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工業
最近瀏覽

行業焦點

香港五金業源流

金屬是古老的工業原料,較常用的有金、銀、銅、鐵、錫等,20世紀科技進步,新金屬和合金普及應用,當中以不銹鋼較為突出。金屬製品內容廣泛,小者如螺絲釘、扣針、鐵釘、表殼,大者如餐廚具、玩具、汽車零件,遍及各種軍用品和民用品,生產方法主要有鑄造、沖壓、車床等。

五金業按產品性質,可分成金屬冶煉、成品製造和配件生產等部門。冶煉屬重工業範疇,資金和技術投入最高,例如鑄銅、鑄鐵和煉焵,冶煉業還包括金屬切割和塑型,鋼鐵廠為製品廠提供原料。成品製造廠生產各種金屬消費品,其中有專攻個別產品的如電筒廠、廚具廠等,亦有經營多種貨品的綜合式工廠。配件廠大多是製造廠的附屬,出產玩具、鐘表、日用品等金屬零件。

各類本地五金廠構成金字塔結構,頂部是幾間大型鋼鐵廠,出產銅、鐵、鋼等原料,位處五金業的上游;塔身是各類金屬製品廠,產品供應本地和國外市場,是行業的中流砥柱;塔底是大量小型配件廠,星羅其布於不同角落,是五金業的根基。除了正規五金廠外,尚有製模、電鍍、磨光等工場,負責各個專業工序。

香港五金業萌芽於1920年代,不少粵籍廠家來港設廠。戰前的五金廠規模屬中等,生產電筒、電池、熱水瓶和搪瓷製品,供應內地、南洋和英聯邦地區。早年五金廠聚集於大角咀、深水埗、旺角、西營盤等地,當年這些地區尚屬市區邊緣,由於土地價格較低廉,工廠普遍佔用單幢大樓。

 

戰後煉鋼業的出現

煉鋼業的出現是戰後香港五金業的重大突破,鋼鐵廠的誕生源於拆船業。戰後香港海域有大量沉船,包括戰時沉沒的戰船,船體蘊含大量廢鐵。從戰後至1960年代初,拆船業旺盛發展,高峰期拆船公司高達兩百家,而靠收集廢鐵謀生的人曾高達數千人,本地廢鐵大量出口日本。

復員時期百廢待興,人口暴增引發建屋熱潮,再加上工業的興起,鋼筋、銅鐵等金屬材料需求殷切,不少商家投資打撈和拆船,部份將收穫的廢鐵變賣,亦有廠商藉此興辦鋼鐵廠,捷和製造廠和紹榮鋼鐵廠是本地煉鋼業的翹楚,投資拆船是兩者發跡的契機。

煉鋼是本地少數的重工業,鋼鐵廠佔地廣闊,廠內配備熔爐、軋鋼機等重型設備,工序包括煮鐵、鎔鑄、倒模、燒釬等,生產技術較一般五金廠為高。鋼鐵廠需要海水冷卻,一般建在海邊,例如捷和位於土瓜灣,紹榮設於調景嶺。有些鋼鐵廠除出產鐵條、鋼筋等半製成品,供本地工業和建造業之用,同時亦生產消費品,構成垂直生產模式,成為五金企業的精英。隨着煉鋼廠的冒起,本地製造廠減少依賴外國原料,不過香港缺乏發展重工業的條件,逾半數原料仍需從英、美、日等國進口,廠家難免受原料價格波動影響。

 

金屬配件廠的冒起

1960年代至1970年代隨着電子、鐘表、玩具業興旺,金屬零件和組件需求若渴,大量金屬配件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生產表殼、收音機螺絲、廚具煲柄等小件。不少配件廠創辦人是製品廠的熟練技工,他們以微薄資金開廠。當年大型製品廠一般不願投資製造零件,較多向配件廠提供訂單,以工序外發形式合作。

大部份配件廠是山寨廠形式,廠房分佈全港,有些在舊區唐樓或地舖,部份設於工廠大廈。廠房內只有幾部電動啤機、車床、刨床等簡單機器,不少由本地機器廠供應。配件廠工人一般在20人以下,不少是家庭成員,另招收少量學徒。小廠家不參加商會,只與同行定期茶聚交流消息,對行業的經營環境所知有限,每每深受經濟危機影響,例如1974年底世界石油危機,港產收音機出口量大跌,導致不少收音機配件廠倒閉

山寨廠的創業風潮改變了行業生態,五金廠數量大幅增長,從19501970年間增長逾10倍,至1980年高峰時多達6000餘間;同時五金廠規模逐漸縮小,由1950年代平均每廠50人,減至1980年代的不足10人,小型配件廠成為了五金業主流。不過有些配件廠較具發展潛力,例如生產關鍵配件的表殼廠,有廠家創業10餘年已擺脫了山寨廠行列,能夠直接聯絡外國客戶,或與外國公司合作設廠。

