塊「叮噹石」,戰前村民搭竹棚擔梯,爬上石頭燒炮仗,地上的鞭仗衣厚達1呎。土瓜灣炮仗街「廣萬隆」是最有名的鞭仗舖。戰前新年時有不少水上人參拜侯王廟,當年香火較黃大仙廟興盛。

2.) 天后誕: 戰前九龍城沿海有不少漁戶,普遍信奉侯王和天后。昔日衙前圍村民在村中設筵,大鑊大灶地煮食,全村同賀天后誕,席上有認提捐款之例,唱出捐款者和款額。現時已改在酒樓擺宴,加入歌舞表演等環節,比往日更高興熱鬧。

3.) 清明、重陽: 衙前圍村民在清明和重陽掃墓,吳姓、李姓各自拜太公,俗例清明「拜私家山」,各戶祭拜房的祖先;重陽(初九)「拜太山公」,全族拜祭共同先祖。吳、李兩姓的太公祖墓分別位於沙田頭和白馬山(獅子山尾)。早期拜山流行「食山頭」,子孫帶備祭品和食具,在山頭割草、取水,就地宰牲煮食。拜山的開支來自「正嘗」,即全族田地或房產的租金收入。

4.) 端午: 各家各戶做椶賀節,父親帶李富到橫頭磡(即戰後的「打靶山」)爬龍船和游龍舟水。

5.) 中秋: 節日食品有月餅、林柿、芋頭和花生等。昔日月餅包裝成圓筒,有黑荳蓉、五仁等餡料。衙前圍有一間公家的閒屋名「眾管」,擺放不少專人打做的各款炮籠紮作,小童稱為「啷啷」。「趣樂」俱樂部門口亦擺放食物茶水,供村民聚談賀節。

衙前圍村中如有紅白二事,全體村民協力幫忙。富貴人家流行宴請全村賀慶,例如結婚、彌月等,主家更封利是謝客。九龍城每條鄉村都有麒麟隊,鄉村子弟普遍學習舞麒麟,喜事時登場賀慶。童年時在堂兄的婚體上,李富曾穿長衫踢轎門,收新娘封給小童的利是。新娘過門時要從新郎袴下爬過,隨後要被新郎扑頭。早年尚有新娘架傘、地下撒米之俗。1955年李富結婚時,在村口搭棚設筵數十圍,並請人表演「八仙賀壽」等大戲。村民舉辦喪事時,全村婦女制作麻衣,兄弟合力抬棺上山。天熱時棺木不上蓋,放置一天即安葬。衙前圍後山的葬地名「白石磡」。




標題 衙前圍村的傳統節慶。衙前圍村民的紅白二事
日期 12/03/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3分1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4
戰前的鄉村「燦頭」。日治時期衙前圍村民的生計

李富父親外號「牛王全」,在衙前圍甚有名望。他在花旗公司做管理,推荐不少本村和鄰村的鄉里入職。當年衙前圍流行舞麒麟賀慶,間中莆崗村有「燦頭」(麻煩友的俗稱)撩是生非;衙前圍打醮行鄉時,有些莆崗「燦頭」看不過眼,故意挑起爭端。李富認為每村「樹大有枯枝」,例如衙前圍亦有些食大煙的「燦頭」。但村民對李富父親敬畏有加,不敢隨便跟他惹事。

日治時期衙前圍村民生活艱苦,想方設法覓食謀生。數名衙前圍村民被日軍徵用,拉伕到海南島做工,部份一去不返。有些村民返回內地,李富有些堂兄弟姐妹隨母親走難,回內地後杳無音訊,失去聯絡數十年。有數名吳姓子弟加入游擊隊,部份被捕而犠牲。日軍抓拿游擊隊成員後,將其綁在九龍城東門頭,路過者如向扣押者打招呼,將被視作同黨拘捕。日本投降前夕是村民的生活緊張關頭,和平時沒有慶祝。甫和平之初,英政府聘村民剪草,日薪兩元,李富亦曾應徵,奉調各處開工。




標題 戰前的鄉村「燦頭」。日治時期衙前圍村民的生計
日期 12/03/2012
主題 社區,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8分2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5
李富的就學經歷: 龍津學校、建國小學、衙前圍吳氏祠堂學校