 

工業家、師傅和工人

金屬製品廠和配件廠設有不少大型機器,例如車床、刨床、鑼床等,用於金屬切割和塑型,而起模、磨光、電鍍等支援工序講究手藝,因此不少五金廠創辦人是技術出身,或在其他工廠擔任師傅,或曾接受專上教育。五金業創業風氣濃厚,不少創辦人在2030歲創業,以微薄積蓄開廠做小老闆。

五金廠普遍設學徒制,大型製品廠和山寨配件廠亦如是,但學徒待遇和培訓方式不同。山寨廠重視師徒關係,師徒尤如父子,拜師時學徒跪拜奉茶,平日要照顧師傅起居。山寨廠嚴格訓練學徒,規定3年滿師,前半期學徒做雜工,由師傅或廠方供養;因學徒初期技藝不精,浪費不少工料,滿師後學徒要繼續留廠12年幫忙賺錢。大廠學徒待遇較佳,廠方提供食宿,沒有3年滿師規定;師傅由廠家聘用,同屬廠內雇員,不必如長輩般事奉。

五金廠勞動強度較大,廠房設有重型機器,工人要搬運笨重的銅鐵,加上空氣污濁、噪音巨大,因此較製衣、電子、鐘表等行業僱用較多男工。五金廠師傅和學徒絕大多數是男工,女工負責包裝等簡單工序。男工待遇較佳,以長工方式聘用,免費食宿;女工一般是臨時工,每日計薪。早年五金廠人情味濃厚,廠家重視家族和同鄉紐帶,偏愛聘用親屬和同鄉,即使長年虧蝕仍不結束生意,以免影響員工生計。

 

五金產品的更替

戰前本港只出產消費品,戰後行業部門趨向完善,上游有鋼鐵廠生產鋼材,下游有山寨廠生產零件,「大五金」、「小五金」俱備,構成一條龍模式。數十年來金屬製品有重大演進,戰前港製電筒是龍頭產品,電池和燈泡廠依附電筒廠;抗日戰爭爆發後,頭盔、面具等軍需品大量應市。和平後電筒逐步沒落,退出必需品行列,軍需品亦失卻市場。餐廚具、搪瓷、玩具、日用品成為戰後主流製品,隨着玩具、鐘表、電子業興起,各種金屬配件接連面世。

從事原料貿易的本地商家在1930年組織商會,命名為「香港新舊銅鐵行商會」,反映早期產品以銅鐵為主要物料。戰後原料業高速發展,新金屬不斷開發,各種合金研發成功,金屬產品物料呈多元化。1953年香港出現首間鋁器廠,數年間鋁業已僱用700多名工人,其中8成以上產品外銷。1959年首間不銹鋼廠誕生,1960年代不銹鋼廣泛應用在餐廚具的生產。

除了產品種類和物料的改良,戰後生產技術亦有顯著提升,高科技金屬產品佔更高的比例。由於沖壓技術的提升,過去專產銅器的五金廠能處理較硬的不銹鋼,從而轉型不銹鋼餐具。此外,圓型鋅炭電池長期主導電池業,1960年代至1970年代積層電池、微電池先後推出,在尖端的電子產品上應用。此外,塑膠是戰後快速冒起的工業原料,為五金廠家提供了新的物料配搭。戰後不少混合型的金屬產品湧現,例如混合了金屬、塑膠和玻璃的金錢牌熱水瓶。

 

五金廠的營運模式

港產金屬製品以外銷為主,由於文化紐帶和關稅優惠,戰前市場主要是南洋和英聯邦。1970年代美國成為最大市場,英國退居第二位;內地改革開放後,不少五金廠家推動內銷,1988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香港五金業的最大出口市場,這趨勢一直延續至今。相對於鐘表、電子、玩具、成衣等主流行業,五金業的本銷比例較高,其中以家庭用品為代表,三元牌、金錢牌是著名本地品牌,部份廠家藉參加工展會,增加公司和產品知名度。

五金業較早出現代工生產模式,尤以電筒、電池等產品為甚,兩者均是香港早期工業之一,至1950年代不少電筒、電池廠已創辦二十餘年,生產技術和品檢成熟,企業在外國有一定知名度。當年不少美國老牌大廠已結束生產,轉向港廠提供代工生產訂單,雙方建立伙伴關係,香港廠為美國公司依規格生產,著名的合作團伙包括捷和製造廠與Ray O Vac、興華電池廠與Winchester、南針電筒廠與Ever Ready等。