李富7歲入讀小一,就讀於沙埔道和石鼓壟道交界的龍津學校,每天自行上學和放學,當年從衙前圍返學俗稱「落街」。龍津的學費每月3元,1年後母親不放心他獨自步行返學,李富轉讀沙埔道的建國小學,在建國就讀3年後,改到衙前圍的吳氏宗祠學校肄業。祠校由吳渭池主辦,校長名「吳牛特」,從內地來港逃避戰亂,他與姓李的妻子一同辦學。小五時李富因日軍攻港輟學,當時他目睹日本空軍轟炸啟德機場。民生書院、彷林學校、國民英文書院是戰前九龍城的高級學校,衙前圍的子弟主要就讀龍津學校和吳氏宗祠學校。




標題 李富的就學經歷: 龍津學校、建國小學、衙前圍吳氏祠堂學校
日期 23/02/2012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6分1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6
衙前圍村屋的間格和居住模式。中日戰爭至國共內戰時期的移民

衙前圍原居民包括吳、李、陳三姓,各姓的人沒有聚居在某條巷,但三姓無分彼此,共同歡度喜慶之事。1930年代中期車姓和翁姓家庭搬入,分別住六巷和一巷,兩戶俱為一家三口,約3年後遷出。戰前李富與父母同住,房屋地段是「4043」,俗稱「正屋」,李家在前方另佔地段「4061」,房屋闢作豬房和廚房。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內地難民湧入香港,衙前圍出現不少外姓居民。李富家的豬房改裝成間板房,租給一母三子入住;母親另出租3張床板,月租3元。

1949年內地政權易手,大量內地民眾遷居香港,衙前圍的房租上漲,一屋住四伙實屬平常,不少家庭的食具放在走廊。當時的屋沒有廚房和廚所,居民要到村口街喉取水。中國航空公司的職工從內地撤退來港後,在啟德機場工作,部份職工在衙前圍租屋,方便就近上班。1955年李富結婚,婚後夫妻住正屋二樓的睡房,母親和弟弟睡在房外的碌架床。朋友如在李家留宿,則在樓下客廳過夜。李富的孩子出生後,在二樓加搭一張碌架床,弟弟睡在樓下,朝行晚拆。後來李富任職公務員,獲分配入住牛池灣的宿舍,原屋便留給已婚的弟弟居住。




標題 衙前圍村屋的間格和居住模式。中日戰爭至國共內戰時期的移民
日期 23/02/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9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7
廣州淪陷後衙前圍的人口增張。原居民與抵港難民的相處

戰前大量衙前圍村民出外打工,圍內有不少丟空的閒屋。村民主要集中住第一、二、三巷,每條巷住了4、5戶人家,至第四、五巷人口驟降,第六巷更是十室九空。入夜後小孩為免鬧鬼,不敢走近後面的3條巷。替村民做法事的「盲蛇」師傅住第四巷,精神失常的「懵婆」則住第五巷,有時她無故脫衣。內地抗戰對香港影響不大,因本地米糧和日用品主要來自東南亞。廣州淪陷後,不少難民湧港,導致租金和糧價上漲,衙前圍出現了200、300個新移民。圍內房屋升值,每房間和床位的月租分別漲至12元和3元,當年100斤米只售20元。不少村民放棄養豬,將豬房租出賺大錢。後來部份難民嫌屋租昂貴,自行到山邊用鋅鐡搭屋,日治時更僭建成風,成為日後東頭村一帶寮屋區的前身。

寄居衙前圍的廣州難民普遍學歷較高,待人謙恭有禮,自覺要入鄉隨俗,以免得罪原居民。他們有時與村民閒話家常,但很少談及內地抗戰之事。新移民一般不從事農業,靠織布、車衣等手工藝謀生。難民小孩亦與李富等小童相處融洽,大家共同玩樂,很快便混熟了。1941年香港淪陷後不久,日軍當局擴建啟德機場,徵求大量擔泥工人,為衙前圍村民帶來謀生機會,工人每天可獲配給六両四的米糧。




標題 廣州淪陷後衙前圍的人口增張。原居民與抵港難民的相處
日期 05/03/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4分4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8
日治時期的糧食和治安。香港淪陷後輟學打工謀生

日軍入侵香港當日,上學途中的李富目睹日空軍轟炸,啟德機場冒煙,隨即回家暫避。日軍佔領九龍後,與港島英軍炮戰,隔岸對射,入夜後仍炮聲不斷。淪陷後九龍城市區治安混亂,因糧食供應不足,時有搶掠之事,甚至有食人肉的傳聞。鄉村居民耕作菜田,輔以蕃薯葉等雜糧,勉強足夠糊口,搶掠在衙前圍村並不常見。淪陷後李富輟學,其後日軍擴建機場,李富應徵做泥工。後經表叔的介紹,轉往土瓜灣庇利街六河溝鋼鐵廠做學徒。李富做泥工和學徒時期,每天獲配給六両四的米糧,輪米時更報上家人姓名,務求取得多份配給。和平後,李富轉往寶安車房工作,未幾考入政府的海軍船塢。




標題 日治時期的糧食和治安。香港淪陷後輟學打工謀生
日期 05/03/2012
主題 社區,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7分5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19
日治時期在九龍塘模範村的生活: 搬遷背景、種田、養雞、飲食和疾病

日治時期日軍擴建啟德機場,徵用衙前圍一帶的農地,包括衙前圍李姓祖堂在莆崗村的農地。衙前圍鄉長吳渭池代表各村出面,向管轄九龍城的山下所長力爭賠償,日本人在九龍塘建屋120間,稱為「模範村」,採用抽籤辦法,安置部份受遷拆影響的村民。衙前圍村民獲分房屋40間,其中李姓佔2間。機場擴建期間,李富母親做泥工,李富患上瘧疾(發冷病),終日卧床,妹妹負責做家務。某天妹妹往吳家祠的水井擔水,回程時不幸被泥頭車撞倒,不省人事。父母決定離開偒心地,舉家遷入模範村,丟空原在圍內的房屋,未幾失修倒塌。

李家搬往模範村後,母親種田養雞,父親在香港仔藍鳥造船所上班,平日在香港仔親屬家中寄居,週六才返回模範村。李家在模範村獲配3畝地,菜田和蕃薯田各佔一畝地,耕種的蕃薯有3種,收成期分別是30日、60日和90日,包括日本種的紅薯(收成期60日),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蕃薯除用作自家糧食外,剩餘者或作售賣,或當貨幣使用,每擔值百餘元軍票。患瘧疾的李富到九龍城市集看病,由余朝光西醫主診,每次付診金一擔蕃薯,最終李富靠敷艾草和飲薑湯治癒瘧疾。

當年李富在六河溝鋼鐵廠學師,工餘時幫忙母親做農活,因為年僅13、14歲,只能做除草等雜工。李富自行用木方搭3層雞籠,雞隻每晚6點自動入籠,飼料是混入米糠的熟蕃薯。李富家養雞30多隻,有時殺雞煮一頓豐富的飯,但考慮長遠的糧食供給,家人只賣蛋不賣雞,平日有人上門收蛋。天氣不佳時發雞瘟,一天內可死失6、7隻,雞屍只作肥料用。除了種蕃薯外,李富家亦種蕃茄等瓜菜,補充營養。當時飲食不規律,大多每天兩餐,但家人有空才煮食。蕃薯是主糧,間中用薯蕃葉(薯苗)煮粥,最豐富算是蕃薯飯。李富間中就地拔生番薯,未經清洗和煮熟即入口,曾感染迴蟲病,肚脹導致行走不便,最後向余朝光西醫求診,經打針食藥才治癒。

李富的鄰居都是受拆遷影響的村民,例如莆崗、打鼓嶺、隔坑等,不少是莆崗的林姓和彭姓人,居民中有本地人和客家人。模範村居民和平共處,大部份務農維生。村口有一條街喉,為村民提供不少便利。李富的長房兄弟沒有搬入模範村,日軍擴建機場後,搬往九龍城市區,租住三層高的洋樓。和平後李富家不養雞,改為養豬,1948年變賣全部30多頭豬套現後,重建衙前圍內荒廢的祖屋,加建一層,全家返回衙前圍定居。