由於部份代工生產客戶要求挑剔,驗收產品標準不一。代工生產客戶可同時向其他廠商落單,減低個別代工廠的利潤。此外,大張代工生產訂單對廠家不一定是好事,這將佔據工廠高比例的產能,廠家的營運模式由市場操控。因此對高技術的廠商而言,代工生產不是主流的模式,他們傾向採用代工設計&生產和自家品牌生產模式,根據廠家觸覺或市場調查設計產品,再向客戶推銷;同時建立自家品牌,加強產品在零售市場的競爭力,為企業爭取更高利潤。

戰後初年創辦的金屬廠,大多規模細小,廠家較多關注生產事務,對客戶和市場知識不足,只借鏡外國流行產品,加以改良生產,再依賴洋行接單和銷售。1960年代末不少製品廠迅速擴張,接單和銷售能力加強,公司直接聯絡外國客戶,或在外國成立代理公司,組織代工生產和代工設計&生產等業務,洋行則退居次要角色。

 

生產轉移和企業轉型

五金業的生產轉移早於1960年代已開始,少數廠商在東南亞和台灣設廠,吸取當地廉價的土地和勞工,以及免除保護主義的限制。這些地區正值工業化起步,港商在當地設廠,產生技術轉移作用,但亦面臨不少文化差異問題。大規模的生產外移始於1980年代初。1970年代政府加強衛生和消防條例,廠房環境較差的五金廠首當其衝,加上勞工和土地成本的上漲、鄰近地區工業化構成的競爭,本地五金業經營趨於困難,尤以電池業等老式工業為甚。

1970年代末內地改革開放,鼓勵外商投資,因低廉的生產成本,吸引大量五金廠在1980年代北移,在靠近香港的珠三角設廠。港商初期採用補償貿易和來料加工模式,隨着香港前途和內地政局的明朗化,實力雄厚的廠商在1990年代初擴充投資,以「三通一平」方式自建規模巨大的廠房,並大力推動品牌和內銷,以中國為主力的生產基地和市場。內地設廠後本港生產線日漸收縮,香港廠房改為單純的辦公室,主理接單、會計、物流等事務,從製造業轉為服務業。

五金業是歷史悠久的工業,不少大廠於戰前創辦,至1960年代至1970年代已交由第二代接班。第二代接受過西式教育,掌握專業的工管和生產知識,接手後淡化公司的家族和籍貫色彩,同時致力產品和業務多元化,吸納高學歷的專才,將老式家族工廠逐步轉為現代企業模式管理。

 

參考資料:

1.)   孫建超及孫郭燕萍訪問,2011328

2.)    孫啟烈訪問,2011328日。

3.)    余立明、余達澄、余胡淼訪問,20101213日。

4.)    羅履和訪問,20101116日及20101123日。

5.)    梁偉浩訪問,2010821日、828日及918日。

6.)   For Dining or Display---Gleaming Bronze Cutlery, Hong Kong Trade Bulletin, Hong Kong: Dept.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May 1957), p.145-147.

7.)    ‘Shining Success---Aluminum-ware is a Leading Export’, Hong Kong Trade Bulletin, Hong Kong: Dept.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August 1957), p.272-273.

8.)    ‘Manufacture of Torch Cases and Bulbs’, Hong Kong Trade Bulletin, Hong Kong: Dept.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March 1959), p.63-65.

9.)    ‘Grace at Meals’, Hong Kong Trade Bulletin, Hong Kong: Dept.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April 1962), p.158-160.

10.)麥錦燦,「五金業前途的展望」,《香港五金商業總會自置會所紀念刋》(香港: 香港五金商業總會,1953),頁90-91

11.)陸乃瑤,「年來五金業之展望」,《香港五金商業總會自置會所紀念刋》(香港: 香港五金商業總會,1953),頁92-93

12.) Lee Chi-wing Helen, Metalware industry in Hong Kong, Undergraduate essay presented in the Dept. of Geography & Geolog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66.

13.) Pong Ping Kwun,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three light industries in Hong Kong: battery, electronics and optics, Undergraduate essay presented in the Dept. of Geography & Geolog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66.

14.) 曾樹屏,「舊五金---『廢鐵』在五金市場所佔的地位」,《香港五金商業總會卅週年紀念特刊》(香港: 香港五金商業總會,1960),頁53-54

15.) 曾樹屏,「『一九五七年』香港五金市價的波動所予後人的教訓」,《香港五金商業總會卅週年紀念特刊》(香港: 香港五金商業總會,1960),頁57-58

16.) 江文,「十年來五金市場的變化 為本會三十週年紀念而作」,《香港五金商業總會卅週年紀念特刊》(香港: 香港五金商業總會,1960),頁59

17.) 工業署資料及聯絡事務部編,「第十章 金屬製品業」,《一九九〇年香港製造業(香港:工業署,1990),頁151-165