標題 日治時期在九龍塘模範村的生活: 搬遷背景、種田、養雞、飲食和疾病
日期 12/03/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日治時期
記錄總長 21分2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20
三姓祖屋「眾管」和「趣樂聯壽團」(一)

衙前圍三姓祖屋位於天后宮旁,地段號數「5975」,由吳、陳、李三姓原居民擁有。該祖屋又稱「眾管」,取眾人管理之意。「眾管」在戰前只是一間儲物的閒屋,擺放鄉村慶典所用道具,例如旗幟、麒麟、鑼鼓、紮作等。戰後住屋需求大,「眾管」改作出租。1964年李富承繼「眾管」的業權。

「趣樂」(編按: 正式名稱「趣樂聯壽團」)是衙前圍九約的聚會場所,由九約村民合資興建和經營,位於衙前圍村外的菜地旁,是一座兩進大屋,屋前有一個花園,旁邊搭有一個戲棚,後進用作士多房,存放餐具和傢俬。「趣樂」是區內唯一有電力的房屋,設有玻璃燈罩電燈。村民在會所打牌耍樂,包括麻將、十五糊、釣魚等。「趣樂」的傢具主要有八仙枱(八角型四方枱,每邊各坐兩人)和轎櫈,村民以雞公碗碟用膳。李富的父親、二叔和陳水泉等都是會所的成員。




標題 三姓祖屋「眾管」和「趣樂聯壽團」(一)
日期 05/03/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21
三姓祖屋「眾管」和「趣樂聯壽團」(二)。村民糾紛的仲裁辦法。戰後衙前圍鄉公所的誕生

「趣樂」(編按: 正式名為「趣樂聯壽團」)是九龍城鄉村居民的聚腳地,代表衙前圍、隔坑、沙埔、莆崗等村落,管理「趣樂」的委員從各村委任或選舉。「趣樂」安裝了電燈,在區內絕無僅有,村民可在晚間聚集耍樂。「趣樂」有3張麻將枱,1張十五糊枱。除了牌局耍樂外,村民亦在場捉棋和閒談。「趣樂」由一名老人做「福食」,專責日常清潔和茶水。福食以六安桔茶奉客,平日茶壺和泡茶杯存放在籐簍內。福食開支記錄在「福食簿」,清潔、電燈、茶水等費用從雀局抽水中支付。李富從6、7歲起隨父親上「趣樂」,父親打牌時李富自行作樂。戰前民風保守,女人不入「趣樂」,避免因混入男人堆被說閒話。李富母親只在門外召喚兒子,或委託他人傳話。

衙前圍天后宮旁有一間名為「眾管」的閒屋,是村內的公家地方。「眾管」在戰前主要用來儲物,擺放鑼鼓、旗幟等鄉村慶典道具。衙前圍人口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三巷,第四、五、六巷居民少,房屋大多空置,入夜後更僻靜陰森,後三巷與前三巷恍似陰陽相隔,下午5、6點小孩不夠走近。「眾管」位於最末的第六巷,村民只在白天出入該處。廣州淪陷後難民湧港,「眾管」作民居出租,收入撥作祭祖和賀慶天后誕等。

衙前圍村民之間如有糾紛,大多由各姓的長老出面平息。吳姓和李姓的長老具有無上權威,深受後輩尊敬。村與村之間如有衝突,由各村的有勢力者調停,例如國術師傅。當年衙前圍曾舞麒麟慶節,莆崗有村民攔截挑釁。戰前每村均有一、兩名師傅,指導村中子弟練武。李富父輩年代不少青年練武,到李富的童年時代風氣已不如前。及至和平後生活緊張,村民忙於謀生,且練習場地愈見不足,習武之風更趨沒落。

「趣樂」在日治時期停辦,和平後衙前圍正門旁的房屋改建成鄉公所(編按: 即今天的衙前圍鄉委會現址),成為村民的聚腳地,性質一如昔日的「趣樂」。鄉公所設有4枱麻雀,約每四圈抽水1元。戰後吳樹興自美國返港,擔任衙前圍鄉長,為便利村中失學子弟,吳樹興將鄉公所擴建為兩層屋,其中一層興辦義學,類似家庭式補習社,未幾因收生不足無法維持。吳錦陵任鄉長時再度擴建鄉公所,徵用旁邊的房屋,會址規模擴充至兩間屋。李富任鄉長時,進而打通兩屋(拆牆),同時增高樓層。




標題 三姓祖屋「眾管」和「趣樂聯壽團」(二)。村民糾紛的仲裁辦法。戰後衙前圍鄉公所的誕生
日期 12/03/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1分3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22
出任衙前圍鄉長: 官民溝通的橋樑。早期的財團收購計劃。爭取原居民權益

1970年代中後期李富出任衙前圍鄉長,接任剛離世的前任人吳錦陵鄉長。當時李富是全職公務員,熱衷於村中事務,獲村民推選做鄉長,不少鄉里都出力協助。鄉長主管全村大事,例如天后誕、春茗、三姓祖屋租務,調度鄉公所的開支。因公務員身份關係,李富與政府部門合作融洽,成功爭取將避雨亭(編按: 衙前圍正門前空地)的泊車位撥給衙前圍村民。區議會曾接觸李富,邀請鄉公所加入區議會旗下的團體(類似互委會),接受政府津貼,因村民不願受政府控制而作罷。1980年代名都酒樓老闆劉睿自(譯音)和亞視老闆林秀峰計劃收購衙前圍,先後與鄉長李富接洽。劉睿自開價每分地付88萬元,價值等同於土瓜灣貴州街大廈的兩層。李富認為價錢可取,最終因村民反對而擱置交易。林秀峰曾向李富提出週詳的收購計劃,貢獻人才和資金,村民亦鼓勵李富接納,不過他因避免利益衝突而放棄計劃。

從上任鄉長之初開始,李富積極奔走,為衙前圍村民爭取原居民權益。1937年英政府在憲報登告示,劃定新九龍範圍,令衙前圍日後失去新界原居民的丁權,當年大部份村民學歷低,對此政策毫不知情。李富以新界鄉議局為學習對象,多方搜集衙前圍的歷史資料,證明該村歷史悠久。他曾抱着一絲希望出國,向英國上下議院爭取權益,最後無功而還。李富出任鄉長至1987年左右,任期約11、12年。離任鄉長前李富與消防局續約,工資加了一倍,生活大幅改善,積極參與1985年的重修天后宮和1986年的太平清醮。




標題 出任衙前圍鄉長: 官民溝通的橋樑。早期的財團收購計劃。爭取原居民權益
日期 12/03/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7分2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23
衙前圍的鄉村生活回顧: 鄉下居住條件差。懷念童年的節日美食

1960年代李富搬離衙前圍村,全家入住公務員宿舍。當年母親和弟弟仍在衙前圍居住,直至1980年代才出售住屋。遷離後李富和妻兒仍每天在村食晚飯,下午妻子攜兒子放學回村,幫忙做家務和煮食,晚飯後才回宿命入睡。1980年李富一家遷離公務員宿舍,搬入現時的彩雲邨單位。李富離開鄉村多年,住所的居住環境不斷改善,完全沒有適應問題。衙前圍的民居沒有廁所,要用痰罐如廁,每日清早倒夜香,宿舍和屋邨有廁所,衛生條件大為改善。早年衙前圍居民每天到水井擔水沖涼,附近七層大廈落成後,改用大廈水喉水,然後煲水沖涼,李富搬至宿舍和屋邨後,改為使用石油氣和煤氣爐,熱水供應更見方便。

對於昔日的鄉村生活,李富最懷念童年時的中秋節和農曆新年,每逢過節小孩可享受豐富美食。過年時村民到油麻地買大批甘蔗,孩子咬蔗鬚取樂,比試誰的蔗酥最長。新年時衙前圍附近有不少小販,趁機賺小孩的利是錢,出售各種零食,例如炭燒魷魚酥和豬皮每串售1仙,還有鹵味、墨魚、豬潤、椰子酸薑等小食。當年利是一般是每封1仙,最厲害者有2仙。




標題 衙前圍的鄉村生活回顧: 鄉下居住條件差。懷念童年的節日美食
日期 12/03/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7分5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F-SEG-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